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活与数学融合的教学
2010-12-29李艺英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0年12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翻开人教版数学教科书,我们发现里面大量选用了学生熟悉的书本、玩具、花盆、动物、看电视、踢足球、买东西等生活中的题材,但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对生活化的理解出现偏颇,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意图、新课程理念,理性地认识生活化教学,让生活与数学融合。
一、认真揣摩教材意图,让生活为数学奠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现今的教材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才能达到对教材把握的最高境界——“深入浅出”。
如教材在每一单元前都设计了一张单元主题图,里面好多是学生生活中看到的或遇到的事件的缩影。此时,我们必须先深入研究教材,站在单元甚至全册、整个学段的角度思考,这幅情境图的选用意图是什么,包含着哪些信息,其中承载着哪些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图中的哪些信息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哪些会对教学造成干扰,这些情境信息该如何分次分层利用……当我们面对一个信息量丰富的生活情境时,只有做好了这样的分析,才能合理取舍,既不会把数学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或讲生活故事的课,也不会把数学课上成枯燥的公式演练课或题型训练课。“深入”教材,我们要做好“点”与“面”的研究。所谓“点”,就是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这幅情境图的教学意图是什么。所谓“面”,就是这个单元的知识网络是怎样的,这个知识点的发展线索是怎样的。“点”“面”结合的分析方法,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丰富的情境信息中,使我们能够取舍有度、用之有法,能将教材中生活化情境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二、合理挖掘生活素材,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外,还应依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实际正确处理教材,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们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如“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例题多采用生活化的情境图,而习题1(如右图)纯粹是为了练习计算而练习,枯燥乏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道题融入生活情境中。商店出售三种型号的拖靴,进价如下:经济型的每双4元,普通型的每双6元,沙滩型的每双8元。店老板四、五、六三个月分别进了三批货。(1)经济型的拖靴三次分别进了10双、20双、300双,三次分别要多少钱?(2)普通型的三次分别进了10双、40双、500双,三次分别要多少钱?(3)沙滩型的三次分别进了10双、60双、700双,三次分别要花多少钱?(4)想一想,为什么六月份的进货数量猛增?(5)小明说:“商店附近可能有海滩。”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这样的改编不仅达到了练习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练习,真正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让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三、理性深研课程理念,让数学与生活交融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生活化的处理并不是很到位,主要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过于推崇教学生活化,忽视情境的数学性。如“一个数除以小数”中的例题是有关编“中国结”的题目,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题意,将丝绳带进课堂,组织学生编中国结,花了较长的时间来讲这方面的内容,致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没能达成。第二种倾向,轻视教材生活化,忽视教材的情境性。部分教师觉得,数学最重要的是数学味,什么情境无非都是铺垫,因此他们常常无视教材的编排,忽略了教材里提供的情境性内容。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某教师将例题呈现的情境弃之不用,以计算铺垫,直奔计算主题。整节课下来,除了计算还是计算,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而正确地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题,但觉得枯燥无味,兴趣缺乏。
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必须处理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寻找二者之间的融合点,真正做到在数学情境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情境中捕捉、提炼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过程,真正践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