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越窑衰落的原因
2011-02-06白亚松
白亚松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越窑是我国古代南方的著名青瓷窑场,它始烧于东汉晚期,此后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北宋,直到南宋初年才正式停烧。在近千年的烧瓷历史中,越窑因其所产之青瓷而奠定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百世不灭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开辟了我国古代日用器皿发展的新天地。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样,越窑的发展也不例外。它在唐代晚期、五代、北宋初年达到鼎盛,此后就盛极而衰,原因究竟为何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探究的问题。诚然造成越窑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包括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
1 导致越窑衰落的内因
1.1 窑炉结构变化不大
越窑烧造青瓷所用的窑炉类型,除了北方惯用的馒头窑类型之外,主要使用的是南方地区普遍流行的龙窑类型。龙窑是依山势倾斜建筑而成的长条型制造瓷器的窑炉,因其形状似龙而得名。这种窑炉窑头有预热室,窑尾基本不建烟囱,窑身有窑门若干,供装坯和出产品之用。每个窑室两侧上部或顶部有投燃料的孔。全窑结构简单,热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虽然越窑从东汉晚期创烧开始到南宋初停烧为止,龙窑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但单就北宋至南宋初这一阶段来看,窑炉结构并未有大的改进。这与同时代其他地区瓷窑的窑炉结构发展变化相比,差别较大。现将在浙江慈溪石马弄和寺龙口两处越窑遗址中发掘出的两条典型龙窑的相关结构数据列表如下,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也将宋代龙泉窑窑炉结构数据表和宋元德化窑窑炉结构数据列出表1、表2、表3,以供对比。
由于龙窑是适应南方多山地势而建造的狭长形窑,窑室的长度和坡度对龙窑的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因为龙窑基本上没有烟囱或只有很矮的烟囱,所以窑室的长度越长,坡度越大,窑的抽力才能越大。而窑靠自身所产生的抽风力量可使火焰从窑的前部流向后部,以便使炉温升高并对火焰的性质进行控制。从表1~3可以看出:相对于趋于保守的越窑而言,龙泉窑与德化窑对自身的窑炉结构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例如二者均各自加长了窑身的长度和增大了窑室的坡度(斜度),最重要的是二者中分别出现了新的窑炉形式--“分室龙窑”。分室龙窑是阶级窑的前身,是龙窑向阶级窑过渡的一种形式。在这种龙窑内,横设了多道挡火墙,挡火墙下面还设有吸火孔。这样的挡火墙不仅阻挡了火焰的流速,而且将窑内的火焰由平行焰转变为倒焰,使窑内的压力变为正压,温度变得较均匀,烧成气氛也较容易控制,所以传统龙窑更加有利于瓷器的烧成。由此可见,越窑之所以衰落,窑炉结构方面的相对落后,也是原因之一。
表1 宋代越窑窑炉结构数据Tab.1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Yue Kiln in Song Dynasty 单位:米
表2 宋代龙泉窑窑炉结构数据Tab.2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Longquan Kiln in Dong Dynasty 单位:米
表3 宋元德化窑窑炉结构数据Tab.3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Dehua Kiln in Song Dynasty 单位:米
1.2 装烧工艺未发生大的变化
越窑的装烧工艺从唐至宋一直在改进,但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人们对宋代越窑,尤其是北宋中期以后越窑的生产情况还不是十分了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对越窑上林湖寺龙口窑址进行了发掘。通过上述发掘获得了晚唐到南宋初年各个时期的清晰的层位关系,并出土了大批宋代青瓷标本,这些都为深入的研究宋代越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另据考古资料证明,此处遗址曾是越窑在唐宋时期的中心窑场,是越窑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产区之一。通过对发掘所获得的考古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处于衰落期时的越窑,在装烧技术方面的表现。
