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治疗分析
2011-02-10王凤启
王凤启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造成血管腔完全闭塞,引起所供应心肌缺血坏死,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所以,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首要方法。而由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所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各种快速、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出现,应作好相应的抢救准备[2]。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救治经尿激酶溶栓再灌注治疗后出现RA患者52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RA患者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0~74岁,平均61.8岁。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及全国溶栓治疗标准[3]。排除标准:①窦性心律≤50次/min。②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③甲状腺功能障碍、碘过敏。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⑤肺纤维化、肝硬化患者。⑥双束支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梗死部位:下壁13例,下壁加右室8例,广泛前壁16例,前壁9例,其他6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室早加短阵室速29例,持续性室速9例,室颤3例,房颤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
1.2 方法 在镇静、吸氧、持续心电监护下,所有患者应用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滴完。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后,给予负荷量的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不少于10 min;如病情需要,10~15 min后再给予1.5~3.0 mg/kg。负荷量后即开始给予维持量,1.0 mg/min持续泵入,6 h后改为0.5 mg/min持续泵入,一般维持24~48 h,总量不超过2400 mg。以后口服胺碘酮,开始600 mg/d,7 d后减为400 mg/d,连续7 d后再减为200 mg/d,根据病情维持2~6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5~7 d内持续心电监护,每天至少上午及下午各记录心电图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监测患者血压、心律、心率、脉搏及出入量等。判断疗效的标准有疗效显著、疗效一般、无效。疗效显著:2 h内恢复为窦性心律,24 h内无复发。疗效一般:室早明显减少但24 h内未消失;室速、室颤及室上速12 h以内未完全消失。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本组52例患者中,疗效显著者32例;疗效一般者17例;无效3例,其中1例为室颤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及电除颤均不能纠正,最终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2.2 不良反应 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停药后经过物理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降至80/55 mm Hg,减少胺碘酮给药剂量后,血压逐渐升至正常。
3 讨论
缺血心肌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称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再灌注心肌之间动作电位时程的不均一性。②再灌注心肌动作电位后延迟后除极的形成。③自由基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ATP生成减少、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激活等引起心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④再灌注可使颤动阈降低。⑤与体内一氧化氮水平下降有关[4]。上述特点决定了RA具有复杂多样的电生理特性,它可表现为多种形式,而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尤其是室速、室颤,具有极高的猝死风险。胺碘酮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为主,同时具有Ⅰ、Ⅱ、Ⅳ类多种药物的电生理特性,这使其成为一种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5]。在临床中,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本组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胺碘酮的治疗范围。所以,从本研究中不难看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且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张恩情.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医学综述,1997,3:30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5.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28.
[4] 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50.
[5] 宋文宣,李德爱.实用心血管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