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在胃镜术中的应用
2011-02-10曾钟德曾紫微付占宇刘恒陈云云
曾钟德 曾紫微 付占宇 刘恒 陈云云
近年来,消化内镜被广泛用于消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镜治疗是外科内治法的突出表现,使过去一些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避免了较大的创伤,一些难以处理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内镜介入治疗[1]。在内镜检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呛咳、腹痛、腹胀等不适,在胃镜检查中表现尤为明显,均可影响检查及治疗结果,有相当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而导致检查和治疗中断[2]。我们试图把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药物运用相结合,采用穴位注射的同时,配合插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使用日本OLYMPUS260型电子胃镜;插镜前两组患者均给予充分的心理疏导、口服达克罗宁胶浆局部麻醉,患者均为主动接受胃镜检查,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最后统计比较。
1.2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观察组:术前使用甲氧氯普胺10 mg穴位注射患者双侧足三里,然后按常规方法插镜。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插镜。疗效评定方法:按插镜时恶心、呕吐程度评价。恶心、呕吐的分级[3]:0级:无恶心、呕吐;1级:恶心、呕吐反射出现1~2次;2级:恶心、呕吐3次以上;3级:恶心、呕吐多次,伴流泪等不适。恶心、呕吐为2级及3级即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0~3级例数分别是7例、15例、6例、2例;对照组0~3级例数分别是2例、10例、10例、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3.33%、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恶心、呕吐的[4]活动始于延髓网状区。近年来研究发现呕吐是由脑干多处部位协调发起的,脑干几处神经核整合胃肠、呼吸、吞咽和躯体系统的不同反应,以发起呕吐。脑干控制恶心呕吐,至少接受以下4处的感觉:①化学受体触发区;②前庭核,经小脑介导来自内耳的感觉;③胃肠道本身以及腹腔内其他脏器;⑤中枢神经系统上皮质区。以上4区通过血清素能(5羟色胺能)(5-HT3)、多巴胺能(D2)、组胺能(H1)和血管紧张素能(V1)等型神经元和受体,对外界和体内刺激作出回应,从而发生恶心、呕吐。因此,有效的抑制以上神经元和受体即可有效抑制恶心、呕吐。甲氧氯普胺为苯甲酰胺类药物,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5],具有强大的中枢性催吐作用。其还可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提高胃内容物通过率,从而增强其镇吐效应。临床用于放化疗所致呕吐、胃肠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临床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等胃肠病症。临床工作者或学者使用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恶心呕吐多有报道。李桂珍[6]使用灭吐灵4 ml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内关治疗顽固性呕吐,共治疗16例,治愈率100%。李萍[7]使用胃复安注射液封闭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呕吐,共治疗254例,1次症状缓解46例,2次治疗症状缓解105例,3次治疗症状缓解者86例,4~5次治疗症状缓解者17例。
当前的多采用全麻的方法解决胃镜术中的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但镇静麻醉药物导致的并发症在千分之25.4,相关死亡率约为1/2000~20000,无痛内镜术的禁忌证就有15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其禁忌证,而且,其因需在操作过程中需麻醉师、护士、医生共同参与,还需密切监护,故导致价格昂贵,大大局限了无痛胃镜术的运用。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胃镜术中的恶心、呕吐疗效确切,方便简便,医疗风险小,价格低廉,禁忌证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有益于胃镜术的推广。
[1]刘运祥,黄留业.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6-52.
[2]刘志忠,冯艳苓.无痛内镜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国厂矿医学2009,22(2):161-162.
[3]韩振琦.针灸在胃镜术中的止呕作用,中国社区医药综合版,2006,8(21):256.
[4]王贤才.西氏内科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84-1185.
[5]刘新民,何戎华,陈兴华,等.临床药物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520-521.
[6]李桂珍.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呕吐16例.上海针灸杂志,1994,13(5):209.
[7]李萍.胃复安足三里封闭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呕吐.中医原刊,1994,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