下面先来对比一下寺龙口窑址处于发展兴盛期时与其生产陷入低谷期时的装烧工艺情况,现并各期窑具体情况列入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从五代至北宋末年,窑具种类逐渐趋于单调,这正是装烧工艺呈现衰落态势的显现。
再将各期装烧工艺情况列入表5。通过表5可见:从五代宋初起,经北宋早中期至北宋晚期,越窑在装烧工艺上未发生大的变化,主要采取匣钵单件或多件装烧、明火裸烧两大类。其中明火裸烧包括明火叠烧和坯件对口合烧两种,而匣钵装烧为越窑最主要的特色。匣钵装烧与明火裸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窑具种类及其使用上。五代宋初时,越窑瓷器绝大部分采用匣钵装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北宋早中期又分为前后两段:本期前段比较流行明火叠烧,本期后段较多采用匣钵单件裝烧;而到了北宋晚期时,越窑为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大多采用明火叠烧。越窑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而回复到明火叠烧状态来生产青瓷产品,固然有提高越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目的,但实际上也是越窑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表4 各期窑具体情况Tab.4 Kiln furniture of different dynasties
表5 各期装烧工艺情况Tab.5 Kiln loading of different dynasties
对于寺龙口南宋时期的装烧工艺在此就不再探讨了,因其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青瓷的影响,已经改变了越窑青瓷的传统风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宋室南渡,北方制瓷工艺特别是官窑的烧造工艺,大规模的传播到包括越窑地域在内的南方地区。南宋初年的越窑寺龙口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北方各窑场尤其是北宋官窑烧造工艺的影响,而使自身的传统工艺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对于南宋初期的寺龙口窑的装烧工艺就不再进行讨论了。
1.3 越窑在装饰工艺上滞步不前
晚唐五代时期,典型的越窑青瓷在装饰上的基本特征为:以釉色取胜,而纹样则不占据装饰的主导地位。在釉色上追求青绿色,亦即陆龟蒙诗中所谓的“千峰翠色”,其效果是江南的青山绿水。但历史上某些时期,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越瓷上的纹饰也变的较为突出起来。特别是入宋以后,越瓷开始大量盛行刻划花装饰。在装饰上先后流行过细线划花,刻划花,斜粗刀刻划花三大类纹饰。
这三大类纹饰的定义如下:
(1)细线划花:指使用尖状工具在坯胎表面上划出线条纹饰的装饰手法。该技法最早出现于五代、北宋之交。主要施于碗盘内底。
(2)刻划花:刻花指使用刀具在坯胎表面刻出花纹线条的装饰手法,线条较细线划花稍粗。但刻花通常与划花兼施,较少单独使用,即通常以稍粗的刻线勾勒轮廓,以划线填充叶脉,故称“刻划花”。刻划花工艺出现较细线划花为晚,主要见于碗盘内底、壁,亦有施于外壁者。
(3)斜粗刀刻划花:指采用斜刀广削的手法勾刻纹样轮廓,因刻刀着力大,刻削深而广,纹饰轮廓有立体感,轮廓之内再辅以成组篦纹划出的叶脉等细节。该技法出现年代最晚,多施于碗盘内底壁,也见于外壁。
通过揭示越窑刻划花装饰工艺阶段性的演变规律,可以反映出越窑衰落在装饰工艺方面的表现。现在就以北宋至南宋初不同阶段的刻划花装饰工艺为对象,分析越窑从鼎盛滑向衰落的原因。仍以越窑寺龙口窑址为例进行分析。
北宋早期细线划花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严谨,一丝不苟,构图规整,追求对称,布局圆满,具有类似工笔画的风格。纹样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动物纹和植物花卉纹,如鹦鹉纹(分衔纹,不衔纹两种),对蝶纹(分正视和侧视两种),双凤纹(首尾相随作逆时针旋转状),龙纹,龟荷纹,花鸟纹,摩羯纹,云鹤纹,鸳鸯纹,鸿雁纹,孔雀纹,鲵鱼纹,鱼纹,莲瓣纹,牡丹纹,菊花纹等。
北宋中期细线划花工艺继续沿用,但题材不如早期多样,并且工艺亦日趋懈怠与简化。这是越窑已过鼎盛期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的图案题材除双凤,鹦鹉,对蝶,龟荷,四荷,牡丹纹等还常见外,其余如龙,摩蝎,花鸟,鸳鸯,云鹤,鸿雁纹等已经罕见甚至不见。而沿用的纹样如对蝶纹更多采用侧视方法的构图,龟荷纹的荷心由早期写实的龟甲形象简化成为一圆圈来代替。刻划花装饰的出现并盛行是北宋中期最显著的特征。但其题材却不外乎是莲瓣、牡丹等区区数种,至于动物类题材则只是偶有所见。这虽与早期题材的多样性相比略显不足,但在构图的程式化方面却又明显过之。
