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研究

2011-01-10肖斌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训练量马拉松有氧

肖斌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广东 肇庆 526110)

我国体能类耐力运动项目整体水平的落后是竞技体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中长跑、马拉松、公路自行车,而且也表现在非周期性项目上.“耐力”已成为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能力素质,耐力水平的低下已成为阻碍我国体能类项目运动水平提高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女子马拉松在训练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要进一步提升训练水平和层次,积极进行女子马拉松训练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势在必行,其中运动训练负荷安排是其核心所在.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外学者、专家在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女子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张淑晶、魏亚楠.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体育核心期刊查阅我国女子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张淑晶和魏亚楠耐力性项目训练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2)比较法.对中国传统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外国学者的“耐力项目训练负荷强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教练员对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分析

2.1.1 中国传统《运动训练学》理论关于有氧训练负荷量分析

通过查阅中国传统的《运动训练学》论著,我们发现在“运动负荷”内涵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如把运动负荷系统仅概括为运动量和运动强度2个因素,既不全面,也不严谨[1].其存在问题如下:1)对运动时机体有氧与无氧代谢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将有氧与无氧代谢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简单地将马拉松运动员后程降速率高的原因归结为无氧代谢能力的薄弱,片面地认为中国与世界马拉松运动员耐力的差距主要在于无氧代谢能力的低下;2)认为一些以混合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应突出“速度”的训练,而没有将“有氧耐力”素质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忽视了速度的保持能力.“速度”与“耐力”的脱节造成了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前程普遍优于后程,这个问题是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焦芳钱[2]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年度训练量主要集中在7 000~9 000 km之间,大负荷周量主要集中在160~250 km之间;大负荷日量主要集中在30~45 km.调查显示,我国与世界女子马拉松训练量差距较大,特别是有氧训练量差距达15%左右.如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极点”较多地出现在30~35 km处,这是由于我国女子马拉松有氧训练的量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而引起的.为进一步证明这一点,我们以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张淑晶、魏亚楠的年度训练量为依据(见表1,表2).统计结果证明,我国2位高水平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年度训练量大约在6 500~7 000 km,低于世界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年度训练量9 000 km~10 000 km.为了进一步验证年度统计的有效性,我们根据国家女子马拉松备战200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总结报告所公布的数据,对2位运动员的年训练量进行了进一步的推算(见表1、表2).备战时间共计78天,平原和高原总的训练量分别是,魏亚楠为1 823 km,张淑晶为1 633 km.日平均训练量为:魏亚楠每天23.37 km;张淑晶每天20.93 km.按照每年比赛2次计算,每次比赛后一般有2周的调整期,即有1个月左右的休整期,再加上节假日等的休息,一年的有效训练时间大约有310 d左右.那么魏亚楠年训练量应当是7 245 km;张淑晶的年训练量是6 490 km.从一次较大比赛的备战过程的训练量来粗略地推知年度训练量,也可以看出2位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年度训练量大约在7 000 km左右,从世锦赛总结报告和我们的统计数据可以可出,张淑晶和魏亚楠有效的周期训练量大约是160 km左右;日训练量大约是23 km左右.从以上统计数据可见,2位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无论是年训练量或周、日训练量,都相对较低.相对较低的年、周、日训练量,是影响成绩提高和比赛后半程中速度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1 张淑晶2008年度训练量情况统计 km

表2 魏亚楠2007年度训练量情况统计 km

2.1.2 中国传统《运动训练学》理论关于无氧训练负荷分析

调查发现,我国体能类“耐力”项目普遍偏重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教练员试图通过高强度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机体对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即所谓的“抗乳酸的能力”.忽视有氧训练的直接后果是对运动员耐力基础的影响,机体运动时氧的储备、运输和利用系统均会由于有氧训练量的不足而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当有氧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时,影响的就不仅是有氧能力本身,同时,也制约了马拉松运动员无氧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表3中可见,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10 km范围其400 m速度控制的范围均值为86 s;1 000 m速度控制的范围均值为216 s,如果这些指标与王军霞参加1993年第7届全运会获得女子马拉松冠军成绩2∶24.00 s的成绩相比,其中400 m和1 000 m 2项指标都是比较低的.调查显示,我国有63%的现役马拉松运动员认为比赛在30~35 km段落最吃力;30%的认为在35Km至终点段落最吃力.感觉最吃力的段落,通常是运动员“极点”出现的段落.我们认为这不是训练强度问题,而是有氧训练量不足的原因,我们不能盲目地把此类问题归结为训练强度.

