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行为与栖息地选型的珍稀野生动物影响及保护研究

2011-01-29吴杨王跃琴魏建方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1年5期
关键词:琵鹭栖息地野生动物

吴杨,王跃琴,魏建方

(1.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4; 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

道路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作为缓解生态环境与工程建设矛盾的有效手段,是现阶段野生动物保护热点问题之一[1]。目前道路工程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缓解措施方面,如青藏铁路、云南昆曼公路等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等[2-3]。而基于野生动物生态行为的道路工程影响水平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每种野生动物生态行为不同,其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偏向性[4]。以往的研究都集中于新建铁路,研究结果实效性检验不足。同时针对栖息地变更的保护措施研究也仅在机场建设领域[5],而对铁路工程则未见报道。鉴于此,本文以宝中二线工程建设为契机,于黄河湿地既有铁路桥两侧范围内开展基于生态行为与栖息地选型的珍稀野生动物影响及保护研究,旨在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完善该领域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通过资料收集、样带调查、会议座谈,了解宝中线黄河特大桥附近湿地范围珍稀野生动物。

(2)采用原点位观测法,用8×30倍望远镜进行种类观察并计数。其中鸟类的数量等级标准以只/km2计算,观察范围为既有宝中铁路桥两侧2 km范围,黄河河岸两侧1 km范围,观测范围为8.2 km2。观测时间为2011年3月15日至3月25日,观测次数为9次。

(3)利用GIS叠图法结合原点位观测法分析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偏好性特征。通过观察了解湿地范围内不同种鸟类数量、活动区域。

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宝中铁路黄河特大桥桥址,桥位处黄河湿地宽810 m,主河道宽约590 m,两侧分布有一定数量浅滩,生长有以芦苇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既有宝中线黄河特大桥桥长900 m,新建宝中二线工程沿既有宝中线黄河特大桥紧邻敷设,桥长850 m。

研究区主要零星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灰鹤,以及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苍鹭、绿头鸭、赤鼻麻鸭。

3 研究结果

3.1 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统计

白琵鹭、灰鹤、绿头鸭、赤鼻麻鸭营混群生活,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河岸湿地范围内,湿地保护性鸟类统计详见表1。

3.2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范围

白琵鹭等珍稀野生动物在研究区内栖息地分主选区、副选区。白琵鹭等珍稀野生动物主要活动于河岸滩地、河心浅滩范围内,且主要集中在浅滩边缘两侧20 m范围内(栖息地主选区),而于浅滩内部及靠近宝中线黄河特大桥桥位端为副选区,少见白琵鹭、灰鹤等在该区活动(图1),且四种保护性鸟类均在日间发现,夜间无个体出现于研究区范围内。

表1 黄河大桥湿地保护性鸟类种群数量统计

野生动物远离既有宝中线黄河特大桥分布。观察结果显示,白琵鹭、灰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对以河岸滩地、河心滩地边界两侧20 m范围(栖息地主选区)的选择偏好较高,占总观测次数的75%,而对于其他区则选择偏好较小,占总观测次数的42%。观测野生动物对既有铁路黄河特大桥的趋避距离显示,最小耐受距离为100 m,其中多以绿头鸭、赤鼻麻鸭为主,白琵鹭、灰鹤的最小耐受距离为120 m(详见表2)。

图1 研究区范围内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偏好分布

表2 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及距桥位距离观测统计分析

4 讨论

4.1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

(1)白琵鹭

白琵鹭属中型涉禽。白琵鹭觅食地水深为5~20 cm,觅食地为淤泥底质;休息地为浅水、泥地、水中高地、水边草地。在浅水休息时,水深5~10 cm;夜宿地生境与休息地相同,越冬期无固定夜宿地[6]。

(2)灰鹤

灰鹤是大型涉禽。灰鹤栖息于沼泽草甸,食植性为主,辅以部分螺和鱼、虾。研究表明,灰鹤多选择在深水沼泽区的草台子或明水区岛状草丛中,周围植被高20~40 cm[7-8]。

(3)绿头鸭

绿头鸭属中型游禽。栖息于淡水湖畔,喜集群生活,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9]。

(4)赤鼻麻鸭

赤鼻麻鸭属中型游禽。栖息于开阔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昆虫、植物叶片、种子等为食。在4月末至9月末到达黄河湿地繁殖。

4.2 野生动物对既有工程的扰动响应

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分布于滩地边缘两侧20 m范围内,且随距离增加选择偏好逐渐减小。黄河特大桥桥位两侧分布有大小不同的河心滩、岸边滩,经观察珍稀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河心滩、岸边滩边缘两侧20 m范围内,且主要集中分布于靠近河水一侧。在远离滩地边缘20 m范围外随着距离的增加,野生动物对其选择偏好逐渐降低。

野生动物偶见日间觅食行为,而于夜间时段内研究区未见野生动物夜宿行为发生。野生动物于滩地边缘两侧20 m周围水深度 <1 m且水文参数变化不明显范围内,且随岸边采石场采石行为,使岸边富养物质进入滩地周围,由此更加剧滩地周围微生物、植物较其他区域丰富,进而吸引白琵鹭等珍稀野生动物前来觅食。观察时段内未发现野生动物夜宿行为发生,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区域靠近既有铁路、公路、采石场等区域,灯光、噪声对其夜宿行为影响较大。关于这点与既有铁路噪声对野生动物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相似之处[1]。

