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的方法初探

2011-02-10缪菊连

中国药业 2011年20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缪菊连

(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由教师对本科生的心理健康、专业学习、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是将班级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1]。大理学院药学院本科生中40%左右来自偏远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社交能力一般甚至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培养该院的学生,使他们在校快乐生活、学习,全面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1 基本要求

边疆高校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薄弱,生源质量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导师制的实施正是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学生人数多,班主任及辅导员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指导每一位学生,当今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又日渐突出,须专人协助班主任及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注,使每位大学生都得到全面的指导。每位专业教师可指导3~5名学生。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导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先把学校遴选的教师的个人信息及指导人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教师确认指导的学生人数及名单。按照学院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业应用能力及生活、道德等方面的指导。一般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新生入学后,导师要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与环境,如何学习、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学习,对大学生活已经基本熟悉,专业目标已经明确,导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帮助学生制订课程计划和选择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考研及科研指导[2]。

2 指导方法

2.1 心理健康指导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缺失,使得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时多了一份迷茫。这种迷茫是群体与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原因,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等都直接导致其极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3],以及网络时代的负面影响[4],如何解决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使心理保持健康状态,是导师指导学生的关键。具体的做法是,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家庭地址、家庭成员工作性质及电话、父母状态(是否离异或早逝)、经济条件、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各阶段班主任及电话等方面。这些问卷绝对保密,不允许外泄,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建立档案,通过家庭成员及班主任进一步了解该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先交往一段时间,如周末约他们购物或公园娱乐或邀请到自己家住,让学生共同做顿便饭,让学生信任你,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便发现问题。老师不要当面指出问题,而是由学生主动告诉老师或采用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向老师倾诉,老师再给建议。这种交流最好单独进行,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学生才会很好地接受。大家集中交流时,不针对个人的具体问题,只介绍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同学之间如何融洽相处、如何尊重父母及老师等。对交流有一定障碍、自卑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慢慢变得开朗,认可自己。每一位学生都有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得到帮助和辅导。指导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特别关注与喜爱,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萌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期望的进步[5]。

2.2 专业应用能力指导方法

加强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6]。如果只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理论联系实际,就会造成学生以后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只会“纸上谈兵”,且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7]。对本科生而言,科研是理论的最好实践方式。指导本科生做科研是专业应用能力体现的一种途径,课题来源为教师课题的一部分或申请大学生课题。在教师指导下选定研究题目,明确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所学专业知识,按相应要求写出项目申请书,作为大学生科研课题报学校审批,获得批准后,先在教师指导下写出实验方案,再具体进行试验,在实验过程出现问题时,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完成实验研究部分,写出实验研究报告。我校要求学生按论文的格式写,经指导老师修改后推荐发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巩固和应用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协作、沟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3 其他方面的指导方法

从生活、学习、为人处世方面进行指导,多关心学生,体谅他们的难处,有问题进行及时疏通,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导师的作用首先是在专业上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指定专业学习和有关个人成长的书籍,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起讨论,并形成文字材料;鼓励学生写学术文章,锻炼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请其他教师或社会人士与学生研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缩短将来的从业适应期[8]。

3 结语

在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学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或申请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明显提高[2]。导师制的实施,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就业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1]田青刚.论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创新[J].今日科技,2010(10):188.

[2]刘月兰,王 玲.边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4):63-65.

[3]赵 南.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初探[J].科技信息,2009 (33):212-213.

[4]兰国辉,陈亚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1):157.

[5]田 晶.基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2):132.

[6]张雨浓,陈 轲,过晓娇.指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尝试、经验与探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6):19-22.

[7]王瑞丹,吴冬梅.论如何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54-55.

[8]涂远芬,刘义杰.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科技资讯,2007(6):132.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