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RP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2011-01-31◆李力梅松袁鑫
◆李 力 梅 松 袁 鑫
医疗服务价格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向服务对象收取的服务费用。我国医疗服务费用主要由个人支付,采用了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的方式。医疗服务项目及内容成为医疗服务定价及管理的基础[1]。而有些医院的信息系统在应用上出现了数据不规范、不一致,信息沟通不畅,甚至医嘱与收费项目混淆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确保物价科、财务科与临床科室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还要实现规范的医疗收费行为,就必须做好信息资源规划。
1 资源规划及其技术方法
1.1 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是指对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IRP采用工程化方法进行全域信息资源规划,以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包括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IRP基于信息工程3个基本原理和前提:(1)企业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不是以处理为中心;(2)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3)最终用户必须参加开发工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要协同参与。
IRP着眼于企业业务和数据2大核心,实现全局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1)建立业务模型;(2)建立数据模型;(3)建立功能模型;(4)通过建立功能与数据关联的体系结构模型,指导物理实体库表的建设和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顺序。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应用层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企业对信息资源缺乏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认识,缺乏统一数据标准。而企业可通过实施IRP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1.2 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方法
由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协同参与的IRP分为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2个阶段。数据需求分析是IRP的基础工作,为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做准备。系统建模是IRP的核心工作,是需求分析的继续和“定型”。系统模型可分功能模型、数据模型、体系结构模型。其中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实际上是用户需求的综合反映和规范化表达,也是实现标准化的载体。
2 医疗服务价格体系IRP过程
2.1 IRP 需求分析
2.1.1 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管理业务流程分析,划分职能域(不是机构部门的直接使用,而是以系统主要业务来划分),具体划分上由少到多,逐步细化,直到稳定。按照“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对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形成系统业务模型,如图1示例。2.1.2 数据需求分析 在业务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每个职能域进行数据需求分析,包括:(1)对各个职能域画出数据流图(DFD),以及输入、存储、输出数据流的量化分析。(2)建立全域信息资源基础标准,这个要从需求分析开始就要贯彻始终。包括命名和元素标识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分类编码标准等。在命名上使用中文,在标识上采用英文(可以缩写)。信息分类编码按国际标准、国家(军队)标准、行业标准、自定义标准的顺序分类。用户视图分类编码上采用分层多位编码,既有意义也能方便识别和应用。如以最小不可分割的信息单元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数据,就得到服务价表的分类、编码、项目名称、规格、计价单位、价格6个最基本的数据元素。如图2是医疗服务价表的编码数据元素的编码标准示例[2]。(3)分析和确定各职能域用户视图(User View),即一些数据的集合(信息交互,界面显示,打印表格样式等)。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规范化处理,按照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对需要存储的用户视图结构做标准化处理。
2.2 系统建模[3-4]
2.2.1 功能与数据建模 功能建模是在业务模型的基础上对能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处理和人——机交互进行的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采用“子系统—功能模块—程序模块”3个层次结构进行描述。功能模型中定义的子系统是“逻辑子系统”(面向规划设计人员),而不是物理子系统(面向终端用户)。功能建模是在需求分析后,将业务模型做对应转换而建立的。由此可解决系统的“信息组织”问题,从而产生主题数据库/基本表。如可以得到本系统的“医疗服务价表管理子系统”、“医疗收费子系统”、“医嘱子系统”等功能模型(涉及医疗服务价格规范管理中的功能)。就是以业务模型的“03—0301—030101”,在逻辑上简单对应就得到医疗服务价表管理子系统中的“价表管理子系统—价表维护—新增价表”功能结构。
图1 业务模型示例
图2 数据元素编码标准示例-医疗服务价格数据的编码元素
数据建模包括:(1)全域数据模型,即企业的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企业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对象描述的特点。(2)子系统对应的数据模型是按照该系统信息处理所涉及的基本表建立。在本系统数据建模工作方面,首先确定医疗物价管理主题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属性的分析,确定数据元素,规范数据结构得到基本表。它是由数据元素组成达到3-NF的数据结构,是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如医嘱(诊疗)项目表,医疗服务价格表等主题数据库,图3是数据模型示例。
2.2.2 系统体系建模 将系统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结合起来,完成系统功能与数据模型的关联关系C-U矩阵(C代表对数据的创建或修改;U代表对数据的读取,但不做修改),不仅可以划分出各子系统的边界,而且对程序模块的开发顺序和解决数据共享有着重要作用。全域C-U矩阵是整个规划范围内所有子系统和主题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子系统C-U矩阵是子系统内所有功能/程序模块与基本表之间的关系,每个基本表在矩阵中一般只有一个C与之对应。基本表的信息共享,主要体现在该表被程序模块所使用的次数,也就是对应的U的数目越多,它的信息共享性就越好。对医疗服务价表管理子系统来说,新增价表模块就是创建并使用医疗服务价格信息表。表1为医疗服务价表管理子系统C-U矩阵。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确定数据库表创建维护责任,进行数据分布分析和制定系统开发计划的科学依据。
图3 医疗物价主题数据模型示例
3 应用系统改造与实施[5]
对医院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后,将得到一系列的文档(如工作成果报告)。这些成果报告对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包括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软件工程,起到指导、控制、协调作用。(1)IRP数据流量分析报告。得到医院的各种职能域、各种数据存储量规模和流量,为计算机网络的规划提供依据;(2)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报告,为数据库设计、数据分布设计提供依据;(3)信息化构架与技术模型报告,为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依据等。
完成IRP建模后,可开始进行软件改造的需求分析、业务规则(组件)设计、代码改造(HIS中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子系统中的基础模块,如医嘱对照价表;(2)公共子系统的基础组件,如诊疗收费录入与控制模块;(3)临床医嘱处理子系统中护士工作站模块的计费及退费功能;(4)医疗收费子系统的门诊收费、住院收费模块、计价录入模块的功能改造等。最后测试改造后的软件系统,切换系统并投入使用。改造后的系统保证了临床医疗线、费用管理线上业务控制的严谨性和拓展灵活性。
表1 医疗服务价表管理子系统C-U矩阵
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的IRP医院信息化改造是医院信息资源规划的有益尝试。其先实施信息资源规划,后组织数据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是一种较科学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医院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将有利于解决信息化带来的数据危机问题,为医院数据管理和资源管理打下基础,并为支持领导决策、建设医院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奠定基础,将有利于实现医院信息集成化的应用。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S].2001.
[2] 武汉市物价局,武汉市卫生局.湖北省武汉市医疗服务价格手册[S].2006.
[3] 罗毅辉.基于IRP的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5(12):57 -60.
[4] 葛涛,邹乾友.基于IRP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分析[J].情报杂志,2006(11):94 -96.
[5] 李力,李金,袁鑫,等.基于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08,3(6):3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