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两点思考
2010-12-26黄文燕
●黄文燕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两点思考
●黄文燕
当前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着理念的束缚、体制的匡限、既得利益的困惑、工作方法的缺陷等非科学化的问题,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这不仅是对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我们未来推动党的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指导方针。中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加强和推动党的建设不能仅凭工作热情,不能亡羊补牢,不能简单标新立异。缺乏科学的精神,往往会使党的建设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和作用并不明显。而且,更有可能使党的建设偏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偏离党的十七大部署的党建基本格局,从而走入误区。
一、当前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非科学化问题
当前党的建设非科学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的束缚——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当前党建中“非科学化”的首要问题就是指导党建的理论陈旧,观念落后。人们往往静态地搬用传统的党建理论,尤其是把革命战争、计划经济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些个别结论和具体做法加以意识形态化,并作为党建的基本原则。比如人们往往固化了革命战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了应对社会结构从传统体制中分化出去的挑战,过于注重传统党的组织形式覆盖,当组织设置难以推进时,对如何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对策不多,能力较弱。又比如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管干部”的基本方式是军事任命,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管干部”的基本方式是行政任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条件下,“党管干部”需要集中民意,反映民意,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选拔管理干部,提高干部选用上的公信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改革,往往又会受到否定党管干部原则的质疑。又如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到底要加强什么样的功能,不少人还是不清楚的。人们往往沿用传统理念,认为只有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才可能使党组织具备领导资源,才会有战斗力。这不仅淡化了作为执政党基层组织的政治意识,弱化了党组织联系社会、凝聚群众的社会政治功能,而且往往使基层组织成为与民争利的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这也是当前不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理念的落后还表现在人们习惯于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推进党的建设,依赖于垂直的行政体制,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对党的建设工程更多地依靠出文件、发通知、下指标的工作方法来推进,不会在结构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推进党的建设,一旦脱离行政体制,就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资源和工作机制。
(二)体制的匡限——从近十年党建发展的路径来看,推动党建的动力源泉是自上而下的,而加强党建的实践探索是自下而上,推进党建创新改革也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试点到面上进行的。从客观上讲,中国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历史转型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把握是要有一个历史过程的。而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的灵魂,是中国政治的重心,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党的建设的任何改革都会牵动整个社会政治神经,所以党的建设的这样一种稳妥的路径是适合当下中国国情的。但是,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深化,任何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矛盾都会反映整个政治体制和政党体制存在的问题,正像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芒那样。如果我们对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党体制的发展没有清晰的方向,或者推动党建改革的党务工作者不理解这个方向,那么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往往会偏离方向,并使其改革走向误区。如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回归和职能的转变,不仅仅是微观基层社会的适应问题,更多地还要借助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变革、国家对农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政府对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些大的制度环境支持,否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很难有较大突破性发展。以上海市青浦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为例。2007年开始中共青浦区委提出了以“托底”、“托管”、“规范预算”为内容的村级组织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繁重艰难的经济功能中剥离出来,以更大的精力去实现村庄的稳定与治理。但由于乡镇政府的功能及行政改革滞后,乡镇政府对村一级组织仍然有层层下放的经济指标、行政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难以实现真正的功能转化。又如,农村“两委会”关系问题,尽管我们竭力推进“两委”领导“一肩挑”的模式,但是“两委会”的矛盾仍是农村党建的难点与焦点。这说明村“两委会”关系不是简单的分与合的问题,不仅仅是“双肩挑”与“一肩挑”的问题,更不能把“两委会”变成“一委会”。因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各自的权力来源、组织原则、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都不一样。而这个问题的延伸实质是政党与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是执政党领导方式的转变问题。如果没有领导方式转变的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府职能的改变,农村治理中的这些矛盾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政治功能的回归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三)既得利益的困惑——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改革都是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都会使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受到深刻的冲击。经历三十多年改革,中国的改革已深化到体制内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政府部门在体制、机制上的自我改革,变成了执政党自身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也就是说,改革的设计和参与者本身,又是改革的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执政党要推动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既得利益者以显性或隐性的方法进行的抵制,使改革的公正性和进度受到影响。例如乡镇领导的直接选举、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与大张旗鼓的宣传相比照,绝大多数公推直选的试点地方都十分低调谨慎,生怕被削弱党的领导。这正是导致乡镇党委书记选举裹足不前、原地踏步的真正原因。又如要彻底刹住“三公消费”,可以对现行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从技术上讲,有些方法实施起来并不难,国际上也有很多成熟的经验,难就难在政府有没有足够的决心管住干部的嘴。又如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变困难重重,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村干部的收入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村级党的领导,内心深处不愿放弃其经济功能和行政功能,因为他们在这些经济功能的运作中会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可见,推进党的建设的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掌握巨大社会资源的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干部队伍的民主建设,还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以及实现政府公开阳光,都会遇到各种抵触,或者都会面临执行不力、执行大打折扣的挑战。这就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些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的深层次原因。