表6 越窑晚唐五代北宋青瓷胎主要化学组成表Tab.6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Yue celadon body from late Tang,Five Dynasties and Northern Song 重量单位:%
表7 越窑晚唐五代北宋青瓷釉主要化学组成表Tab.7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o f Y u ec e l a d o ng l a z ef r o ml a t eT a n g,F i v eD y n a s t i e s a n dN o r t h e r nS o n g重量单位:%
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虽仍有细线划花产品,但数量不多,题材更少,也远不如早中期的纹样精致。该期动物类题材除鹦鹉纹外,其它纹样已基本不见,而鹦鹉纹线条也变得更加稀松懈怠。植物花卉题材此时开始占据上风,如云草纹,四荷纹,牡丹纹等都是常见的题材,但其共同的特征仍是草率。在北宋中期盛行一时的刻划花装饰,此时已迅速衰落。而且在中期时流行的刻划兼施的手法此时也显著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单纯的刻花。这也是工艺简化的表现之一。北宋晚期最为流行的是斜粗刀刻划花装饰,虽然这种装饰在数量上占据绝大多数,但其精致产品却少之又少,纹饰题材也相对单一,与前期相比,依旧如故的只是其草率与粗放的风格。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越窑日趋衰落的轨迹。
1.4 胎釉组成方面基本未变。
历史上越窑有三处中心窑场,分别是上虞、绍兴和慈溪窑场。其中在慈溪上林湖地区聚集了一大批唐宋时期的越窑窑场,从而使慈溪窑场成为越窑在唐宋时期的中心窑场。为了进一步从青瓷的胎釉组成方面探究越窑由盛转衰的原因,故将慈溪窑场在唐宋时期所生产的青瓷的胎、釉化学组成数据及其烧成温度分别列表6、表7、表8。
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在晚唐至北宋这段时期内,越窑青瓷胎的化学组成没有出现大的变化,都是属于一种高SiO2、低Al2O3以及含有一定量的Fe2O3和TiO2的瓷胎。其中Fe2O3和TiO2这两种熔剂的含量多数分别在2%和1%上下波动。而青瓷釉的化学组成则更为接近。釉中CaO的含量绝大多数在14% -16%之间变化;K2O的含量一般在2%上下波动;Fe2O3的含量在2%上下变化,TiO2的含量多数小于1%。从釉的化学组成可以看出,越窑青瓷的釉应是钙釉。其烧成温度多数保持在1100℃左右,并且多是在弱还原或弱氧化气氛中烧成的。在宋代这类瓷石质粘土原料中Fe2O3和TiO2的高含量,致使瓷胎的白度受到了限制,使胎呈灰白色;只有1100℃左右的烧成温度又限制了胎的烧结温度;釉中所含较高的CaO、Fe2O3和TiO2决定了越窑青瓷的釉只能是薄层玻璃釉,并且多数釉色呈现出青中带黄或青中带灰的色调,这种薄层玻璃釉是无法取得如南宋龙泉窑青瓷那般青翠且光润如玉的艺术效果的。而龙泉窑在南宋时却对其青瓷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较大的改进。首先是通过使用优良的并且储藏丰富的原料,降低了胎釉中Fe2O3和TiO2的含量,尤其是分别使釉中CaO的含量明显降低和使K2O的含量明显提高。凭借此措施使龙泉窑青瓷摆脱了越窑青瓷胎呈灰白色、釉呈青中带灰或黄的薄层玻璃釉的情况。其次是提高了青瓷的烧成温度以及使用了较强的还原气氛(下附表四)。通过此举措不仅使龙泉窑青瓷胎色白而致密,同时还使其釉变成了青翠的厚釉。这些使龙泉窑具备了“反超”越窑的实力;同时也是越窑衰落的原因之一。
表8 越窑晚唐五代北宋青瓷的烧成温度表Tab.8 Firing temperature for Yue celadon ware from late Tang,Five Dynasties and Northern Song
经过以上分析与比较可见:越窑青瓷正是因为未能使用新的制瓷原料,也没有改进胎釉的配方,没有提高烧成温度,也未加强还原气氛,于是使它的质量很难同之后兴起的龙泉窑青瓷相抗衡。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事了。
1.5 越窑的衰落还与燃料的缺乏有关
在长达近千年的烧制过程中,由于使用松木作为燃料,致使大量的森林资源遭受到破坏。因为松木生产周期长,在优质松林被砍伐殆尽后,燃料紧缺必将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和价格上涨。当改用其它木材时,又不利于烧瓷质量的稳定,所以燃料缺乏也是越窑衰落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
2 影响越窑衰落的外因
表9 龙泉窑历代青瓷的烧成温度和气氛性质表Tab.9 Firing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e for Longque celadon ware of different dynasties
