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伤脱位牙再植术的护理配合
2011-02-09高妍高玉琴马晓宇
高妍,高玉琴,马晓宇
(中国医科1.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沈阳 110002;2.附属口腔医院护理部,沈阳 110002;3.第96期临床医学7年制,沈阳 110001)
儿童牙齿外伤是儿童口腔门诊的常见病,以牙的折断、松动、移位及脱位为特征,其中以牙齿脱位的损伤最为严重。脱位后行牙再植-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医护配合是影响治疗成败的主要因素。为探讨儿童前牙外伤性脱位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本研究对2005至2007年间在我科接受该治疗的患儿进行了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外伤脱位前牙病例15例(共28颗脱位牙)。男9例,女6例,年龄8~12岁。脱位离体时间30 min~48 h。其中上颌中切牙22颗,上颌侧切牙6颗。
1.2 护理配合
1.2.1 术前配合
1.2.1.1 心理护理:外伤致牙脱位后,患儿及家长因担心伤后面型美观、牙齿功能等,情绪波动较大。护士应做好安抚工作,及时安排就诊,并向患儿及家长告知牙齿脱位后可通过再植术保存患牙,并耐心解释手术相关问题,向其介绍同类患者的治疗体会、疗效及预后等,使其主动配合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躁不安;询问牙齿脱位的时间,如为完全脱位,询问脱位牙是否折断及牙齿离体的时间、保存方法及是否带来等,否则嘱家属返回现场寻找。
1.2.1.2 脱位牙准备:外伤脱位牙如已离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较重时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无菌纱布轻拭,切勿刮擦牙根面,注意保护残存于牙根面上的牙周膜。离体牙不可干燥保存,处理干净的牙齿置于生理盐水中备用[1]。
1.2.1.3 术前器械准备:器械盘内备口镜、探针、镊子、无菌手套2副、无菌生理盐水250 ml、酒精及无菌棉球、开口器、吸唾器、持针器、无菌大挖匙(污染严重者备)。另备压膜片1个,清创包,托盘1副,印模材料。1.2.2 术中护理
1.2.2.1 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安排患儿于治疗椅上,取舒适位,带好围巾,调整灯光。协助医生充分暴露牙槽窝,常规消毒铺巾,复方阿替卡因局麻下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受伤的牙槽窝,牙龈撕裂先对位缝合;牙槽窝骨折先复位再缝合;对污染严重的牙周组织用刮匙刮除牙槽窝内血凝块及异物。牙再植术过程中,要始终协助患儿头部稍偏向一侧,并用负压吸引器及时吸出口腔中的冲洗液、血液及血块,以防发生误吸。协助医生将备用的脱位牙按原脱位方向就位,调整咬合,尽量恢复患儿原有的咬合关系。最后,协助医生选择合适的前牙专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或用缝合线悬吊缝合,暂时固定患牙以备取模。
1.2.2.2 全牙列合垫固定术的护理配合:重新调整患儿适当体位,调和印模材料,协助医生取模,制备石膏模型,制作全牙列合垫,调磨试戴。
1.2.3 术后护理:嘱患儿1周内进流食或软食,1个月内避免用患牙咬合,告知家长使用抗生素1周,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适当使用漱口液漱口,术后2周复查,无特殊情况者视病情一般2~4周可拆除固定装置,检查牙齿活力,进一步治疗。
2 结果
儿童前牙脱位再植经全牙列合垫固定术及加强口腔护理,通过X线片观察2年后愈合情况:9例牙周膜愈合,3例骨性愈合,2例纤维性愈合,1例失败(原因为牙齿脱位离体时间过长达48 h)。
3 讨论
儿童牙齿外伤是儿童口腔门诊的常见病,以牙齿脱位的损伤最为严重,脱位后行牙再植-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术对维持牙列完整、恢复咬合、保证美观至关重要[2]。利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儿童外伤脱位牙,与常用治疗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方便,患儿痛苦少,易于取得患儿的配合;可同时进行牙槽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固定效果较好,避免乳牙因特殊解剖形态而引起结扎固位不良的现象;有利于口腔卫生的清洁及创口愈合。
在做离体脱位牙处理时,注意保护好牙根部的牙周膜,牙周膜细胞的活性是再植术成功的关键[3],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且应动作轻柔,尽可能夹持牙冠,需握持牙根时应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牙根,以保护牙乳头和残留的牙周膜。另外,术前护士应对家长及患儿做耐心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及恐惧感;术中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安慰、表扬与鼓励,使患儿主动配合,同时密切观察并及时吸出患儿口腔内的血液及唾液,以防止误吸发生窒息;术后对家长及患儿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并交待术后注意事项。以上护理工作对于医生顺利开展治疗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因此,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再植术的成功率。
[1]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
[2]杨红良,翟军,韩淑芬.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0):636.
[3]王薛玲,陈晓阳,丁常春.13例外伤20颗脱位牙再植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