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010-12-28智瑞芝黄洪琳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年10期
关键词:经营性城乡居民差距

智瑞芝 黄洪琳 潘 超

(1浙江理工大学、2浙江省统计局普查中心、3浙江理工大学,杭州,310018)

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智瑞芝1黄洪琳2潘 超3

(1浙江理工大学、2浙江省统计局普查中心、3浙江理工大学,杭州,31001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热点之一。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增长速度变化呈现明显阶段性、城乡居民收入比振荡上升。依据1990-2009年统计数据,预测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上升到2012年的2.516后逐步下降,但收入的绝对差额将继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非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及政府转移支付的非均衡性、农民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较低,建议采取进一步发展非农产业、多渠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农村财政投入等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预测;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却较快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显著,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1]。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学术界的相关成果颇丰,多数学者将焦点集中于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有的从农业及农产品的产业特性出发进行研究(宋光辉,2005;杨飞虎,2007);有的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是主因(喻晓东,2006;夏兴园,2007);有的从制度与国家经济政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或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国家资源、社会机会、基本权利和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社会安排问题(林光彬,2004);或认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W型的变动趋势,这种趋势从根本上说是政府实行“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城市偏向分配政策造成的(王涛,2006)。[2]-[7]已有的文献虽然对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分析角度较多,但从收入来源角度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较少。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收入来源角度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一)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从1990-2009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1932元增长到2009年的24611元,增长12.7倍;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1099元增长到2009年的10007元,增长9.1倍。但从增长态势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从而使两者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为833元,2009年则上升到14604元,扩大了17.5倍。虽然近年来由于国家取消实施农业税和“三贴一补”政策的实施及浙江全省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但其相对差距仍然进一步扩大。

(二)增长速度变化呈现明显阶段性

从1990-2009年,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5年)为高速增长期。期间我国多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得到认可,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逐渐上升,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收入开始迅速增长。第二阶段(1996-1999年)为低迷期。1996年始,亚洲经济危机爆发,引发国内企业发展减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大幅下降;乡镇企业发展遇到冰山,开始大批裁员,农民收入增长率直线下降,最低年份的1999年仅为3.49%。第三阶段(2000-2009年)为再度恢复期。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保持较为稳定。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开始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农民收入增长出现转机,近几年来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略高。

(三)城乡居民收入比振荡上升

从图1可以看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在缩小扩大的循环过程中小幅度迂回上升,这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变化走势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有下降的趋势,这同时也表现在城乡收入差额增长速度近年有所下降,但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是否会减少还需进一步分析。

图1 1990-2009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变化

二、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预测

(一)预测模型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本文利用1990-2009年全省城乡收入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进行预测。本文通过一元线性、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复合函数、指数函数模拟曲线,选取与实际数据拟合优度最高的函数,据此得出曲线的函数方程。经过比较,选取了与实际数据拟合优度较高的三次函数来模拟函数曲线,决定系数R2=0.997,做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表明F=1612.14,P=0.000,拟合度较好。三次函数模型为:

式中,Yu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t为年份(以1990年为基期,即1990年的t=0)。

模拟农村人均纯收入曲线,R2=0.992,方差F=656.52,P=0.000。拟合度较好。三次函数模型为:

式中,Yr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t为年份(以1990年为基期,即1990年的t=0)。

(二)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两个函数模型分别计算得出2010-2015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表1)。其中,从2009年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24611元增长到50235.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从10007元增长到20059.91元。但经预测,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的2.460上升到2012年的2.516,以后逐步下降,2015年城乡收入比降为2.504,但仍未达到世界劳工组织1995年所公布的1.6的合理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则继续扩大,预计将从2009年的14604元,增加到2010年的17321元,2015年将达到30175.15元。

表1 浙江省2010-2015年城乡收入差距预测 (单位:元)

三、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评价过程及结果

从现状及上述预测来看,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在短期内依然会逐渐扩大。为制定有效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分析产生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居民收入来源出发,选取2001-2008年城乡工资收入比、城乡经营收入比、城乡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三项指标,运用回归分析三项指标对城乡收入比的贡献率,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城乡工资收入比、城乡经营收入比、城乡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三项指标均是影响城乡收入比的主要因素,三者对城乡收入比的贡献率达到99.6%。三项指标中对城乡收入比影响最大的是工资收入比,其次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再次为经营收入比(表2)。

表2 三项指标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程度

(二)结果分析

1.非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是浙江省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发达,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到2008年,浙江省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到农村居民纯收入的60%左右,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2005年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工资收入比相对差距正在缩小,但其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农村中非农收入主要来自于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薄弱,产业升级缓慢,发展后劲不足;同时农民技术水平不高,工资性收入增长空间也极为有限。

2.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及政府转移支付的非均衡性,是城乡居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1984年后,浙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心转移至城市,资源分配上明显偏向城市,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而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同时,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体制结构,在资源要素配置向城市倾斜的前提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缓慢,转移支付的分配不均加剧了城乡差距。浙江省政府历年财政支出中农业投入逐年加大,财政支农额度也在增加,从1990年的7.6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1.87亿元,但财政支农预算占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却由1990年的9.54%下降到了2008年的6.92%,呈现下降趋势。

3.农民经营性收入虽高于城市,但平均增长速度较低,导致城乡收入相对差距逐渐拉大。2001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2000元,而城市经营性收入为554元,从数据看农村人均经营性收入远远高于城市,这是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体制,农业生产以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为主,而城市以规模化大生产为主,因而城市的人均经营性收入要少于农村。然而,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1年浙江省农村人均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4%,而城市仅占5%。但是,作为农村居民收入主体的经营性收入在农民增收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农业自身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全省农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为3654元,平均增长率为10.78%;城市2008年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为3162元,平均增长率为24.32%。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大力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四、缩小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对策

1.进一步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全面振兴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改造,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加大对农民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此推动和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2.多渠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符合地区实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实施强龙带动工程,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其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探索和完善产业化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与农户建立产销衔接、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以及股份合作等多样化利益连接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

3.加大农村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城乡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因素,因而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事业的投入,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放农村扶持贷款,对农村居民自主创业和农业技能教育、科研等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农民创新;同时财政应积极引导对农业进行政策性补贴,加快农业产业化改造。

4.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加强城乡经济要素自由流通。打破城乡间二元经济壁垒,逐步放开我国现有对于农村经济和居民身份的重重制度性束缚,无疑是最终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基础[8]。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的就业、入学、住房等经济制度,彻底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与土地置换制度,可通过出让、租赁、抵押、作价入股等方式,使经济部门以最小的土地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逐步变土地的粗放利用为集约利用。最后,完善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度,要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土地流转和置换过程中,要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总之,通过改革使农村居民更大程度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缩小城乡居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

[1]陶群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J].经济前沿,2009(5).

[2]宋光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述评[J]. 开发研究,2005(6).

[3]杨飞虎.关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J]. 价格月刊,2007(3).

[4]喻晓东.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J].农村经济,2006(6).

[5]夏兴园,肖文海.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6]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4).

[7]王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状况和原因分析[J].山东经济,2006(5).

[8]马骊.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金融经济,2007(22).

10.3969/j.issn.1674-8905.2010.10.003

牛域宁)

猜你喜欢

经营性城乡居民差距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非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PPP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