2.1 失宠于宫廷
2.1.1 贡瓷次数和数量的减少
(1)贡瓷次数和数量的减少,可从文献记载得到证实。
①首先来看越窑在全面兴盛繁荣时期即五代至北宋初这段时期中的有关贡瓷的文献记载。
五代时南方吴越地区处于钱氏当政时期。从钱鏐至钱俶统治的八十多年中(893~978年),很恭顺地奉逐鹿中原者们为正朔,并为了表示政治上的称臣示忠,常给中原王朝送去贡物。钱氏贡奉中原王朝的贡物中,有很多都是其统治下的越州窑烧造出来的越器。这些作为吴越地区特产的精品越器包括“臣庶不得用“的”秘色瓷”,就自然地成为钱氏的“贡瓷”,被贡奉给中原大国。现将钱氏的贡瓷情况列举如下:
宝大元年(924年),王遣使......贡唐方物......秘色瓷器.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吴越一,武肃王世家上)
清泰二年(935年),王贡唐......金棱秘色瓷器二百事(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越三,文穆王世家)
天福七年(942年)十一月,王遣使贡晋......秘色瓷器... ...(十国春秋卷八十,吴越四,忠献王世家)
开宝二年(969年)秋八月,......王贡秘色瓷器于宋(十国春秋卷八十二,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
开宝六年(973年)二月十二日,......钱惟浚进......金棱秘色瓷器百五十事(宋会要辑稿)
开宝九年(976年)六月四日,明州节度使惟治进......瓷器万一千事,内千事银棱(宋会要辑稿)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三日来朝,俶进......越器五万事,金扣瓷器二百事(宋会要辑稿.蕃夷)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二日,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十事(宋会要辑稿.蕃夷)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八月二十三日遣使赐王生辰礼。翌日,王遣世子惟浚贡上......金银陶器五百事(吴越备史补遗)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秋八月,王遣世子惟浚贡宋帝. .....金银陶器五百事(十国春秋卷八十二,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
(年代不明)忠懿王入贡,......金银饰陶器一十四万事(宋两朝供奉录)
乾德四年(966年)......惟治私献......金扣瓷万事(十国春秋卷八十三,吴越七,钱惟治传)
此外,据《十国春秋》等文献记载,忠献王钱弘佐在开运三年(946年)曾贡晋。忠懿王钱弘俶于显德五年(958年)四月七日及八月十一日曾两次贡周,又曾于乾德元年(963年),乾德三年(965年)和开宝五年(972年)三次贡宋,惜没有详实的记录。
从上述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两点:①钱氏贡瓷首选“秘色瓷”。原因是其作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具有薄胎、釉层润泽如玉的特点。用它作为贡品,有利于钱氏达到讨好中原王朝的政治目的,所谓“陶成先得贡吾君”(唐人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就是对这种政治现象的真实反映。。②贡瓷的“高频率“和”数量之巨”表明当时越窑的兴盛的确与贡瓷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认为正是由于秘色瓷被选作贡瓷,才促进了越窑的全面兴盛。
②同越窑的兴盛期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越窑自北宋太平兴国之后,向朝廷进贡瓷器的次数、数量都大幅度地下降。据文献记载只有两处: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越州向朝廷进贡"绫一十匹,茜绯纱一十匹,秘色瓷器五十事"。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土贡,越绫二十匹,茜绯纱一十匹,轻容纱五匹,纸一千张,瓷器五十事"。
这两处记载说明了越窑对朝廷的依赖性很大,随着越窑贡瓷规模的锐减,越窑也一步步地由盛转衰。
2.1.2 越窑的衰落与南宋政府建立官窑有关。
从越窑的发展来看,越窑与宫廷关系密切,对皇家的依赖性也很强。早在北宋时,北宋政府就在首都汴京附近建立官窑,专烧宫廷用瓷。其产品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块冰裂纹,紫胎铁足,深受宫廷所喜爱。另外河南省宝丰县的汝窑也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汝窑瓷器为宋代名窑之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瓷场,其产品具有“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在南宋时世人就发出“近尤难得”的慨叹。汴京官窑,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宣告终结。
