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0-12-29靳颖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0年12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并注意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教学过程的灵活调控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实践过后,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感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教师应从学生求知欲强、爱表现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思好学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小学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表演、设疑、巧设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识系统,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时,可以这样引入:
(课件出示汶川地震中的有关图片,图片1:本校学生为灾区踊跃捐款;图片2:人民军队奋勇战斗在抗战第一线;图片3:运送救灾物资的火车……)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师:这里有2米长的木条,想给这些照片做一个木框(课件出示其中一幅长方形的照片),够不够呢?(学生看图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反馈信息)
生1:需要了解边框一周有多长。
生2:需要先测量照片4条边的长,算一算总长度,再和2米比一比就知道了。
生3:边框是一个长方形,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比较
……
师:边框有多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研究图形周长的计算。
这样从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更为学习新知做好了认知上的铺垫。
2.把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研学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突出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重点,在有效课堂上下工夫。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越强烈,则学生主动发展得越好;反之,越差。因此,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参与,并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开展数学思考, 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出示情境图,略):仔细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1:图上告诉我们有 2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
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尝试解答后指名汇报交流)
生2:要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根据“2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4层”,可以求出2个书架一共有几层,即2×4=8(层);再根据“2个书架共8层和一共224本书”,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了,即224÷8=28(本)。
……
上述教学的是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这些经验比较,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基本思考方法是相通的,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3.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在学习活动中,首先,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前的计划能力。比如,解决问题需要做哪些准备、具备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存在哪些困难、有哪些有效的解题方法可以选用等,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盲目的、简单的尝试。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分组研究并确定探究的计划和方法,再按计划实施。结果,有的组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有的组把一个三角形割补后转化为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有的组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计算面积,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多样。其次,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追问和反思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经常提示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准备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怎样?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主动追问和反思,养成追问和反思的习惯。
二、变教师讲述为学生操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亲身经历“围——剪——展——围”的活动过程,特别是“展开”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清楚:展开图是什么形状?观察和思考展开图各部分与原来圆柱有何关系?学生真正经历“展”这个环节之后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围”,对刚才观察、思考的结果进行验证。接着学生通过扎实有效的操作活动的体验,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真正发现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明白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展开图的宽就是圆柱的高。最后根据发现,借助已有的经验推理,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数学学习是一种主动观察、思考、操作、探究、尝试、发现与体验活动,它让儿童用一种整体的、手脑联动的实践方式去把握认识对象。这种方式既契合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 ”理论,也符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在儿童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
三、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成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但这种方式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角色转换等问题,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对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1.构建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或“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合作化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的“共性”。
2.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之后,产生迫切地想知道圆的周长究竟怎样求这样一种心理需求,这时合作学习更显得有必要,即便这样教师也不要立刻就宣布“开始合作学习”,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依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或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合作学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3.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设置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若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教材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进行实验。我提供更多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供学生选择,引导他们先观察并猜想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更自然的状态下研究圆锥和圆柱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将圆柱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锥,可以倒三次;或将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也要三次才能倒满,体会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实验之后,学生不但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三倍关系,更重视“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圆锥体积公式。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