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雁盛撑杆跳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2011-01-06李晓锋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步长男子速度

李晓锋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杨雁盛撑杆跳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李晓锋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2010年6月重庆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上杨雁盛获得撑杆跳全国纪录。对杨雁盛破撑杆跳全国纪录一跳进行三维录像解析,对获得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再将这一成绩与其在2006年成绩进行纵向对照,并将这两次成绩与国际优秀运动员进行横向比较,探究其动作技术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撑杆跳动作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撑杆跳;助跑起跳技术;运动学分析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近年来世界男子撑杆跳运动技术不断完善,运动成绩迅速提高,但我国男子撑杆跳水平一直落后于世界,在亚洲的成绩排名也不理想。目前世界纪录由乌克兰名将布勃卡保持的6.14米,亚洲记录由哈萨克斯坦的叶古罗夫保持的5.90米。

本文对2010年6月重庆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上杨雁盛打破撑杆跳全国记录(5.72米)的一跳进行三维录像解析,揭示其动作特点及运动学规律,为教练员指导动作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男子优秀撑杆跳运动员杨雁盛,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情况

使用两台SONY300摄像机(50场/秒)对杨雁盛在重庆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撑杆跳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进行拍摄,1号机置于横杆正侧方,2号机置于横杆的侧后方,两机主光轴夹角成45度。使用星高钛3-D Signal TEC V1.0C录像解析软件对拍摄录像进行解析,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8赫兹。

2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动作,将撑杆跳助跑起跳划分两个阶段:

A助跑阶段:起跳前倒2步左脚着地瞬间到倒1步左脚着地瞬间;

B起跳阶段:倒1步左脚(起跳腿)着地瞬间到左脚(起跳腿)离地瞬间。

2.1 助跑阶段分析

2.1.1 最后两步助跑的分析

持竿助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最后1步脚触及地面瞬间产生较高的水平速度,获得适宜的动能,并使运动员在插穴起跳时处于较佳位置。研究表明,持竿助跑时最后两步步长差距10-15cm为宜,最后1步步长比倒数第2步步长短10-15cm是高水平运动员一种有意识的积极起跳行为。如果最后2步助跑步长的差值过大就会导致运动员重心突然降低,从而影响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水平速度的利用率;同时,也不利于运动员后继起跳动作的完成。[1]

表2 杨雁盛布勃卡最后两步助跑的步长变化对照

从表2数据中显示,杨雁盛在破全国纪录的(5.72m)一跳中,最后2步助跑步长分别为2.15m和1.90m,步长的差值是25cm,其两步步长身高比分别是1.14和1.01;世界纪录保持者布勃卡步长差值是12cm,两步步长身高比分别是1.13和1.06。这可以看出杨雁盛在最后2步步长上变化上相对较大,这也说明,杨雁盛最后2步助跑衔接也明显要弱于世界纪录保持者布勃卡,因此,杨雁盛应在最后2步助跑中加强2步间的衔接来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2006年杨雁盛的比赛数据显示出步长的差值是29cm,大于破全国纪录的(5.72m)一跳中25cm,表明通过4年的比赛和训练杨雁盛助跑衔接有了一定的进步。

2.1.2 最后两步助跑的水平速度分析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运动成绩随助跑水平速度的增大而提高。也就是说,助跑水平速度越大对创造优异成绩越有利。最后两步助跑的水平速度参数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获得的水平速度情况。[3]

表3列出杨雁盛与国外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变化对照情况。

表3 杨雁盛与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杨雁盛和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布勃卡、维涅隆助跑倒数第一步的水平速度均比倒数第二步的水平速度大,也可以认为他们在最后一步助跑都是采用了积极缩短步长、快速下压起跳腿的助跑技术来加大最后一步助跑的水平速度。这两步水平速度的差值,可以间接地反映出该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衔接的紧密程度以及降竿、举竿等动作对助跑速度的影响程度,差值变化越小,说明该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衔接较好。而杨雁盛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差值(0.21m/s)相比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布勃卡(0.13m/s)、维涅隆(0.13m/s)过大。

2.2 起跳阶段分析

2.2.1 水平速度损失率分析

从生物力学讲,撑竿跳高运动的实质是动能和势能的转变过程,即运动员助跑获得动能,经双手作用于撑竿,使撑竿产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并借助撑竿和撑竿的弹性势能使身体越过横杆。其中运动员如何以最节省的方式和更高效率使用这种动量,尽力发挥和保持最大跳跃速度,努力降低速度损失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4]

表4列出杨雁盛与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布勃卡起跳后水平速度损失率。

表4 杨雁盛与布勃卡起跳后水平速度损失率

从表4中显示,杨雁盛在破全国纪录的(5.72m)一跳中,起跳后水平速度损失率为18.68%,相比2006年郑州国际田径大奖赛数据(5.50m,水平速度损失率20.86%)降低2.18%。但是比起世界纪录保持者布勃卡的16.07%水平速度损失率,证明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的损失仍是影响杨雁盛继续提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2.2.2 起跳时间和腾起角分析

