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1-02-09谢毓洁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建设

谢毓洁

(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北京100144)

网络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依赖网络新媒介生产与传播的一种亚文化。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在网络文化环境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当前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做了明确定位,文件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件中强调要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其中包括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拓展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其中包括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和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的内容。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介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已引起了中共中央、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那么,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中共中央等各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指导意见对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此重视?换言之,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任务和功能如何,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何?这些都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校园文化建设者深思。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高校校园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种种说法,有“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等。研究者意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对于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却众说纷纭。许嘉璐认为,要更深刻地认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首先要思考什么是文化,而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其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其底层,或曰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更不是绝缘的,而是相互渗透、彼此混杂。”相应的,高校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这四种划分简明清晰,得到大部分研究者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高校校园文化做出更为详尽的定义,“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特定环境中,全体师生共同创造与拥有的价值观念和核心体系,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形态构成。”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四种文化形态当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的建构。精神文化是价值和观念的集合,它的理想目标就是通常人们论述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衡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劣的标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自“五四”启蒙运动以来,大学作为知识发展、科学进步、文化创新的主要阵地,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而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领域、宽容异端邪说、崇尚理性和正义、捍卫人类良知等,都成为大学精神的本质。大学精神包含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学术自由。学术活动应该服从真理的标准,不受任何外界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所左右。二是批判精神。大学应该是社会的良知,而要捍卫良知,大学必须具有批判的精神和品格。三是人文精神。大学强调人格完善和不断求索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乃是大学精神中最基本的要素。四是社会责任。高等教育要走向社会,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献策献力。五是开放性和国家化。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知识的普遍性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和国家性特征。总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上述的大学精神为旨归,才能保证校园文化纯正高洁的品格,不为世俗所左右,为青年一代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成长氛围。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体现社会属性和时代需求;二是作为特定领域空间、特定媒体时代的青年文化形态,反映出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价值取向。其创造主体、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都深刻展现出时代价值、自省意识和理性精神。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有机互动形成的特殊文化,以青年人为创造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应用愈加广泛。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搜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和心理意识等方面发生极大的改变。网络检索、电子信箱、网上聊天、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微博、交互网络电视、网上购物、手机短信、飞信、彩信、手机多媒体化等新媒体技术引发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创造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文化形态,简称网络文化。新媒体在大学校园的普及率非常高,大学生堪称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人群。有学者对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状况做了一份调查。在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新媒体(即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一般被称为新媒体),手机使用率高达85.8%,电脑、MPX(即 MP3,MP4)以75.6%和51.3%的占有率分居二、三位。调查数据显示,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同时拥有上述电子产品,而且电脑联网率达到97%。

由新媒体技术创造的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绝非用简单的是非、优劣和好坏的标准来衡量。网络新媒体技术塑造的全新网络文化,具有多重特性。关于网络新媒体的基本特点,美国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概括了五种:以数字的方式展示、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转编码性。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还有多元性、大众化、虚拟性等诸多的特征。新媒体技术的种种特征,一方面为高校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首先,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它和大学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本质是息息相通的。网络文化是一种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语言和不同价值观的多元文化,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从不同视角看,网络文化可以分为全球性文化和社区型文化,前者是指在网络社会中为多数网民所接受的、在整个网络社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域名文化、电子商务规范和网络文明公约等;而网络社区文化是指网络社会按不同标准和兴趣自行组合的各种社区文化现象,如英文社区、中文社区、女性社区、军事社区、新闻社区等。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其实质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其实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汇通和融合。根据20世纪以来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铁律:在闭塞的环境中,文化的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就会萎缩、停顿甚至消亡,只有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旺盛,最终走向辉煌。网络文化的到来,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网络文化诚然具有多元性,但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化中也有居于强势和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一方面是人们对新媒体信息的依赖日益严重,青年大学生主要从新媒体获得信息资源,获得文化体验;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中的强势文化对青年学生日渐发生作用。根据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一个阶级或群体对于其他阶级和群体的文化主导权,或者说文化——意识形态上的主宰地位,往往是通过得到他们的积极同意,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获得的。互联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互联网的规则、技术标准全由西方国家制定。正是因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西方世界便利用新媒体技术倾销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庸俗享乐文化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在网络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校园文化一直是社会传统的精英文化,具有权威性和强势话语地位,但是,在网络文化中,高校校园文化的权威性和强势话语地位被反主流反精英的话语消解。青年学生对居于主导地位的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产生认同,甚至将这些文化移植到自己的心理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中,远离甚至否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精英品格和主流特质。

