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聋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调查

2011-01-12骆云珍钱林荣周详蒋志毅李海同杨雪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分值

骆云珍 钱林荣 周详 蒋志毅 李海同 杨雪明

生活质量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良好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详细了解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诊疗措施,应是将来临床诊疗活动的趋势[1]。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数小时至3 d内出现听力急剧下降,可伴耳鸣、眩晕等。该病预后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但目前有关该病对患者具体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至今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本市3所市级医院内突发性聋患者进行调查,详细了解该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嘉兴市3所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聋的患者共229例,其中男性132例,年龄16~81岁,平均47.31岁,病程5 h~35 d,平均4.85 d;女性97例,年龄12~84岁,平均51.99岁,病程2 h~30 d,平均4.97 d。健康对照组62例,男性31例,年龄19~78岁;女性31例,年龄16~77岁。各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①突然发生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②病因不明; ③可伴耳鸣或伴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④除第Ⅷ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受损症状[2]。

1.2 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眩晕、耳鸣症状,将所有突发性聋患者分为单纯耳聋组、耳聋合并耳鸣组和耳聋合并耳鸣、眩晕组3个组别,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SCL-90含90个单项,包括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分为五级评分(1~5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该量表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在填表前,由课题组专业工作人员将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患者解释清楚,然后让患者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一次评定时间为15~20 min。表格填写完毕后计算总分值及各因子分值,然后分组比较。

1.3 评定指标 总分:90个单项分之和;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包括9个因子,即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算总分值以及各因子分值,然后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以及组间独立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组之间不仅在总分值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各个因子分值上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总分值经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疾病的发生、合并症的增加呈现生活质量递减的趋势(表2)。

表1 各组SCL-90总分值及各因子值比较

表2 组间SCL-90总分值两两比较

注:(1)为健康对照组;(2)为单纯耳聋组;(3)为耳聋耳鸣组;(4)为耳聋耳鸣眩晕组

3 讨论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几种反映,包括疾病观和健康观等。自从Engel[3]于1977年在Science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迅速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认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人的生物机体、心理活动和社会环境因素是彼此能动、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生活质量是顺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良好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4]。为了更好地调查不同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许多普遍性或专科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表相继问世,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SF-36[5-7]等。

许多学者[8-9]调查了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耳鼻咽喉科也有不少疾病的生活质量调查,但是很少有关于突发性聋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报道,国内我们未能检索到类似的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更加深入了解突发性聋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个生活质量调查表,是比较成熟并得到大量专业人士认可的调查表,可靠性较强[5]。此表内容涵盖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可以较全面地评定一个特定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适合实现本研究目的的一个合适量表。

从结果中发现,突发性聋各个因子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总分值上,健康对照组、单纯耳聋者、耳聋合并耳鸣者,以及耳聋合并耳鸣、眩晕者之间呈现递增趋势。由此可见,突发性聋不仅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疾病的发生、合并症的增加,生活质量出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躯体性、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5个因子差异性更大(H>100),且均随着疾病的发生、合并症的增加呈现因子值递增趋势,说明这几个因子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更加密切。Carlsson等[10]报道,耳鸣和眩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一致。此外,Mösges等[7]研究发现,突发性聋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比逐渐降低听力的患者更加显著,这可能与患者听力突然丧失,没有心理准备及逐渐适应的过程有关。

本研究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突发性聋患者在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内容方面作出了客观的比较,给临床工作者提供了疾病评估的参考,有助于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进行相应的诊疗措施。由于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数据并非全部呈现预想中的正态分布,只能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以及组间独立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从而丢失部分信息。如果能够收集更多资料,能够采用如t检验等丢失信息更少的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将会更加理想。

[1]骆云珍,钱林荣,李海同,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喉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2):144-145.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3]Engel GL.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J].Science,1977,196(4286):129-136.

[4]Study protocol fo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oject to develop a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instrument(WHOQOL)[J].Qual Life Res,1993,2(2):153-159.

[5]刘肇瑞,黄悦勤,党卫民.SARS流行期间北京三所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7): 594-597.

[6]万崇华.生存质量研究概况[M]//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17.

[7]Mösges R,Köberlein J,Erdtracht B,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herapies using the Medical Outcome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J].Otol Neurotol,2008,29(6):769-775.

[8]刘丹,张小艳,郭其云,等.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7):232-233.

[9]丁国强,刘颖,李厚勇,等.不同螨致敏原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1):18-20.

[10]Carlsson PI,Hall M,Lind KJ,et al.Quality of life,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and audi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fte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Int J Audiol,2011,50(2):139-144.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