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农村地区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分析
2011-02-03胡凤贤任育红邹继华金瑛
胡凤贤 任育红 邹继华 金瑛
建平县农村地区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分析
胡凤贤 任育红 邹继华 金瑛
目的了解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为“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推广、提高避孕套在农村育龄妇女中的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获得抽查对象。调查辽宁省建平县21个乡镇142个村18~45岁育龄妇女,发放2000份,收回1991份,回收率99.55%。在2009年4~6月期间的避孕套使用情况,分析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结果不知道避孕套避孕方法的占5.6%,不知道避孕套可预防性病的占5.8%,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可预防性病的占5.8%,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低,为8.9%。结论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中避孕套使用率非常低,相关知识差,应在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查时重视避孕套的大力宣传教育,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
避孕套;农村育龄妇女;使用率
避孕套是现有避孕方法中既能有效避孕,又有防病作用的一种避孕方法,已被证实可在性病的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计划生育人员在保证国家免费发放避孕套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正确的咨询服务,科学的对使用者传授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了解建平县农村育龄妇女避孕套知识掌握及使用情况,开展“十一五”适宜技术在本县农村开展,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建平县21个乡镇142个村中18~45岁的农村孕龄妇女1991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用统一问卷,统一培训,现场入户询问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乡村计划生育技术人员为调查员,上门发放由辽宁省计划生育课题组自行设计制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知道避孕套避孕方法,能否正确使用,是否知道其防病治病的特性。
1.3 统计分析方法 用Epidata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资料录入采用双录入法。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婚姻状况的避孕套知晓及相关知识的关系 调查中,不知道避孕套这种避孕方法的育龄妇女共111名(5.6%),知道的育龄妇女共1880名(94.4%),164名未婚者知道避孕套这种避孕方法,知哓率为60.4%,1827名已婚者知晓率为97.5%。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病知识对妇女使用避孕套的影响,调查育龄妇女中,知道避孕套可防性病传播的1677名(84.2%),不知道的314名(15.8%),不知道者中未婚108名(65.9%),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婚姻状况避孕套及知识率(例,%)
2.2 是否使用过避孕套 本县使用避孕套的育龄妇女中,未用过避孕套者1050名占(52.7%),过去用现在不用避孕套者707名(35.5%),曾经中断使用过避孕套者56名(2.8%)一直使用避孕套者178名(8.9%),避孕套使用率较低,见表2。
表2 是否使用过避孕套(例,%)
3 讨论
避孕套既可有效避孕,又可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对避孕套的认识程度不同,避孕套在我国的使用情况较差,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调查,农村育龄妇女曾经使用避孕套的比例为17.7%[1]。2004年我国统计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构成中,避孕套只占5.7%[2]。近年来,我国在避孕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推广,提高避孕套在农村育龄妇女中的使用提供基础资料,避孕套具有避孕和防病的双重功效,合理并正确使用避孕套是目前预防HIV/AIDS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唯一的有效策略。
本次调查显示,避孕套的使用率非常低,其有因,一是采用长效避孕方法进行避孕的妇女,使用避孕套的可能性很小,认为没有必要再使用避孕套,避孕知识匮乏和避孕方式是影响农村地区避孕套使用的主要因素。二是认为农村性病发病率低。通过开展“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使避孕套的知晓率提高,使用率明显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套的知晓率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未婚人群对避孕套的知晓率低,自我保护意识弱,避孕意识淡薄,避孕知识欠缺,由于各乡镇的药具发放主要针对已婚的育龄妇女,而多数未婚人群不好意思主动寻求帮助,未婚人群很难获得需要的服务。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宣传和实施,人们对避孕,生殖健康需求不断增大,向广大育龄群众及时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的避孕工具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做好避孕套的宣传、供应、发放和服务工作,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利用计生网络免费提供避孕套,加强计划生育网络建设是“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重要举措。
[1]楼超华,彭猛业,方利文,等.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生殖与避孕,2004,24(3):157-162.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手册.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55.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107A13)
122400辽宁省建平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胡凤贤任育红 邹继华);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金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