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2011-02-09吴小明安徽泾县中医院2425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蝉蜕僵蚕扁桃体炎

吴小明 (安徽泾县中医院 242500)

升降散是清代医学家杨粟山治疗瘟疫所创建的重要方剂,组方结构严谨,寒温并用,相反相成,升降兼施,表里双解,透泄并举。此方疗效显著,临床被广泛应用。现举例介绍如下:

1 慢性荨麻疹

李某,20岁,学生。2008年4月12日初诊,自诉全身皮疹,反复发作约7年,瘙痒剧烈,昼轻夜重,虽多方求治,但未根除。舌稍暗红、苔薄黄、脉沉细。诊为隐疹,属风邪郁闭,肌表血络瘀阻;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治以祛风宣郁,活血通络。方用升降散加味。药物组成:蝉蜕、姜黄、僵蚕各9g,大黄5g,连翘12g,白癣皮15g,地肤子12g,当归、甘草、赤芍、防风、紫草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药7剂后病情减轻,前方加减继续服一个月,皮疹消失,至今未发。

按:慢性荨麻疹临床常见,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本例患者皮疹反复发作7年,舌质暗红,脉沉细,脉证合参,其病机风邪郁络,卫表气机失于畅达,疏泄不利,病久瘀滞血络,所以用升降散通里达表,宣郁祛风通络;加连翘疏风清郁热,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清热凉血,白癣皮、防风、地肤子祛风止痒,紫草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切中病机。

2 慢性鼻窦炎

徐某,22岁。2006年4月15日初诊,患者头痛半年,多方治疗效果甚微。诉左侧偏头痛、前额痛,鼻塞不通,时流黄浊涕,每遇冷则症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白腻,脉弦数。西医诊断:慢性鼻窦炎。中医诊为:鼻渊,病乃为外邪袭肺,风热相搏,浊邪上犯,壅塞鼻窍而致。治宜疏风清热,通络开窍,拟升降散加味。药物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各10g,大黄5g,苍耳子、辛夷、川芎、白芷、蔓荆子各10g,甘草3g。服药3剂,鼻塞已通,浊涕减少,头痛及前额疼痛好转。继服半个月诸证消失,后以玉屏风散固卫表调治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按:本病属中医“鼻渊”范畴,多因风邪外袭,鼻窍壅塞,肺气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上逆而致,治宜清解风热,降浊泻火,通窍升阳,以僵蚕、蝉衣祛风外出,姜黄、大黄化瘀清泄,配以川芎、白芷、苍耳子、辛夷走窜通窍而收功,后以扶正固表以固外而防复发。

3 急性扁桃体炎

王某,8岁,2005年7月6日初诊。患儿发热伴咽痛2天,在某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输液治疗,病情无缓解,遂转中医求诊。查体:体温38.4℃,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Ⅱ度肿大,咽腭处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微黄腻,脉稍浮数。证属热邪炽盛,痰毒壅滞咽喉,血败为脓。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拟升降散加减。药物组成:蝉蜕、僵蚕、姜黄、玄参各10g,银花、连翘、牛蒡子各15g,生石膏30g,酒军5g。日1剂,患儿服药后发热渐退,咽痛减轻,大便日2次;次日复诊,体温降至正常,咽部仍充血,脓性分泌物减少,上方去酒军、石膏,加芦根30g,连服3天,病愈。

按: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风热喉痹”,“风热乳蛾”范畴,病因为肺经积热、风邪凝滞或肺胃伏热,痰毒上逆壅滞咽喉两类,致使风邪热毒,痰浊郁结咽喉,血腐化脓。治宜辛凉透邪,凉血解毒散结。该方以蝉蜕、僵蚕辛凉疏泄,解毒化痰,清透肺经之痰热;姜黄、大黄祛邪毒,行气解郁,败血分之邪毒;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解毒;玄参、芦根凉血解毒;共奏疏风清热、解毒化痰而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蝉蜕僵蚕扁桃体炎
僵蚕与其掺伪品鉴别方法的研究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蝉蜕
滴心湖:致蝉蜕
秋冬换季,小心扁桃体炎来报到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改良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