北宋政府南迁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故称南宋官窑。据《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为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从上述记载可知,南宋政府依靠在北方设立官窑的经验,先后在杭州的凤凰山和乌龟山设立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两座官窑,烧造能满足宫廷需要的器物。南宋官窑也产青瓷,其特征为紫口铁足,黑灰色胎;有纹片,金丝铁线;厚釉薄胎,釉呈乳浊,青玉色。这些产品深受南宋统治者的垂青偏爱。虽然越窑在南宋初除了烧制仿汝官类制品外,还继续生产自身传统的青瓷。但由于其所产青瓷,釉色欠滋润,形制较单调,在质量上始终无法和其鼎盛时期的秘色瓷相比较,故而逐渐不被统治者所重视。所以越窑想借助生产官用器的契机,以谋东山再起,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根本无法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历史轨迹。因此,南宋官窑的建立,宣告了越窑贡瓷历史的彻底完成,也使其距离最终的停烧为期不远了。
2.2 越窑的衰落与北宋时北方窑场的崛起有关,也与南方龙泉窑的兴起有关
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名窑遍布中国南北各地。各个瓷窑为了保持传统市场和争夺新市场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北方和越窑竞争的瓷窑主要是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钧窑、汝窑。这里仅以定窑、耀州窑和磁州窑为例进行分析。
北方的定窑在北宋中期始创了覆烧工艺,并通过此工艺,一方面提高了产量,另一方面又降低了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南方的越窑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在工艺技术上没有出现新的突破。相反却大量采用早已被淘汰的明火叠烧工艺,以图借此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这种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不外乎有两点:(一)使越窑产品在质量方面迅速下滑;(二)逐步削弱了越窑产品在北方市场的影响力。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加速越窑自身败落的步伐。
北方的耀州窑在五代末至宋初时受浙江余姚越窑的影响,创烧了刻花青瓷,故耀州窑青瓷有越器之称。耀州窑以其犀利潇洒的刻花工艺迅速流行于北宋中期。这种新工艺的出现受到了国内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对越窑青瓷产生了极大的市场冲击,致使越窑在北宋中期流行一时的细线划花工艺相形见绌,并迅速衰落下去。虽然越窑在北宋晚期试图通过以“草率”和“粗放”风格见常的斜粗刀刻划花工艺挽回其颓势,但由于其中的精致产品过少,并且纹饰题材又相对单一,因而最终也未能阻止其衰落。
北方的磁州窑生产的黑花釉下彩,绿釉和红绿彩等品种,也影响了越窑在北方市场的占有度。
上述的北方定窑和耀州窑在牢牢地占据着北方市场的同时,还迅速地向南方市场进行扩张。而越窑产品在北方市场失势的情况下,又在南方与北方市场的共同夹击下进一步“城池失守”。这一时期在南方与越窑相竞争的瓷窑主要是景德镇窑和龙泉窑。
江西景德镇窑是宋代南方的重要瓷窑之一,它有优质的制瓷原料(瓷石和高岭土)和燃料(马尾松柴,其特点是挥发分多,约含85%;灰分少,约含0.7%至1%;具有火焰长;发热量高,燃烧速度快以及不含硫等优点。它是龙窑烧瓷最理想的燃料。),又有比较便利的水路交通。特别是由于宋室南渡,各地的能工巧匠又汇聚于此,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制瓷工艺,创烧出了青白瓷。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其青釉的质感已经达到了“假玉器”和“佳者莹缜如玉”的程度。所以它在总体质量上远远超过了有“千峰翠色”、“秘色”、“如玉似冰”之称的越窑青瓷。宋代中后期,景德镇窑的窑工们为了解决宋代早期烧制瓷器时出现的变形问题,又在吸取北方定窑装烧工艺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装烧工艺进行了创新,采用了有匣和支圈代匣的覆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外江西吉安的吉州窑也在北宋时期生产青白瓷器。