起跳时间:起跳时起跳腿着地瞬间到离地瞬间的时间。腾起角:由身体腾起离地瞬间的重心水平分速度与垂直分速度的比值大小所决定的,腾起角度а=arctg(Vy/Vx)。

在对田径运动跳跃项目的技术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始终把起跳时间作为评定起跳技术的重要指标。起跳时间能够反映完成起跳动作的快慢程度,在充分完成起跳动作的前提下,起跳时间越短,起跳效果越好。起跳时间短,说明运动员能够快速完成缓冲和蹬伸动作,有利于在起跳过程中保持较大的水平速度,减小因起跳制动带来的能量损失,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5]

腾起角的大小与人体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相关。从跳跃运动的技术理论上讲,起跳离地瞬间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相等,身体重心将以45°角腾起;若水平速度大于垂直速度,则腾起角将小于45°;若水平速度小于垂直速度,则腾起角将大于45°[6]。与跳远相比,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需进行举竿插穴动作,水平速度损失比跳远要大,也就是说,腾起角越大对插穴竖竿越不利,这是撑竿跳高腾起角比跳远腾起角小的主要原因。[7]如果运动员在离地腾起瞬间,腾起垂直分速度的值较大,也就是过于注重向上起跳而不是向前、向上起跳,就会造成腾起角过大[8]。其结果就会造成运动员对撑竿水平方向用力不够,使撑竿无法对运动员形成有利支撑,也不利于运动员完成后继的技术动作,甚至可能出现运动员落在海棉垫外,造成运动损伤。

表5列出杨雁盛与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布勃卡起跳时间和身体重心腾起角对照。

表5 杨雁盛与布勃卡起跳时间和身体重心腾起角对照

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杨雁盛在破全国纪录的(5.72m)一跳中,起跳时间为0.10s已经接近世界纪录保持着布勃卡的0.09s,相比2006年起跳时间缩短了0.05s。说明杨雁盛能够快速完成缓冲和蹬伸动作,有利于在起跳过程中保持较大的水平速度,减小因起跳制动带来的能量损失,有利于创造优异的成绩。

杨雁盛在破全国纪录的(5.72m)一跳中,身体重心腾起角为 17.14°,仍然大于布勃卡的 14.60°,但是比2006年腾起角小了2.87°。可能由于起跳方式欠佳。起跳时尽管主观上希望人体向前运动,但由于撑竿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人体向前运动的自由度(尤其在撑竿较硬时),结果迫使运动员不得不在竖直方向过多地进行运动[9],从而增大了腾起角。所以起跳时还需强调“跑进竿下,逼压撑竿”,然而没有高速的助跑是不可能较好地逼压撑竿。

3 结论与建议

(1)杨雁盛最后两步助跑的步长变化都呈现减小趋势,属于合理技术。但在最后2步步长上变化上相对较大,最后2步助跑的衔接也明显要弱于世界纪录保持者布勃卡,有待加强最后2步助跑的衔接能力;

(2)杨雁盛需提高持杆助跑速度;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差值相比世界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过大,应该进一步加强最后两步助跑的节奏。

(3)杨雁盛起跳阶段水平速度损失率需要进一步减小,需要加强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衔接,减少水平速度的过多损失。

(4)杨雁盛在起跳时间上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说明能够快速完成缓冲和蹬伸动作;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腾起角大于世界纪录保持者布勃卡,建议在提高助跑速度下更加注重向前上方起跳,起跳离地瞬间躯干角保持适度的前倾。

[1]魏巍,黄昕.中外男子撑杆跳优秀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的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3(1):79 -82.

[2]张智敏,刘冰,孙南.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杨雁盛最后三步助跑及起跳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11):62-65.

[3]魏巍,我国普通高校部分优秀男子撑杆跳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及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4]张华新,田坤.对布勃卡的撑杆跳技术特点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4(2):22 -24.

[5]于兴文,高健.我国男子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7(3):21-24

[6]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6-37.

[7]场宏祥,等.中外男子撑竿跳高的技术比较及提高途径[J].体育科研,1996,4(1):23 -26.

[8]陈庆杰,刘善言.中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2):75 -78.

[9]孙南.论撑竿跳高的自由起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83-984.

The Analysis on the Yang Yan-sheng Run-off of Pole Vault from Kinematic Perspective

Li Xiao-feng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

Yang Yan-sheng broke the national record of pole vault at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Grand Prix champion in June 2010.The author applie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analysis to the"Jump"to gain kinematic parameters,which was compared with his own record from 2006 and with other athletes,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to the techniques of pole vault.

pole vault,run - off techniques,kinematic analysis.

G823.2

A

1001-9154(2011)06-0055-04

G823.2

A

1001-9154(2011)06-0055-04

李晓峰(1965—),男,讲师,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2011-03-27

猜你喜欢

步长男子速度
行驶速度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速度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基于变步长梯形求积法的Volterra积分方程数值解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董事长发开脱声明,无助消除步长困境
年轻男子
图侃天下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