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是真
2010-12-29顾沙慧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0年12期
案例: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和元旦马上就要来了,很多商家开始策划活动,转盘是很多活动的抽奖道具。这里有一个转盘(出示转盘,平均分成16份,其中2份涂上红色,3份涂上绿色,4份涂上黄色,7份涂上蓝色),转动转盘会出现哪些情况?如果你是商家,该怎么设置摇奖规则?为什么?
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1.学生结合书本第94页最上面的问题自学例1。
2.在小组里交流以下两个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1)例题中用哪个数来表示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什么数?(2)具体解释这个数的含义。
3.汇报交流。
4.出示题目:有A、B两个口袋,A袋中装有一红一黄球,B袋中装有一红一黄一绿球,(1)从A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2)从B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如果在此袋中再放入一个绿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师:放入绿球后,这个红球被摸到的可能性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摸球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师(小结):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球的总数有关(板书“总数”)。红球只有一个,总数是几,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
师:总数的变化会使可能性的大小发生改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吗?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地自学例2,然后小组交流:a.你看懂例题了吗?知道了什么?b.扑克牌的总数有没有发生变化?c.为什么摸到红桃A和摸到红桃的可能性不同呢?d.你认为可能性的大小除了与总数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三、课堂小结(略)
诊断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一直简单地认为数学学习要与生活联系,其实到头来发现自己的理解是肤浅的、片面的。我一味追求了形式上的联系,却忽视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单刀直入有什么不好吗?难不成非得化妆了才能吃饭吗?细细想想,我们追求高效课堂,既然是高效课堂首先就得让时间充实起来,摒弃华丽的外衣,我们同样可以素颜,做到自然美。所以,经过商讨之后,第二次导入部分设计如下。出示四个布袋图(A.两个黑球;B.一黑一红球;C.五黑一红球;D.两个红球)后提问:“如果摸到红球可以得到奖品,你最不希望在哪个袋中摸?为什么?最希望在哪个袋中摸?为什么?如果只有B和C袋,你更愿意在哪个袋中摸?为什么?”此导入在之后的试教中,简洁明快地让学生知道了今天研究的内容,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让学生感知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知道了可能性的大小总是在0~1之间的,为后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学环节,我原先设计时分段处理,希望让学生通过例1先感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球的总数有关,再通过例2体会可能性除了与总数有关还与所选目标的数量有关。可是这一设计把课堂各环节割裂开来了,让人没有一贯到底的畅快,总觉得课堂学习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笼子里寻找食物,没有了自由。除此,我天真地认为只要学生好理解,他们要说总数和所占的份数就这么说吧。其实,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在具体解释时还是需要用规范的用语。思考再三,最后将自学环节设计如下。
1.自学例1和例2,并划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
2.思考:例1 中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例2中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摸到红桃A和摸到红桃的可能性不同?
3.你还有什么困惑?在不理解的地方作好记号。
自学之后我安排小组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说,并且把困惑在组内提出解决,真正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当然,学生看懂例题之后,我紧接着安排了四个活动,全部围绕例2中的6张扑克牌展开,使学生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收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皮草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