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2017-04-15杜舒懿〕
杜舒懿〕
【摘要】关于江浙一带多管瓶的发展与演变,学术界向来看法不一。但大多将东汉-魏晋时期与唐宋阶段多管瓶一同探讨。本文认为两时期多管瓶在出土主要窑口、器物特征方面差异甚大,从类型学角度来看不存在继承关系,宜作两体系探讨。文章就越窑与龙泉窑自身发展及各时间段多管瓶演变特征总结分析,浅析各自演变规律。
【关键词】越窑 龙泉窑 魂瓶 多管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14-02
一、关于江浙地区多管瓶的一些论述
一、关于江浙地区多管瓶的一些论述
江浙一带窑口众多,历史时期江浙地区生产的瓷器种类繁多,。而多管瓶作为两晋到宋代一种重要的明器,一直是江浙各个窑口各个时期瓷器生产重要产品。只不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多管瓶因多管而得名,关于多管瓶的称谓,学界内尚未统一称谓,这里我们暂且按照器物表面的管数将其称之为多管瓶。作为一种明器,这一器物类型最早课追溯到东汉时期的五联罐,后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生产,但是名称可能有所变化。
二、东汉魏晋阶段多管瓶的演变
东汉至魏晋时期多管型瓷器分布各地,在德清窑、瓯窑、四川邛窑有少量出现,岭南、湘淮、江东因素均有出土。如闽侯出土东晋五联罐、七联罐,江西黎川黎溪出土带托五流瓶。但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仍在越窑。
越窑窑址在慈溪、余姚、绍兴、上虞一带,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为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以上虞为中心的宁绍平原是五联罐和魂瓶的最早产生地和集中分布区,这里应该是该类器物最初的起源地,其他各地所见的五联罐和魂瓶都是由这一中心扩散开的。”[1]
多管瓶作为一种明器,这一器形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称之为五联罐,因其造型是在一个瓶子的口沿和肩部塑以五个葫芦形小罐所以称之为五联罐。五联罐与器物的腹部相通。浙江上虞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青釉五联罐,器物口沿和肩部托着五个小罐,器腹相粘连,器身以多道弦纹作为装饰。釉色为青色,釉层极薄,应为时代较早的五联罐。东汉至三国期间越窑青瓷瓷胎呈灰白色,少数胎质疏松,釉色以淡青为主,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型纹饰以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为主,多管瓶主要为弦纹装饰,烧制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器物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绍兴市塔山街道征集越窑青瓷五管瓶:
扁圆腹,假圈足,通高48cm,底径12cm,腹壁饰有弦纹数周,颈塑五管,中管高大,灰白胎,青灰色釉。至三国西晋,越窑青瓷发展至第一个高峰,产品种类丰富,多管瓶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的多管瓶装饰题材和技法多样,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
三国两晋时期的五管瓶,又称为魂瓶、谷仓罐、堆塑罐。这一时期的魂瓶,器形上保留了五联罐的一些特点,又在五联罐的基础上堆塑了一些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等形象于器物的肩颈部。江浙地区的堆塑罐主要为越窑烧制,流行于三国、东吴和西晋时期。
东汉之西晋阶段多管型瓷器最早出现表现为东汉时期的五联罐。浙江慈溪博物馆藏东汉越窑酱釉五联罐:器型主体为直口罐,口沿及肩部托五小罐,小罐皆呈盘口壶状。五联罐的典型特征是在中间一大罐的肩部等距离堆附四只小罐,至西晋时期管体逐渐趋小,也仍为盘口壶状。从而可推断多管瓶由盘口壶和直口罐的堆叠再创造发展而来,且此类罐底与瓶体相通,瓶无盖。
自东汉晚期始,多管瓶肩部至瓶口堆塑渐渐出现,至三国西晋集动物、人物、亭台楼阁之形象堆塑于一身,构造复杂,形象众多,管口为多重堆塑围绕。青瓷魂瓶:残高18.5cm,罐体残,突棱上部塑有三层半圆形门楼,檐上塑有鸡、狗、鸽等禽鸟,门楼两侧塑一大一小阙型亭阁和狗,其旁塑人物百戏群像,人像上方置五管,馆上停众多引颈展翅的鸽子,平底内凹,灰白胎,青灰色釉。至西晋中晚期,五管被楼阁建筑替代,逐渐向谷仓罐发展。
