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HT乳非商业无菌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2011-01-08江晓王炜

中国乳品工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酸肉汤杀菌

江晓,王炜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 210003)

UHT乳非商业无菌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江晓,王炜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 210003)

分析了UHT奶非商业无菌的原因。依据GB/T4789.26-2003和ATD细菌生化鉴定义对UHT奶进行检测及细菌鉴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牌不同品种的6种UHT奶中,有5种为非商业无菌;分别检出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结论:UHT乳质量把关须从原料乳,生产工艺,生长环境控制。

UHT奶;商业无菌;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乳作为“营养全价”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其中UHT(超高温灭菌)奶已成为乳品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奶制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超高温(UHT)瞬时杀菌技术,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1]。它的主要优点是产品的质量较为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少,具有保质期较长,易于贮藏运输等优势,因而在我国及国际市场上液体奶的消费增长极快。但目前由于存在原料乳质量,加工及运输过程等方面过程中出现问题,严重影响UHT奶的保质期使产品变质。本文通过对同一品牌不同品种市售灭菌乳进行商业无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厂家委托检测同一品牌不同品种市售灭菌乳共6份,1号为花生核桃奶,2号为纯牛奶,3号为浓香高钙奶,4号为麦香奶,5号为清爽乳饮料,6号为可可牛奶。均为243 mL/袋,利乐包。

1.2 方法

依据GB/T4789.26-2003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对样品进行商业无菌[2]检测。将不同品种各3份灭菌乳分别放置在室温(36℃和55℃),10 d,并每天观察。

2 检验结果

2.1 一般检验

由于灭菌乳的pH值均大于4.6,属于弱酸性,按商业无菌低酸性罐头食品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将6份灭菌乳分别在室温,36℃和55℃放置10 d并每天观察,10 d后均未出现胀袋。

感官检测无明显变化,pH值下降0.2左右,涂片染色1号到5号可见游离的,或成对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2.2 接种培养

将保温无胀袋涂片染色可见芽孢杆菌UHT乳均接种溴甲酚紫葡萄糖肉汤及疱肉培养基各4管,分别置于36℃和55℃培养24~120 h,观察培养基产酸产气情况。结果除6号可可奶在溴甲酚紫肉汤及疱肉培养基中无产酸产气,其余均在一定程度上有产酸,但不产气,结果如表1所示。

2.3 细菌分离鉴定

对有产酸现象的培养基液溴甲酚紫肉汤涂片染色镜检,同时在营养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观察形态,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6 个品种灭菌乳培养镜检及鉴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1号、2号、3号和4号样品溴甲酚紫肉汤(36℃保温培养产酸不产气)中均有链状芽孢杆菌,有的芽孢位于菌体一端,5号样(36℃培养)为单个或短小芽孢杆菌,6号样培养液经涂片染色镜检无可疑菌落。取36℃培养生长细菌的溴甲酚紫肉汤转种营养平板分别在需氧,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后,在需氧条件下平板上可见白色,圆形,边缘不整齐的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的较大的芽孢杆菌两端钝圆较小的芽孢杆菌,厌氧条件下平板上未见菌落生长,经API50CHB进一步鉴定,1号、2号、3号和4号样品中芽孢菌为蕈状芽孢杆菌,5号样品中芽孢菌短小芽孢杆菌。

3 讨论

超高温杀菌(UHT)是一种瞬时的巴氏杀菌方法。经过温度、时间组合的热处理后,乳制品中将不再含有室温储存条件下可生长繁殖的微生物,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基于杀灭微生物和保存营养物质成份两方面考虑,在牛乳进行UHT杀菌时一般选用135℃~140℃,3~5S条件[3-5]。UHT杀菌不仅提高了牛乳保质期而且食用安全。市售的巴氏杀菌乳在4℃一般可保存7 d左右,而UHT乳在室温可保存3个月,在4℃条件下可保存4到6个月(包装不同保质期不同),便于远距离运输。

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Meyer)均属于芽孢杆菌属,为G+芽孢杆菌,好氧或兼性需氧,主要分布在土壤及环境中,在土壤中其孢子分布甚至比枯草芽孢杆菌更为常见[5],其孢子常见于许多热处理过程物体中,虽然其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使UHT奶短时间内未现明显胀袋,但由于牛奶作为细菌生长最好的天然培养基,细菌的不断繁殖使PH下降,造成凝乳,从而使产品发生变质,严重缩短了产品的货架期。

根据本次试验,同一批号不同品种的UHT奶在室温及保温过程中虽未胖袋,但从中也分离出嗜温性需氧及兼性厌氧芽孢杆菌,由于灭菌乳在保温后均无胖袋现象,排除了再污染的可能性,说明灭菌乳生产厂家在高温瞬间灭菌,无菌灌装,生产环境及原材料上可能存在缺陷,需尽快改进。本次检测结果也提醒我们对未发现胖袋的UHT奶商业无菌检测要至始至终,不能停留表面现象(无胖袋,镜检观察不明显),以免漏检。

综上所述,生产货架期长高质量UHT的乳,应努力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原料乳的质量是产品的关键,为了保证原料乳的质量,挤出的牛乳在牧场必须立即进行过滤,冷却等处理。由于UHT设备的杀菌能力有限,如果原料乳中细菌总数过高,会对UHT加工及产品质量带来后患,除强调原料乳中细菌总数外,还应特别重视以下几方面微生物,即芽孢,耐热性芽孢,嗜冷性细菌和引起乳房炎的细菌。适合UHT加工理想的原料奶的细菌总数应小于5×104mL-1,芽孢总数小于100 mL-1,耐热芽孢小于10 mL-1[4]。其次,生产过程中人员的操作也关系着乳制品的质量,制定严格操作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是提高乳制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生庆海,张爱霞.UHT乳存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2,30(5):143-144.

[2]GB/T4789.2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S].

[3]郭本恒.液态奶[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3.

[4]李春梅,迟玉杰.UHT乳质量异常问题的分析及控制[J].中国乳品工业,2005,33(5):53-56.

[5]ANTHONY J E,ASHOK D,NIVEDITA D,et al.Heat-Induced Changesin UHT Milks[J].Australian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Melbourne.2003,58

[6]布坎南R E,吉本斯N E.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8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出版年732-736.

Analysis Reasons for non-commercial sterilization of UHT milk and quality control

JIANG Xiao,WANG We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Nanjing,Nanjing 210003,China)

Analysis possible reasons for non-commercial sterilization of UHT milk.According to GB/T 4789.26-2003 examination of commercial sterilization of canned food and ATB Expression,six kinds of UHT milk are detected,in the meantime,two kinds of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Five kinds of UHT milk were non-commercial sterilization.Bacillus mycoides and Bacillus pumilus meyer were separated from five varieties of milk[conclusions]The high quality of UHT milk is connected with strict processing and high quality of raw milk.

UHT milk;commercial sterilization;Bacillus mycoides;Bacillus pumilus;quality control

TS252.7

A

1001-2230(2011)04-0063-02

2010-01-10

江晓(1968-),女,副主任技师,从事微生物检验和食源性致病菌研究。

猜你喜欢

产酸肉汤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鞋子里的老妇人
薄荷复方煎液对龋病及牙周病常见致病菌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
产酸沼渣再利用稻秸两级联合产酸工艺研究
变质的肉汤
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的体外研究
冷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儿肉汤
物理杀菌装置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