表3 强度训练中不同跑距和跑速的时间控制 s

2.2 外国教练员对耐力性项目训练负荷强度安排特征分析

外国教练员大都依据通气拐点对负荷强度进行区域划分三级负荷强度区域,即Ⅰ级负荷强度区域、Ⅱ级负荷强度区域、Ⅲ级负荷强度区域.Ⅰ级负荷强度区域:负荷强度低于通气阈或乳酸阈第一拐点(一般血乳酸<2mmol/L);Ⅱ级负荷强度区域:负荷强度介于通气阈或乳酸阈第一拐点与第二拐点之间(一般血乳酸介于2~4mmol/L);Ⅲ级负荷强度区域:负荷强度高于通气阈或乳酸阈第二拐点(一般血乳酸>4mmol/L)[3].依据以上负荷强度划分标准,我们对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等不同类型世界优秀耐力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负荷强度安排情况做了统计划分(见表4)[4].从表4可见,世界优秀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将75%以上的负荷量投入到Ⅰ级负荷强度区域;同时,将大约10%~20%的负荷量投入到Ⅲ级负荷强度区域.只有很少的负荷量被投入到传统的Ⅱ级负荷强度区域和乳酸阈区域.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外国教练员训练安排呈现明显的“两极化”模式,与我国传统的赛前训练安排100%强度的“乳酸阈”模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我国学者包大鹏[5]发现,中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大强度训练时红细胞出现聚集性增加,压积增高变形能力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导致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障碍等因素,进而影响马拉松运动员能量的供应,降低有氧运动能力.对于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来说,大强度训练会加重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负荷,延长恢复时间,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造成过度训练和损伤.因此,从表4中Ⅰ、Ⅱ、Ⅲ栏所安排的百分比数值可见,外国教练员对优秀耐力运动员采用大量低强度训练实质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大强度训练而导致的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能力的紊乱.医学专家研究表明,运动员经过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训练、竞赛,运动员的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同时伴随着有激素疲劳综合征.尽管两极化模式中Ⅰ级负荷强度的训练由于耗时长、见效慢而饱受争议,但是它对马拉松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提高却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首先,这种强度负荷对马拉松运动员机体内稳态平衡造成的干扰小,训练后,马拉松运动员可以快速得到恢复.国外专家Seiler S[6]等人发现,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经过60或120 minⅠ级负荷强度的训练后,自主神经系统/心率变异性恢复时间为5~10 min;而经过30/60 minⅡ级负荷强度或60 minⅢ级负荷强度训练后,自主神经系统/心率变异性恢复时间则延长30 min.对于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而言,120 min以下Ⅰ级负荷强度的训练对其自主神经系统稳定性只造成轻微的紊乱.所以,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通过大量Ⅰ级负荷强度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有氧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更高强度负荷训练提供一个稳定提高的平台,使马拉松运动员机体可以更快、更好地从高强度负荷以及频繁的训练中得到快速恢复,这就是两极化训练模式的优势,也是非常值得中国马拉松运动员借鉴的地方.

表4 中长跑、自行车世界优秀耐力运动员负荷强度安排情况 %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有氧训练方面.我国在耐力性项目训练中没有把有氧与无氧训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深入研究.在训练中忽视有氧训练,简单地将马拉松运动员后程降速率高的原因归结为无氧代谢能力的薄弱,片面地认为中国与世界马拉松运动员耐力的差距主要在于无氧代谢能力的低下.

2)在无氧训练方面,我国现役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在10 km范围所设置的400 m、1 000 m指标与王军霞相比是较低的.我们认为这不是强度训练少的问题,而是因为当有氧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发展时,影响的就不仅是有氧能力本身,同时,也制约了马拉松运动员无氧能力水平的提高.

3)中外耐力项目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证明: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当安排90%左右的负荷强度,即两级化训练模式.

3.2 建议

1)我国女子马拉松优秀运动员在35 km至终点段最吃力,不是训练强度问题,而是有氧耐力训练不足,因此,建议马拉松教练加大优秀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以解决这个问题.

2)我国马拉松教练员应学习并借鉴外国教练员先进的训练理论,即在优秀马拉松的训练过程中应在年度周期训练中安排78%的I级有氧负荷量,才能解决我国马拉松运动员存在速度耐力不足的问题.

3)我国马拉松教练员不能片面理解训练强度问题,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是建立在有氧耐力训练基础上的,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只有长期坚持大量的有氧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强度训练质量.

[1] 荣敦国,赵岱昌,陈勇,等.析PIN结合论的运动负荷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0):62-65.

[2] 焦芳钱,刘大庆.对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年度训练负荷安排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14-117.

[3] ZAPICO A G,CALDERON F J,BENITO P J,et al.Evolution of physiogical and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with traing load in elite male road cyclists: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2007,47(3):191-196.

[4] LUCIA A,HOYOS J,SANTALLA A,et al.Tour de France versus Vuelta a Espana:which is harder?[J].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003,35(6):872-878.

[5] 包大鹏,胡杨,田野.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36-338.

[6] Seiler S,Haugen O,Kuffel E.Autonomic recovery after exercise intrained athletes;lntensity and duration effects[J].Med Sports Exerc,2007,39(8):1 366-1 373.

猜你喜欢

训练量马拉松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