除肩颈部堆塑装饰外,瓶身纹饰简单,腹壁素面或饰以简单弦纹数周。至三国西晋出现简单堆贴,大体仍然从简。东汉青釉五联罐、东汉越窑酱釉五联罐、三国青瓷堆塑罐皆为简单弦纹甚至素面。作为一种明器,五联罐象征着谷物充丰,最大程度上满足死者灵魂的需求。
三、唐宋阶段的变化
唐中晚至北宋时期多管型瓷器少量出现于定窑、登封窑,主要存于龙泉窑。“对慈溪市上林湖、杜湖、鄞县东钱湖等地五代北宋的越窑遗址进行反复调查时,都没有见到多管瓶的瓷片,同时在宁波绍兴一带原窑址主要产地的宋墓中,只出土青瓷、青白瓷的注子、盏托、碗、盘、粉盒等日用瓷和铜镜,在少数墓中也出土装粮食的粮罂或多角瓶,而没有发现多管瓶和龙泉窑出土的那种盘口壶…… 它们是龙泉窑特有的一种产品。”
龙泉窑始烧于三国,盛于宋元,至明清逐渐衰落。北宋早期胎体颜色灰白中略闪黄,出棱处釉薄露出胎骨灰白色,形成白现状,俗称出筋。而器形釉色裝饰纹样方面与越窑,欧窑,婺州窑相似,反映出浙江地区青瓷的整体风格。“北宋中期以后越窑趋于没落,龙泉窑则取代了越窑,而成为南方重要的青瓷产区。”在龙泉窑逐渐代替越窑在地位之后,多管瓶也称为龙泉窑的代表性器物。
这一阶段多管瓶由唐中晚期多角罐,五代时期五嘴灯,多嘴灯发展而来。“实物资料证明,多管瓶是由唐代的多角瓶演进产生的,至北宋多管瓶样式较多,有四管,五管,以至多达十五管的。”浙江省庆元县出土唐代多角瓶:复钵形盖,盖顶有卷边荷叶形钮,顶缘和中部各贴一圈水波纹。瓶直口,平唇,深腹,平底,溜肩,鼓腹,下腹斜收,肩与上腹贴三圈波浪形堆纹,第一圈泥条上等距离装羊角形五角,角尖朝上,微内收。
而多嘴灯在器形上与北宋时期多管瓶在部分构件上极为相近,可以看作期间过渡的一部分。
至北宋,多管瓶发展趋于多样化,器形经历了丰满-肥矮-清瘦的过程,器身分级,管数有四管、五管、六、七甚至多至十五管不一,管中空但与腹不相通,细且微内收,造型作直口、圆肩、敛腹、圈足,也有溜肩、折肩、鼓腹等,器物通常有盖,盖大多作复瓣花朵形状,盖沿略外撇,钮作花蕾状。
纹饰方面,以刻划覆莲纹为主,肩颈部几无堆塑。少量器物于盖上以堆塑装饰,但题材、规模皆异于东汉-魏晋阶段。大规模,以亭台楼阁、动物人物集聚为主体装饰的堆塑多管瓶在北宋并无出土。1976年查田镇墩头村出土北宋早期覆莲瓣纹五管瓶瓶高42cm,瓶身高31.2cm,口约8.2cm,盖分三层:上层为水荷叶状钮座,中层半浮雕状覆莲瓣纹,蒂部呈池塘形,塘内堆塑四水鸭作戏水状。莲花意象的采用在唐中晚-北宋时期的多嘴灯、多管瓶装饰中极为普遍,通身以莲花为装饰主题的器物非常多。
这一阶段的多管瓶不仅仅寓意谷物充丰之意,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多管瓶本身的装饰也赋予更加深刻的内容。北宋早期的覆莲瓣纹五管瓶, 以莲花水池作盖,直至中晚期,也常见五管瓶下腹部以仰莲纹装饰,寄予了子孙后代希望逝者能在莲花里“净 生”“往生”,成为极乐世界的一 员。再者,古往今来,莲花一直以其 “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成为 历代文人墨客称颂的“君子花”,以莲瓣纹装饰五管瓶,也体现了亲人对逝者的高度敬仰和赞颂之情。
四、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东汉至魏晋与唐中晚至宋两大时期的多管瓶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有着各自独立的演变脉络和发展体系。东汉魏晋时期的多管瓶是东汉时期的五联罐发展而来,但是装饰亦或是寓意都相对比较简单。而唐中期至宋阶段的五联罐从制造工艺来说与前一阶段的工艺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从寓意方面来說这一阶段的多管瓶的发展比前一阶段有了更加丰富的寓意。
目前亦尚无充足证据证明两阶段间存在继承关系,由此则不可将之混为一谈。虽然两个阶段存在器形上的部分相似性,即肩部“管”的存在,也都作为明器使用,均有寓意谷物充沛之意。单就器物本身来看,瓶体肩部堆塑的管状与罐状之分,管体与瓶肩连接处通与不通之辩,堆塑装饰和瓶身纹饰的主题与繁简之别,以及烧制窑口与工艺之异,都可见两时期多管瓶存在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同。
至于西晋后魂瓶消失的原因,可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思考。一类器物的退出绝不是突然的,也不是简单一句“易厚葬之风”所能说清楚的。南北文化交流与北朝青瓷的影响,北方乔姓氏族南迁后与当地吴姓氏族的融合与纷争造成越窑自身发展的低谷期,其他器物的出现继而对魂瓶功能的替代等这些还等待更多证据的补充完善。因此,多种原因影响下导致西晋后期的魂瓶发展出现断裂,前后两个阶段的多管瓶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脉络。
参考文献:
[1]仝涛.长江下游地区汉晋五联罐和魂瓶的考古学综合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