既有工程边界100~120 m范围内野生动物作为栖息地选择偏好性较差。铁路工程的野生动物噪声扰动研究结果显示工程噪声等会导致野生动物远离噪声源[10]。经观察,白琵鹭、灰鹤等野生动物同样对工程噪声等具有趋避行为,其活动区多避开工程边界,而多于边界100~120 m范围外活动。

既有铁路工程对研究区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宝中线建设运营始于1995年,白琵鹭等珍稀野生动物对铁路运营已适应,列车运行噪声、灯光等干扰因素影响水平随偏离桥位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距离达到100~120 m时达到白琵鹭生态耐受性范围。

白琵鹭、灰鹤对铁路桥的趋避距离较赤鼻麻鸭、绿头鸭大。研究结果表明,白琵鹭、灰鹤的个体数量低于赤鼻麻鸭、绿头鸭,同时白琵鹭、灰鹤对铁路桥的趋避距离大于 120 m,且多集中于200 m以外区域,而绿头鸭、赤鼻麻鸭的趋避距离则集中在100~180 m之间。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受种群密度压力的影响,赤鼻麻鸭、绿头鸭不得不扩大觅食范围,同时白琵鹭、灰鹤也因其种群数量少,在生态位上不占有绝对优势,故其对环境反应较为敏感。

新增复线工程会对既有涉禽野生动物觅食地压缩。由研究结果可知,既有觅食地均匀的分布在既有铁路黄河特大桥桥位两侧(大于100~120 m),新建铁路桥工程对觅食地产生偏离桥址一侧的位移,位移宽度于新建梁桥宽、两桥间距等同。

4.3 保护措施研究

研究区四种珍稀野生动物将宝中线黄河特大桥附近区域作为觅食点,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通过改变黄河特大桥桥位附近河心滩、岸边滩的植被生态结构来降低或消除区域对涉禽类野生动物的吸引。

首先,改变以芦苇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特征,用以当地乡土物种如白皮旱柳等于滩地内移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该部分内容应征得水管理、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通过改变涉禽野生动物喜好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式来降低影响区对野生动物的吸引水平。

其次,杜绝铁路桥桥址附近黄河河岸采砂及其相关工程,同时该项工程也不满足相关的河道、河岸保护法律要求。

第三,远离铁路桥两侧1~2 km范围内适当人为营造涉禽类野生动物觅食点。

5 启示

铁路工程对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响因铁路工程特点、野生动物种类、生态习性、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等限制因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特点。因此,需根据每一个具体工程的工程特点、自然环境特征,受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行为等诸多因素加以论证分析。

混群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过程中,可从生态行为对比分析中判定选择最敏感生态物种进行评价分析,而非逐一进行判定。如本文中以白琵鹭、灰鹤、赤鼻麻鸭、绿头鸭四种混群涉禽野生动物,在环境影响分析中不必对每一个物种的影响水平进行分析,而应根据四个物种的保护级别,生态行为等要素来进行分析判断,因在实际影响过程中,当一种物种或某一单一个体的影响耐受性达到限制时,就会发生个体带动整个群体行为。

6 结论

铁路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其保护措施的设定紧密关联于影响方式与影响水平。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也应是具有针对性的,繁冗而全面的分析虽能有效论证工程建设、运营对每一种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但在实际的影响过程中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涉禽类珍稀野生动物对铁路运营已达适应程度,新建工程的建设运营会对觅食地有一定程度的压缩,但通过觅食地异地重建等措施的实施不仅可降低铁路工程的影响水平,同时也会消除因野生动物游荡而发生的列车碰撞致死事故的发生。

[1] 吴杨.铁路噪声对野生动物影响机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初探[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1,1(1):29-33.

[2] 答治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野生动物保护[J].铁道知识,2006(1):6-7.

[3] 殷宝法,淮虎银,张镱锂,等.青藏铁路、公路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12):3917-3923.

[4] Allison M F,Robert D R.A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rridors with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southwestern Ontario[J].Landscapes and Urban Planning,1997(37):163-167.

[5] 郝锡联,易国栋.机场驱鸟方法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5-52.

[6] 吴长申.白琵鹭生态习性的观察[J].野生动物,1983(5): 5-7.

[7] 刘小葛,刘婧.拉市海灰鹤越冬后期的日生活行为时间分配及食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9,38(3):76-80.

[8] 苏化龙,林英华,李迪强,等.中国鹤类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0,8(2):180-191.

[9] 杨旭煜,王顺洋.诺尔盖沼泽夏季涉禽游禽观察[J].动物学杂志,1994,29(3):36-41.

[10] 辜小安.铁路噪声对鸟类栖息繁殖影响初探[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9,26(2):82-84.

猜你喜欢

琵鹭栖息地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2019第三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入选作品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琵鹭:鸟类世界里的“漫画”者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博物志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