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1-08-17马秀春郭先荣
马秀春 郭先荣
山东惠民县县直机关医院 惠民 25170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病人在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47%~91%[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DP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血糖过高。起始阶段可能是与高血糖代谢有关的神经性疾病,发展阶段可能是血管性病变,鉴于该病在临床中变现的多变性,因此很难用单因素对其进行解说[2]。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其临床表现比较多,大致可以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脑部病变以及脊髓病变等[3]。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现阶段的治疗方法包括对高血糖对症治疗,同时改善病人的微循环,另外补充神经营养药[4]。我们应用甲钴胺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5]和DPN的诊断依据[6]于 2010-05~2011-04来我院神经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DPN诊断标准:远端肢体感觉异常,两下肢麻木,伴针刺及灼烧样感觉异常;体格检查时四肢远端有“手套型”、“袜套型”等感觉异常表现;伴运动障碍,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等;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显示有减慢迹象;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0例,男 24例,女16例;年龄45~ 65岁,平均(54.5±5.5)岁;病程2~16 a。 对照组40例,男 28例,女 12例;年龄50~79岁,平均(59.5±5.8)岁;病程 5~ 20 a。
1.2 治疗方法 在对糖尿病人进行一般的控制饮食以及应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甲钴胺600μg肌内注射,1次/d;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静脉内注射3.6个Neurotropin单位,1次/d。对照组单用甲钴胺600μg肌内注射,1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2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查记录,同时回访病人的主观感受,并记录病人的主观神经症状以及体征[7]。
1.4 效果判定的标准 显效:病人的远端不适症状消失,同时病人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提高4.5 m/s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病人的远端不适症状有减轻倾向,另外病人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亦可提高4.5 m/s;无效:病人的远端不适症状没有改善,同时病人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8]。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比较采用成对设计t检验,各组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2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s,m/s)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s,m/s)
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a 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b P<0.05;2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后 MCV S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组 40 治疗前 42.97±3.04 35.51±4.91 41.32±4.57 35.07±5.36治疗后 52.55±3.87a 45.43±4.43a 49.63±5.54a 43.51±3.54a对照组 40 治疗前 42.89±3.16 35.79±4.49 41.78±3.70 35.63±3.97治疗后 46.83±3.62b 38.62±3.53b 45.05±4.32b 36.95±3.49b
3 讨论
临床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程较长,且累计的范围也较广[9],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使患者的身心均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但是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0]。目前多认为是在神经营养因子因素、氧化应激因素、代谢因素、血管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基因学因素等发面共同作用的结果[11]。微血管病变是其发病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最终可以累及发展成为神经病变。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性增强且聚集性增高的倾向,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加明显。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可以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外研究表明,甲钴胺可促进培养的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同时研究表明甲钴铵可直接转运入神经细胞,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从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12]。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体内、体外试验显示本品具有改变丘脑下部神经元散发活动的作用,提示本品对感觉神经元散发活动方式异常具有修补调节作用,此种异常被认为是导致神经痛和知觉异常的原因。动物试验提示本品有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能通过调节中枢植物神经活动,改善植物神经失调症状。
本文结果表明,联合使用甲钴胺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缓解率,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的联合应用在改善病人远端不适症状的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另外对病人的微循环以及神经纤维也起到了修复作用;二者联合使用不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蒋雨平.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0-990.
[2]沈备,郑旭琴,刘超,等.口服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江苏医药,2008,34(3):227-229.
[3]赵汉儒.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8):710-711.
[4]王霞.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8(2):88-89.
[5]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监测部.糖尿病的定义、诊断与分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WHO咨询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增刊):48.
[6]马学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与治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300.
[7]李卉.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6):429-430.
[8]黄娟,曾星若,陈文莉.贝前列素钠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0,36(9):1 038-1 039.
[9]Boulton A J,Vinik A I,A rezzo JC,et al.Diabetic Neuropthies: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Diabetes Care,2005,28(4):956.
[10]ZieglerD,NowakH,KemplerP,et al.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diabetic polyneu ropathy with the antioxidantα-lipoic acid:ameta-analy sis[J].Diabet Med,2004,21(2):114-121.
[11]蔡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07,14(3):302-305.
[12]朱肖群,湛世清,黎华九.弥可保与654-2合用治疗周围神经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