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2011-01-02陆红李小庆
陆红,李小庆
(1.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排球运动深受国人喜爱,作为其派生运动——“沙滩排球运动”,这几年在我国也有了可喜的发展。沙滩排球不仅拥有媲美室内排球的魅力,而且还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原体委主任现国家领导人申维辰在视察体育局时指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定要把奥运战略真正提到议事日程,奥运会是我们国家民族振兴上一个大的里程碑,我们山西一定要榜上有名,否则山西在民族振兴上失去了一次贡献和展示的机会 ”。
能够在奥运赛场上,为国家争得荣誉,作为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责无旁贷。调查发现,近10年来对山西女子沙滩排球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研究对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对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这对于成绩正在不断提高的国家女子沙滩排球队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及其对手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和电子阅览查阅有关“沙滩排球”“女子沙滩排球”的学术论文近100篇,相关硕、博学位论文10余篇。
1.2.2 访谈法通过面访和电话等方式与有关专家、领导、教练及队员进行交流。初步了解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队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研究发现的问题,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撰写提供宝贵意见。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保证问卷的回收,采用问卷当面发放单面回收的方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详见表1。发放运动员问卷山西8份,回收8份,回收率为100%;全国55份,回收49份,回收率为89%;剔除回答问题不符合要求的无效问卷1份,得到有效问卷48份,有效率为98%;发放教练员问卷山西2份,回收2份,回收率100%;全国教练员发放10份,回收问卷10份,得到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100%。依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为适当,60%以上为好,70%以上为非常好[1]。”因此,本文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符合课题研究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表1 问卷发放和组成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在反复观看了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比赛录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数据统计,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女子沙滩排球队现状
2.1.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对山西女子排球的8名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进行采访和测量,初步掌握了其基本信息。调查发现,山西女子排球队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年轻的队员占50%,老队员占25%,中坚队员占25%,而且老队员的训练年限长达8-10年,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中坚队员的训练年限也长达5年,由此可见,山西女子排球队老中青梯队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队伍长远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队员人数偏少,也限制了该队进一步提高和壮大。通过调查还发现,年轻队员的身体素质仍然稍弱于老队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年轻队员年龄尚未成年,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学历上看,老队员均是本科学历,年轻队员学历稍低。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的整体结构基本合理。
(1)运动员年龄学历训练年限情况比较分析。通过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他女子沙滩排球队伍的对比,如表2可以发现,山西女子排球队还是较为年轻的队伍,在训练年限上稍微短一些,但是其年龄结构也较其他队伍也略微年轻一些,却也可以弥补训练年限短的不足。由于山西女子排球队年轻运动员占的比重较大,所以略显学历结构略低。
表2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年龄、学历、训练年限比较
(2)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与部分体能指标比较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山西女子排球队的身高略高于其他队伍,而体重却与略小于其他队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克托莱指数略小于其他队伍。所以,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的运动员需要进一步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加力量练习,还要进一步提高肌纤维的维度,为今后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
表3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身高体重比较
通过表4的对比还可以发现,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沙地助跑摸高虽然略高于其他队伍,但是沙地原地拦网高度却明显的低于其他队伍,由此可见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的肌肉力量,尤其是爆发力明显要弱于其他队伍。
表4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与其它队队员沙地助跑摸高、沙地原地拦网高度情况比较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身体条件在全国来讲是比较好的;这些队员沙地助跑摸高较高,但沙地原地拦网高度低,势必影响网上争夺的实力。目前根据一系列的比赛技术统计和沙滩排球运动特有规律的分析认为:沙滩排球由于场上只有两人,只要在网口和一攻上占据优势,那么获得胜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拦网差就加大了防守面积和难度,在比赛中处于被动状态。
