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及其一种人工伪制品的鉴别
2011-02-10王圣泉洪利琴
王圣泉,洪利琴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500)
菟丝子及其一种人工伪制品的鉴别
王圣泉,洪利琴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500)
目的准确鉴别菟丝子真伪,以利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将正品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从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该伪制品竟然是用水泥球加工制成,尽管与正品外观相似,但性状、显微、理化3种鉴别方式均能明确区分二者真伪。结论相关医疗单位进货验收时应注意鉴别,以免伪品延误患者治疗,确保患者用上放心药。
菟丝子;人工伪制品;鉴别
菟丝子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旋花科[1]植物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性味辛、平,主续绝伤,能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久服明目,轻身延年,列为上品。由于菟丝子临床用量大、价格高,所以掺杂使假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最近发现一种新的造假方式,以水泥加工成小球,包衣后制造成菟丝子的形状,掺混在正品之中(掺伪比例达25%),以达增重之目的。现将菟丝子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作详细介绍,以利临床使用时鉴别其真伪。
1 性状鉴别
1.1 菟丝子
干燥种子呈扁球形或卵圆形,表面灰棕色、黄棕色或灰褐色,长径约1.5 mm,短径约1 mm。表面粗糙,布满细颗粒,一端稍窄,微向腹面弯曲,形成不明显的种喙。种脐线形,质坚硬,不易破碎。以硬物压破后,内部黄绿色(胚),并杂有半透明状物(内胚乳),气无,味微苦涩。
正品用沸水浸泡1 h后,稍有吸水膨胀,表面有黏性。其中一部分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细长卷旋状的胚,即“吐丝”。
1.2 伪制品
呈不规则圆球形或卵圆形,灰绿色或灰棕色。直径1 mm左右。表面粗糙,质坚硬,不易破碎。以硬物用力压之,破裂时有明显的脆响声。其内容物没有胚及胚乳结构,为灰色水泥状碎屑,碎屑质地坚硬,捻之糙手。气无,嚼之碜牙。
伪制品加沸水浸泡1 h,表面有粘性,但没有“吐丝”现象。捞出伪制品,置于白纸上用解剖针轻轻拨动,可发现其表面的薄膜状包衣已经软烂,将之除去后露出里面的灰黑色圆球状物体,质坚硬,用力压碎后即为灰色水泥状碎屑。
2 显微鉴别
2.1 菟丝子
种子表皮细胞1列,在脐点处为2列,类方形,少数为长方形,壁木化,角隅处呈角状突起。栅状细胞2列,外列细胞壁木化,内列细胞非木化,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营养层明显,有分泌物。胚乳最外层细胞壁加厚,非木化,含大油滴和糊粉粒。
2.2 伪制品
伪制品没有细胞组织结构,没有光辉带。其粉末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黑色不透明团块,以及众多不规则晶体。
3 理化鉴别
3.1 菟丝子[2]
检查糖类时,取菟丝子1 g,加水10 mL,冷浸12 h,滤过。取滤液2 mL,加α-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1 mL,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检查黄酮类时,取菟丝子1 g,加甲醇10 mL,冷浸12 h,滤过。取滤液2 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桃红色。
3.2 伪制品
加稀盐酸后有少量气泡冒出,按照正品菟丝子项下糖类和黄酮成分的检查,没有相应变化。
4 体会
菟丝子市场上常有混伪品出现,但多以植物种子或泥沙混杂。以水泥加工制造成菟丝子形状的人工伪制品,笔者还是第一次发现。伪品压破后与真品差别较大,但由于造假方式从外形上不易觉察,加之菟丝子种子本身比较细小,不借助放大镜难以清晰辨认其特征,且伪制品大小、形状、质地、颜色与正品相似,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被忽视。因此,临床应用菟丝子应注意仔细鉴别,避免给患者身体健康和临床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7.
[2]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六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0.
R282.5;R282.71
A
1006-4931(2011)10-0078-01
201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