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生渡向数学阅读的彼岸
2010-12-29崔小兵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0年12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我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往往为教师所忽视。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出示的阅读思考题,边读边思考每个字、词、符号和图表的内在意义,边读边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规律、抓本质,而不能只去死记硬背公式、定义、法则或只是机械模仿计算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弄懂、学会知识,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2.手脑并用的习惯
(1)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划出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以便质疑;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2)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找规律,在算中尝试探索,在算中验证推理的结论等等。
(3)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
3.勤问的习惯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幼稚的,但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思、敢问,才会逐渐产生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4.自省的习惯
阅读后,要养成总结、自省的习惯。问自己阅读了哪些知识、哪些是自己独立理解的、哪些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等,找出成绩和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1.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中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一写。如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3.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在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书,交流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
4.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