它对越窑青瓷在南方市场的销售亦有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时,位于南方的龙泉窑开始兴起,由于龙泉窑和越窑同为浙江地区的瓷窑,所以它的发展虽没有直接导致越窑的衰落,但它的兴起加速了越窑的衰落。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龙泉窑虽创烧于北宋早期,但其兴盛期要到南宋晚期及元代时才出现。而越瓷却是从北宋中期开始呈下滑趋势的,且在北宋晚期时龙泉窑的产品还质粗胎厚,形不成对越窑的威胁。可是龙泉窑却趁着越窑的衰落,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了自身的蓬勃发展。可以说龙泉窑的兴起在极大程度上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它加速了越窑的衰落,并促使其最终停烧。
2.3 越窑衰落也与各种社会因素有关
2.3.1 浙江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浙江地区发生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年)的两浙水灾,另一次是熙宁八年(1075年)的两浙旱蝗。
据文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五记载:熙宁四年(1071),诏:“两浙水灾州军,令转运,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司与州县当职官吏多方赈恤”。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六记载:熙宁九年(1076年),张方平上言:“......淮甸、两浙、江东西、湖南北州县,仍岁旱蝗,陂泽竭涸,野无青草,人户流散,穷荒极敝,事可忧痛”。
这两次自然灾害相隔的时间短,持续的时间长,灾情严重,给两浙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段时期内两浙地区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势必会成为越窑生产由盛转衰的一个因素。
2.3.2 花石纲之役的影响。
据《宋史》卷四七0《佞幸.朱勔》中记载: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以朱勔领苏杭应奉局,“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币如囊肿之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民豫是役者,中家悉破产,或鬻卖子女以供其须”。
花石纲之役给我国东南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其直接引发了南方方腊的起义。
2.3.3 方腊起义的影响。
据《宋史》卷四六八《宦者三》记载:“方腊者,睦州清溪人也。......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宣和二年(1120年),起为乱。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方腊起义直至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才被平息。故处于浙江地区的越窑,必然受到此次暴乱的影响,从而加速了其衰落。
3 结语
越窑的衰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但其衰落主要还是要归咎于自身的原因,这就启示当今中国的陶瓷工业界只有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自己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慈溪市越窑石马弄窑址的发掘.考古,2001,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11
2朱伯谦.龙泉大窑古瓷窑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轻工业厅编.龙泉青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工作队.浙江龙泉县安福龙泉窑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6
3福建省博物馆.德化窑.福建:文物出版社,1990;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1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11
5同上。
6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周仁,张福康,郑永圃.历代龙泉青瓷烧制工艺的科学总结.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