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某医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2011-02-09王爱香武金石马丽萍山西省汾阳医院032200
王爱香 武金石 马丽萍 (山西省汾阳医院 032200)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当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乙肝发病率始终位于法定传染病的前三位。医务工作者为高危人群,2008年3-8月我们对本院职工的乙肝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30岁以上所有职工,包括高、护校教师,30岁以下重点部门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共调查750人,其中男性253人,女性497人。
1.2 检查方法 取调查对象空腹新鲜血清3ml,检测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与ELISA法进行检验。
1.3 乙肝感染定义 本次调查的乙肝感染包括现症感染,即大三阳、小三阳和HBsAg阳性(除外乙肝疫苗注射导致的单纯HBsAg阳性);既往感染,即乙肝病毒标记物中任一项指标阳性。
2 调查结果
2.1 不同性别乙肝感染情况 750名调查者中检出乙肝感染159例(21.2%),其中男68例(26.9%,68/253),女91例(18.3%,91/497)。男性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P<0.01)。
2.2 不同年龄乙肝感染情况 750人中20岁~,87人,乙肝感染9例(10.3%);30岁~,282人,感染56例(19.9%);40岁~,222人,感染51例(23.0%);50岁~,159人,感染43例(27.0%)。乙肝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2.3 不同职业乙肝感染情况 750人中医疗人员172人,乙肝感染48例(27.9%);护理249人,感染56例(22.5%);检验48人,感染12例(25.0%);放射25人,感染5例(20.0%);药剂33人,感染6例(18.2%);行政77人,感染13例(16.9%);工人47人,感染6例(12.8%);其他99人,感染13例(13.1%)。上述职业中以医疗人员的乙肝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检验人员,护理人员居第三位。
2.4 不同科室乙肝感染情况 750人中手术科室234人,乙肝感染55例(23.5%);非手术科室171人,感染35例(20.5%);医技科室106人,感染22例(20.8%);其他239人,感染47例(19.7%)。上述科室中以手术科室的乙肝感染率最高。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①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笔者分析,因男性吸烟、饮酒、外出就餐的机会多于女性,所以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高。②年龄分布中以50岁及以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笔者分析,这可能与此年龄段的人群接触临床时间长于其他年龄段有关,而且这部分人多为60年代出生人群,对乙肝的防范性较差,也未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抵抗力也相对较低。③职业分类中护士的感染率低于医生。此次调查的护士,年龄多在20~30岁,而本院40岁以上的护士多数都脱离了临床工作,所以感染率相对较低。④科室分类中手术科室工作人员乙肝感染率大于非手术科室。这与手术科室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体液相对较多,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较大有关。
笔者建议,医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在工作中要防范危险因素可能对自身造成的损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乙肝的机会。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污物及检验标本放置及处理制度等;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如:正确洗手、正确穿脱隔离衣。对可能接触血液、被血液污染的体液、其他体液,或可能被刺伤的医务人员均应注射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若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附消毒,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提供暂时性的被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