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导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2例
2011-02-10邵建军
黎 军 邵建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463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等的一组症候群。FD患者的症状源于上腹部,但血生化及内科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消食导滞汤治疗FD患者8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平均48.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3.8年。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6.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9年,平均3.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消食导滞汤治疗。组方:苏梗、郁金、陈皮、砂仁、半夏、苍术、佛手各12g,党参、山药、鸡内金、煅乌贼骨各15g,黄连6g,甘草6g,煅瓦楞子3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服。
对照组用吗丁啉10mg,每日3次,饭前20min口服。
两组病例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3个月后评定其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上腹痛、上腹饱胀、早饱、上腹烧灼感等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未复发。有效:上腹痛、上腹饱胀、早饱、上腹烧灼感明显减轻,或上述症状消失,但停药后又部分复发。无效:服药1个疗程后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治疗组82例中痊愈27例,有效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8%;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28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5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痛”、“痞满”范畴。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使脾胃受损,肝胃不和,运化失常所致。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中阻,气机升降失常,致气滞不通。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横逆犯胃,致肝胃不和,导致胃痛、胀满不适、烧心、纳差等症。中药治疗原则应采取健脾助运,和胃降逆,疏肝理气,清热化湿。消食导滞汤中苏梗、郁金、佛手、陈皮疏肝理气以条达,具有增强胃蠕动、利胃排空之功效。半夏、苍术燥湿健脾,消痞散结,和胃降逆,可降低胃酸。山药、鸡内金、砂仁补脾养胃消积,可增强胃运动机能及消化力,加快食管和胃内容物排空。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具有黏膜保护作用。黄连清热燥湿,对胃肠道有兴奋作用,并能抑制胃酸分泌。煅瓦楞子、煅乌贼骨能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黏膜的刺激,保护胃黏膜。诸药合用,能增强胃蠕动,降低胃内压,促进胃内容物排空,保护胃黏膜。由于本病与上消化道运动及感觉异常有关,所以要调整生活方式,忌暴饮暴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调畅情志,增加运动,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