APP下载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附90例报道

2011-02-10黄忠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4期
关键词:溶媒青霉素不合理

黄忠东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流均人民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223)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对预防、控制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围手术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常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重大事件的发生,使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造成感染性疾病治疗困难[1],为此迫切需要对抗菌药物进行严格的和科学的应用管理[2],本文回顾性分析淮安市楚州区流均人民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资料,分析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淮安市楚州区流均人民卫生院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每天10张处方,共计3650张处方。就抗菌药物处方数、种类、应用率及每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应用率、二联与二联以上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进行统计、分析。

1.2 不合理应用判断标准[3,4]

无感染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未按照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未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在体内的代谢特点选择给药时的溶媒、药液浓度、给药途径及给药次数;未按照药物的抗菌特点选择用药;更换不合理;预防用药给药方法及给药时间不规范;疗程过长或过短;联用无指征或联用不当。

2 结 果

在全部365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1728张,占总处方数的47.34%;排列前10位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5种;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3.23%,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56.77%,其中静脉注射占55.00%,肌内注射占1.77%。抗菌药物二联及二联以上处方1130张,使用率占抗菌药物处方总量的65.39%。1728张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应用有90例(5.20%,90/1728),不合理应用情况包括:无适应证使用抗菌药物35例、应用方法不当(给药次数、溶媒)20例;不必要的多种抗生素联合或重复使用10例、联合使用抗生素呈拮抗作用8例、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7例。

3 讨 论

门诊处方365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1728张,占总处方数的47.34%,我国门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为66%[5],说明淮安市楚州区流均人民卫生院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本文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90例占5.20%,具体如下。①无适应证使用抗菌药物35例。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对非感染性疾病以及非细菌性感染治疗无效,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不合理,本组无适应证、针对性不强的用药情况35例(38.89%,35/90)是不合理应用的最主要的原因[6]。②应用方法不当20例。给药次数不当15例,如青霉素类、孢菌素类每天1次给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治疗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需要每天剂量分次给予[7],如果每天1次给药无法达到有效抗菌要求;溶媒不当5例,如青霉素用葡萄糖液作为溶媒,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在pH<4时分解较快,效价降低,宜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④不必要的多种抗生素联合或重复使用10例。临床用药尽量选择单药使用为主,联合用药主要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严重感染,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⑤联合使用抗生素呈拮抗作用8例,如阿奇霉素+青霉素。抗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对微生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或毒性增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速效杀菌剂与大环内酯类速效抑菌剂合用,出现疗效的拮抗作用[8],⑤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7例。抗生素的选择必须根据感染病原菌与抗生素抗菌谱选择适当药物,但对各种感染不加选择地使用高档头孢菌素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扁桃体炎应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综上所述,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在比较常见,随着药物品种与日俱增,可供临床用药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日趋普遍,不合理用药时可能会增加[9],原因除与医师对抗菌药物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新知识不足外;药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是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影响因素,药师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是药品的提供者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监督者,药师工作失误,未能很好履行职责,比如调剂配发错误、审查处方不严、用药指导不力等也可能造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除加强对医师抗菌药物新知识的学习外,作为药师对医师用药的合理性有重要的监督权利,应从下列方面把好抗菌药处方审核关:完善抗生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由药房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加强抗生素采购、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合理的药物,及时予以纠正;开展药学服务工作,药师充分发挥自身药学知识较全面,药物信息更新较快的专业特长,按照处方管理规定认真、细致地审查每张处方;做好不合理用药处方登记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并向临床通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1]柳青.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18):57.

[2]王颖.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处方分析[J].抗感染药学,2006,3(2):85-86.

[3]董宗祈.临床上实施序贯疗法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4):202.

[4]沈建平,宗希乙.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7.

[5]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茵药物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59.

[6]洪振英.浅谈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8):118-119.

[7]李红.2008年我院住院处方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7):88-89.

[8]李卫钟,洪兰,温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分析[J].现代医院,2009,9(1):87-88.

[9]徐惠娟,丁嘉寅,戴加乐.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10):169-170.

猜你喜欢

溶媒青霉素不合理
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新癀片外用制剂镇痛模型的溶媒筛选及研究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