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脑炎患者康复治疗分析

2011-02-09陈红敏王华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肌张力脑炎痉挛

陈 彬 陈红敏 王华敏

郑州市儿童医院 郑州 450053

近年来,由于病毒学和免疫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证实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病毒不仅造成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病变。脑炎是指脑实质受到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所引起的炎症性反应。儿童脑炎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可表现为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如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病后遗留的功能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2009-01~2011-01我科对15例儿童脑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儿中,男14例,女1例;年龄4~10岁。病毒性脑炎12例,流行性乙脑3例。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发病,病程1~26 d。起病急,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及呕吐等症状;出现轻重不一的精神意识障碍,如:嗜睡及昏迷;有不同类型的运动障碍,如运动减少、多动等;常出现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均可呈阳性。局灶性症状常见有肢体瘫痪、失语等颅神经障碍;一侧大脑血管病变为主者可出现小儿急性偏瘫;小脑明显受累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脑干受累明显时可出现交叉性偏瘫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后组颅神经受累明显则出现吞吐困难,声音质微;基底节受累明显则出现手足徐动、舞蹈动作和扭转痉挛等。

1.2 康复治疗

1.2.1 急性期康复:早期应降温、脱水、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减少脑神经的进一步受损,改善脑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护理,应特别注意将患者肢体置于良肢位,每小时翻身1次,使用气垫床,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2.2 恢复期康复:此期重点在恢复肢体功能。由于脑炎患者后期对运动缺乏控制,主要应用Rood手法[1]对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刺激,如牵拉、击打肌腱或肌腹、压迫肌腹等方法来引发患者肢体运动。同时,还可利用头或身体的不同位置,调节肢体肌张力的变化,如利用Bobath对称或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其次,还应根据生物力学的原理来加强肌力锻炼,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脑炎恢复期分为6个阶段:弛缓性瘫痪→痉挛期→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软瘫痪期即BrunnstromⅠ期,是指发病数周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但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消失或很低。此期主要的目的在于恢复和提高肌张力,应鼓励患儿在床上多进行主动运动,一方面可以预防肌肉挛缩,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家长对康复的信心。另外还可以配合针灸、电刺激(肌兴奋、脑循环等)、中药熏蒸、高压氧、言语训练等治疗。痉挛期即BrunnstromⅡ期,主要应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出现。联带运动即BrunnstromⅢ期,主要是平衡肌张力,包括抑制痉挛肌、易化拮抗肌活动,加强对近端大肌群活动的控制能力,促进更多分离运动的出现。恢复改善期即BrunnstromⅣ~Ⅴ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主动运动和速度运动的恢复,同时继续控制肌肉痉挛,如进行等速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时肢体的运动速度由仪器限定,做到在运动全过程任何时刻肌力都有较大的增加,从而使肌肉得到有效的训练。此外,户外运动训练要按照顺序进行:如翻身→坐→坐位平衡→膝跪位→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来进行。BrunnstromⅥ期的康复应加强协调性、灵活性及精细动作练习,按照正常的生活方式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2]。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过综合的康复治疗,目前已有11例康复出院,具备同龄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另外4例中3例由于肢体功能障碍,1例因言语障碍仍在住院治疗。

3 讨论

随着康复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儿童脑炎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儿仍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很多脑炎早期患儿存在意识障碍,并且年龄很小,易烦躁不安,不配合康复治疗,所以应想办法安抚患儿的情绪,音乐可以缓解患儿的不安情绪,从而配合康复治疗;同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家属主动参与和配合康复过程,巩固康复疗效。早期康复十分重要,因此,遵循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的原则,特别是预防和拮抗可预见的痉挛和异常姿势、加强功能再训练等,对控制和减少儿童脑炎后遗症的发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倪朝民.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9.

[2]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1.

猜你喜欢

肌张力脑炎痉挛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请您诊断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