(四)工作方法的缺陷——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扎实、适应社会多样化的工作方法。但是目前我们推动党建工作方法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一直沿用的是战争年代传下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完备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的方式来推进党建。也就是通过发文件、听报告、下通知,走程序、做总结、写调研的官僚流程来推进党的建设发展,这种推进方式表面看起来部署完备、工作扎实,但实质上有不少地方是在认认真真走流程,至于如何结合实际有效改善和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就看人们的文章写得如何、总结是否漂亮了。如从1998年以来,党的建设大规模地搞学习教育,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规定套路越来越完备,程序和要求越来越规范,在教育活动期间,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教育活动一结束,有些问题老毛病重犯,甚至更加严重。这一方面说明,教育不是万能的,制度才是根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推进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需要改进,那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很难适应党员结构分层、社会环境复杂、党组织设置多样化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重视党的建设不等于抓好党的建设,抓了党的建设不等于抓出真正的成效,如果思路不科学,方法不得当,在改革中患得患失,抓党建可能就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思考
(一)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建,不应该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和口号,而应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上讲,需要党建理论不断创新,形成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研究政党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最重要的是要从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那些抽象的政治原则、政治概念中解放出来,立足于执政党转型的历史方位,着力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执政的规律。这个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仍有许多禁区需要我们打破。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建不仅需要我们党的整个理论体系创新,更需要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转化与适应。中观层面就是指推进党建的工作部门或者党建活动家,虽然他们不直接从事党建理论的创新和研究,但是他们是党建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进者,他们的理论水平与思维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发展现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建,要求这些部门的干部学习掌握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政治文明和政党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掌握最新党建理论成果,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鼓励党建干部研究和创新党建理论,培养一大批党建活动家与理论家相结合的理论工作者队伍,通过实践的探索来研究创新党建理论,通过理论的创新来增强实践探索的科学性。从微观层面上来讲,党建改革实践的终端是各级党组织,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建,就是要把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现代政党政治的核心理念、党建发展的价值方向,转化为各级党组织推进和落实党建改革的工作方法和行动方案。这种转化既是教育的结果,更是训练和实践的结果。而目前我们对各级党务工作者培训教育太少,即使有些短期的培训,教育的内容也过于宏观笼统,不善于引导广大党务干部用先进的政党理论思考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训练得少,缺乏具体实践方式的学习和训练,如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如何上好党课,什么样的民主程序才是公正、公开、公平的,如何在民主的程序中参加民主选举和竞选,如何把握民主选举、民主决议的政治氛围,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等等。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使各级党的领导干部逐步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逐步形成一套反映时代要求、遵循政党规律、适合中国国情与党情的政党制度。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出路。但是,从近十年的党建实践来看,一方面是各种新的制度不断推出,另一方面是新制度出台后往往是热闹一阵就归于沉寂。我们出台的众多制度对解决党内的一些突出问题约束不强、执行不力,也使制度建设成为党的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很重要的是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按照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提高制度设计的可操作性与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要明确制度建设的基本功能。制度建设最基本的功能是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其前提是要确定制度约束的对象,即制度的行为主体存在着人性的弱点,存在着趋利避害的本性,存在着对社会规范行为的不自觉性。同理,党的制度建设也要明确这个基本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及领导干部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特定条件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会面临趋利避害的本性与党性的矛盾纠结,追求个人利益也是他们的天性。追求物质利益与私欲无限膨胀有时就是一步之隔,特别是对于掌握公权的领导干部来说,这种私欲膨胀的可能性就更大。
要加强制度建设的整体功效。要注重制度的内在逻辑,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一般可分为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实体性制度,如党员的权利、义务及其关系等;程序性制度,如党员履行职责、权限的具体规则和程序等。当前我们在实体性制度方面出台了很多新的规定,但是在程序性方面的制度显得较为薄弱。制度建设除了制定合理的硬性行为规则之外,还要为行为规则配置有效的组织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样才能整合出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
要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使党的各项制度既各有分工、又互不冲突,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如推行公推直选的实践探索,往往牵涉到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牵涉到与现行公务员法的衔接。又如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建立外来人口党支部,但是其党支部与地方党委的关系往往在组织制度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本原因是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按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难以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性和狭隘性。总之,制度建设不是在于某一项制度的创新,而是要形成一个制度间的联系和对接,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有机整合的良性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晏蔚青
D26
A
1009-928X(2010)11-0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