2.1.2 教练员基本情况通过表5的调查显示,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的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与其他队伍的教练员相差无几,但是在学历上却稍逊一筹,与其他队伍相比,高学历的教练员的紧缺,势必影响队伍的科学化训练水平。现如今,高科技日新月异,不断地提高着训练水平,在教练员执教年限相同的条件下,教练员的学历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的教练员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5 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教练员与其它队教练员年龄、执教年限、学历比较
2.1.3 技战术情况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阶段,山西女子沙滩排球一队(王露、李颖)以3胜1负的战绩夺得银牌。本文以山西女子沙滩排球一队为范例,通过录像分析两人的技战术情况。
(1)发球。沙滩排球人数是排球人数的1/3,发球技术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要显得更为重要,较好的发球可以造成对手被动接球的局面,甚至还可以直接得分。通过比赛的数据统计,如表6所示,山西队的发球质量和破攻要略高于对手,但是过于强调高质量技术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山西队的失误率也同样高于对手。由此可以得出,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在强调技术的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球的成功率。
表6 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发球比较
(2)接发球。当今排球运动讲究攻守平衡,进攻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犀利,那么防守技术也要更加完善。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二传的质量,如果接发球质量高,二传选择传球路线就会更多,为进攻创造更多机会,反之,己方的进攻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从表7的技术统计可以看出,山西队的接发球质量要好于其他各队,失误率相对比较也较低。
表7 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接发球比较(个,%)
(3)进攻。进攻是得分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只有在攻击上占主动,才能控制场上局面,有赢得胜利的可能。通过表8的数据显示,山西队的一攻得分率和拦网得分率均低于其他队伍,而且失误也较高与其他队伍,因此整体来讲,山西队的进攻较弱于他队伍。
表8 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进攻比较(%)
(4)拦网。拦网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拦网不仅可以挡死或挡起及拦回对方的扣球,还可以直接得分或获得发球权,使本方由被动变为主动,削弱对方的进攻力量,减轻本方防守上的压力。从表9的拦网数据来看,山西队得分较低,拦起率较高,整体上可以防住对方的进攻,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加强有效拦网的成功率。
表9 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拦网比较(个,%)
(5)防守。从表10的防守数据来看,山西队和其他队的防守看差距不是太大,其它队易攻率33.6%,山西队易攻率34.7%,似乎山西队在防守质量上略高一些,防守起来的球到位率较高一点,同时失误也较高。
表10 第十届全运会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与其它队放守比较(个,%)
整体而言,山西队能够获得亚军,主要依靠出色的防守技术,这是山西队制胜的法宝。而进攻是山西队较薄弱的环节,是今后的训练的重中之重。运动员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过多的失误率也是失分的重要环节。
2.2 目前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两轮调查,最后排出目前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存在的如下主要问题:
表11 专家教练对目前我省女子沙滩排球队存在主要问题排序情况
2.2.1 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落后训练与比赛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的技术战术应不断地贯彻到比赛当中去,并在比赛中不断得到检验。改革管理体制增加比赛机会是教练员们的共同愿望。
2.2.2 经费不足资金短缺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隶属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经费短缺相当严重。
2.2.3 后备人才缺乏目前我省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只有一级即高水平队层次的训练和培养,培养模式单一,青年队和少年队的训练和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3 结论
(1)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队员年龄结构合理,学历略低。队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力量素质,特别是爆发力训练,弥补原地拦网高度偏低的弱点。
(2)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在技战术方面,发球失误率较高,接发球质量好于其他队伍,进攻相对较弱,拦网拦起率较高,但拦死直接得分较少。
(3)山西女子沙滩排球队存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落后,经费不足,资金短缺,后备人才缺乏等问题。
[1]十运会沙滩排球调研组.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比赛调研报告[R].
[2]尹沛,王霞.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排球队得失分情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 (3): 79-82.
[3]靳小雨,董天姝.世界女排四强主动得分能力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3): 114-116.
[4]周洁.第13届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比赛情况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1):66-70.
[5]山西省体育局.山西省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文件资料汇编[C]. 2006.
[6]陆卫平.对我国女子沙滩排球现状的思考[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80-82.
[7]郭显德,石岩.山西省竞技体育实力现状及奥运夺金策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2006 (9):99-104.
[8]徐国红,葛春林.我国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8 (3).
[9]许广超,葛春林.我国沙滩排球市场化运作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12):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