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专业建设刍议

2011-02-10刘长君王立岩李乃杰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白山34300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300

中国药业 2011年20期
关键词:双师实训人才

刘长君,王立岩,李乃杰(.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白山 34300;.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300)

中药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实用型紧缺人才是高职的办学目标。笔者针对药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高职如何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高职药学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与行为脱节

管理体制与思想脱节:经济发展决定了高职学院的发展,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要顺应市场,但前提是管理体制、机构模式设置是否顺应市场,参考定位是否来自市场。

教学观念与目标脱节:如果教学观念没有改变,以传统的架构、观念、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有的教材形式上每章以“项目”为中心,用“项目1”代替“第一章”,以“项目2”代替“第二章”,等等,但课程讲授的还是老内容,教学目标仍是“掌握基本概念”,仍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主,同样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1.2 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脱离实际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印记,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严重不足,造成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从而导致许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和简单化。由于受传统办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大部分高等学校未形成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企业缺乏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历导向”严重脱离市场,导致高职教育逐步失去生存空间,无法完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任务。

1.3 双师证的误区

只有要改变重文凭轻水平、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模式,才能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和多种职业的选择的能力。而我们多年努力的目标,教师的“双师”是否真的落到实处,拥有职业证书是否就拥有实践技能水平;如果职业证书可以反映真实能力,为什么单位招聘标准还要注明工作3年以上的要求,这种社会提法是否是对高职教育的否定;面对高职目标培养应与市场零距离的要求,高职院校专业人员是否应从市场环境中零距离引进。

1.4 高职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教学软硬件条件整体较差

据测算,同等规模的职业学校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应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因此,应在财力上适当倾斜,为职业教育赶超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在近年高职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老问题,如占地少、规模小,实验实习设备陈旧、短缺,专业技能型教师奇缺,师资队伍薄弱,管理水平低,办学水平差,专业设置盲目,科类结构不合理、主打特色不清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1.5 发展定位不明确

高职之高是否越位:我们所说的高级专门人才,不能简化为高层次人才,而是掌握较高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因此,不宜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定位于高层次的专才与通才的统一。

高职之职是否缺位:高职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区别是有职业性,是为特定的职业群培养人才。因此,其专业设置应该是职业型的。

高职教育是否错位:高职人才都是社会所必需的。这类人才,是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且有一定的转岗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校是否培养了面向基层一线、安心基础岗位、可以服务社会的专门人才。

2 高职药学专业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2.1 原则

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校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师长、尊重创造的氛围。教学扶持保障有力,教学岗位人人向往,何忧名师不出、专业不强。

质量立业:质量是办学的永恒主题。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估评的中心内容);要建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观;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管理模式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的新的教育思想转变,融汇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人才兴业:一所学校的人才主要指的是教师。所谓人才兴业,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切实加大引进力度,特别是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中的优秀骨干教师为代表的人才。凡是急需的人才,就要千方百计地引进,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政策。二是汲取“企业专家进课堂”的方式,由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精彩的现场讲课及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乐趣。三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训力度,深入企业,考核评估,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

2.2 步骤

1)以就业为导向,深入调研,增设适应市场的新专业,科学论证,切忌主观。

2)教学、科研、实训等部门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同步设置,做到就业环境是学习氛围的翻版,办公岗位是就业岗位的仿真。

3)进行课程设计和教材、教法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如构建“零距离”就业能力的课程模块;成立专家指导组,围绕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一切不利于就业的课程该砍的砍掉、该改造的改造,重在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归类讲解。将就业岗位归属生产工艺的学科放在一起讲,归属质量检验学科的放在一起讲,归属采购供应,营销学科的放在一起讲。

4)加大实训中心建设,创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改变实训基地设备“符号化”状况,加强对学生的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是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利器。

5)打造行之有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的“双师”要落到实处。对不具备实践技能的专业课教师,坚决撤下来,督促其下工厂、进车间、入实训中心,加强技能学习、操作;同时,定期选送一批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争取使他们早日成为名副其实“双师型”教师;采取措施,广泛选拔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企业高级营销人员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员来校任教,争取每个专业都有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双师实训人才
人才云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