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0-12-29郑天凤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0年12期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涉及多方面教学内容的系统工程,既要让学生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又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要有效的提高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就可得到同步发展,获得最佳效果。
一、真正掌握有关计算知识
要培养计算能力,不仅在课上练习,也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与计算有关的知识。那么,应该掌握哪些与计算有关的知识呢?
1.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是学习计算的第一步。初步认识数位,理解各数位所表示的数值,知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值不同,认识多位数,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读法与写法,认识和理解小数、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等等,这都是为四则运算做准备。
2.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1)运算顺序是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对运算先后次序的一种规定。在一个算式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在同一个算式中还含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是对客观规律的概括,它反映了计算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教具直观演示算理。如教学“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在黑板的左边贴4个红苹果图片,右边贴6个绿苹果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列红、绿苹果图片的加法算式,并算出结果,即4+6=10。然后再把两种苹果图片调换位置,学生列加法算式并算出结果,即6+4=10,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交换苹果图片的位置的过程。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形象地说明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运算定律可使计算既快又简便,这样就要求学生利用题目的特点和运算关系,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如25×14+25×26=25×(14+26)=25×40=1000(利用乘法的分配律),2400÷25=(2400×4)÷(25×4)=9600÷100=96(应用商不变的性质),168×125=(168÷8)×(125×8)=21×1000=21000(应用积不变的性质)。
3.计算法则的运用
计算法则是指计算时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每种计算法则都是根据数的意义、定律和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数(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都有它独自的计算法则,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必须真正掌握法则,认真计算。
二、弄清算理,讲究方法
1.注重算理
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然后不能只让学生反复“演练”,而是要让学生应用知识的迁移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更强,准确率才会更高,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2.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一课,出示9+5的算式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说出和是几,但是教学9加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主要是揭示进位加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思考方法。学生操作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求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然后把思维口述的过程在算式上表示出来。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口算,重视笔算
因为“算”在教学中占的比重很大,无论是应用题、统计知识、几何知识、简易方程等,都离不开“算”。算的准确率、速度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不能忽视,所以要重视笔算,加强口算。口算一定要熟练,笔算过程要清楚,以便于检验,书写格式要规范。
四、认真审题,善于思考
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与保证。教学离不开计算,我们要通过课课算、天天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当成口号喊,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计算题千变万化,不管怎样变化,计算的关键要准确,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审题以后,经过多思善想,可以做到在准确的前提下去寻找合理、灵活、简便的方法。同时,简便的计算方法,又促进了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的提高。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