其次,网络文化具有大众化特征,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民主精神。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网络的交互性和大众参与上。所谓交互性,是指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可以同时完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都有控制权”。所谓大众参与,即指网络为人们提供自由言说的平台,发表思想的主体是网民大众,接受思想的主体也是网民大众,社会的思想和信息交流出现了大众化的倾向。人们通过新媒体的技术,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并随时发布各种信息,网络加强了个体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为每个人提供了无限的自由和空间。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征显然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民主精神。大学倡导民主,强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术的自由。网络文化创造了实现平等的通道,网络文化践行了尊重自由的价值。

然而,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一方面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促进了学术自由和民主平等精神的传播;另一方面,大量消极落后、淫秽色情、腐朽肮脏、反主流、反意识形态的论调,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也借助新媒体技术而大肆传播。泥沙俱下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动摇了青年学生脆弱的价值观体系,而泛滥色情、盗窃、诈骗、破坏他人数据、散布谣言和毁谤的恶性信息更会诱导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学者甚至从文化安全的角度,提出要抵制西方文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的渗透和扩张。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等传媒手段进行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因为这些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并举,使大学生一时难以辨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对本土文化产生厌恶心理,对西方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网络文化有其利也有其弊,网络文化给高校大学生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但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众所周知,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对被教育者施加文化影响,促进其全面的发展,因此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如何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尤其值得思考。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如下的途径,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加快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制度建设,优化制度环境。对于高校而言,首先要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包括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格调优雅高尚的校园网络文化,通过创新网站的内容,创造丰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其次要加强网络化的制度建设:健全校园网络防卫系统,强化对信息的监控、分析、过滤和控制,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在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建立师生互动的公共平台,并且做到身份公开、信息交流真实;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规定,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和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且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网上监控,及时处理庸俗、反动和低级的信息,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渗透活动而发布的有害信息,建立起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防火墙”。

第二,积极宣扬主流文化,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许多学者强调,高校校园的主流文化,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基础和实践纲领。“在校园文化建构中,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行为方式的调控,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在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极力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实行文化霸权的严峻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加强主流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将主流文化融入民族文化当中,在高校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民族化。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民族文化的观念、价值、思想之中,并且内化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才能获得高校师生的真正认同,成为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大力量。只有当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才能获得文化自信,理性应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

第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进行调查,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调查报告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媒介消费上缺乏理性,倾向于娱乐消费和快餐式的消费,而学术性和思想性强的网络信息无人问津。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对网络媒介的商业属性、政治属性的深入了解,忽视网络媒介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的道德规范上自律意识薄弱,对虚假、暴力、色彩等不良信息缺乏明确的价值标准。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创作能力较弱,缺乏与网络媒介互动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对网络信息的解读和评估能力、创造和传播能力、利用网络媒介信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总之,只有建立起解读媒介本质与表象、真实与虚假的基本能力,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明确媒介的组织建构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各种微妙隐性关系,才能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辨、解读,透视媒介信息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提高自身对传媒信息的正确评估和选择能力。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以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为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高校校园文化的接受主体是大学生,他们的精神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新媒介技术创造的网络文化的出现,使得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无论如何,网络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换言之,技术并不为我们的道德或者法治建设增添或者减少什么内容。对待网络文化,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建设,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甚至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惩罚技术犯罪;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道德建设。只有在制度和道德建设上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应付网络文化的复杂环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1]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

[2]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8):28-30.

[3]潘忠文,侯利军.建国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历史沿革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05.

[4]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

[5]徐振祥.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8):1513.

[6]岳瑞凤.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想[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2):100 -102.

[7]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学术论坛,2011(3):202-2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建设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