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2010-12-06然,高

职教通讯 2010年10期
关键词:在校生权重毕业生

陈 然,高 红 欣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800)

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陈 然,高 红 欣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800)

从高职院校视角出发,依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征,确定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具有影响作用的七项因素:就业信息、各类荣誉、社会关系、资格证书、工作经验、个人素质、所学专业。采用层次分析法在毕业生和在校生中对就业影响因素进行数据调查和分析,得出各项因素权重值。并从高职院校发展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影响因素

2010年,我国有些省份已经出现了高职专科层次录取不足现象,就业对招生的联动渐渐清晰。对就业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对高职院校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更是分析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关注的重点。在此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这项工作。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A.L.Seaty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最终决策,但是其层次权重的特点使得这一方法在确定因素权重上有很大的优势。

一、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考虑到高职生与一般院校毕业生相比在求职就业中的特殊性,确定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具有影响作用的七项因素:就业信息、各类荣誉、社会关系、资格证书、工作经验、个人素质和所学专业。这里去除期望月薪、发展前景等注重心理的期望因素,主要包括在学生求职就业中可以造成实质影响力的因素。为能更透彻地分析每一项因素,同时使学生在完成问卷时能更准确地理解和填写,又将每个因素划分出若干选项,共计17项(见表1)。

按照表1就业影响因素,依据层次分析理念设计出“基于AHP方法的就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但是在问卷调查中要考虑到不同职业会有不同的就业要求,就业影响因素的权重会存在区别,所以在数据调查之前,首先将09级毕业生按照“就业去向”分成六个类别:国家机构、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及升学。除却升学类别,其它每一类抽取20个样本进行调查,发放电子问卷100份,收回75份。将每份数据分类进行统计,得出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数据均是毕业生在其真实求职过程中的认识,影响就业各个因素的权重具有重大的参考分析价值。为了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在校生的认识偏差,进行更好的引导,第二轮调查是在在校生中间进行的。在校生首先按照国家机构、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和升学(升学类不用填写调查问卷)确定自己的求职意向,然后依照个人认识对各个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如表4、5所示。

二、分析及对策

综合对比数据,显示毕业生和在校生多处存在不同认识。上面已经说明在校生填写调查问卷是基于自身对于未来求职的设想,具有理想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是偏差的认识。之所以形成这一结果,要从高职院校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下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对策。

表1 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明细表

表2 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权重表(按就业去向分类)

表3 毕业生各项就业影响因素调查表(按就业去向分类)

表4 在校生就业影响因素权重表(按求职意向分类)

表5 在校生各项就业影响因素调查表(按求职意向分类)

(一)加强就业教育,形成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得更多地来源于家庭,而不是高职院校,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进一步加强。综合高职教育特点,要在专业化方面下功夫。(1)培养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不仅仅要有一般教师,还要包含辅导员、行业专家,甚至要聘请专兼职的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人士,才能使就业指导队伍立体化。(2)要收集和整理院系专业相关的职业标准、资格证书、劳动准入、行业依托等方面政策,建立起完整的政策知识背景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沟通,把握行业发展,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工作。(3)可以通过指导课程、专题培训、模拟招聘会、专家指导、短期顶岗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能够明确职业需求,加强职业规划教育。(4)加强就业成果宣传。要在宣传上下功夫,扩大毕业生就业影响,为招生造势。

(二)重经验,获经历,在“专业素质”上下功夫

“个人素质”作为权重值最高的就业影响因素,尤其是其选项中“专业素质”的高权重,表现出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综合“各类荣誉”、“专业资格”和“工作经验”因素,可以看到荣誉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校内一般荣誉对于学生就业没有重大的影响,相反是社会上所给的一些荣誉,在比赛中锻炼出的经验,在求职就业中更受青睐。(1)加强学生考取专业资格的力度。不仅仅是要拿到证书后增加就业竞争力,还要让学生在考核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2)举办各类比赛竞赛,扩大参与范围,使学生通过竞赛成长,实现“做学合一”。(3)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比赛或短期实训以获取经验和经历,提高求职砝码。(4)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三)重视个人素质,多方进行培养

在就业影响因素中,五大就业去向有四个方向将“个人素质”的影响排在第一位。而在校生数据中,仅有一个方向做出同样的选择。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在学生“个人素质”培养上还有大量可努力的空间。毕业生在“个人素质”因素中有三个就业方向认为“专业技能”最重要,另有两个就业方向认为“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分别最重要,而在校生数据一致认为“专业技能”最重要。这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还是把重心放在专业教育上,缺乏对现实需求的了解。高职院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素质的需求,企业抱怨学生缺乏适应性,或者提高了适应性降低了专业性,在学生的“个人素质”上缺乏更充分的交流。高职院校要在重视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多给学生创造机会以获取领导经验和组织能力的锻炼,使学生通过担任学生干部、社团领导,参与党员活动,参加体育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锻炼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建立起个人的社会关系,畅通获得信息的渠道,形成就业的良好助力。

(四)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其就业受到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更为严重。高职院校的培养期一般为三年,三年的时间一个行业可能从朝阳产业发展到全盛时期,也可能会由盛到衰,经济发展本身带来的不稳定性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带来难题。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时应具有前瞻性,应联手企业进行本行业的就业前景分析,要了解未来的岗位需求量,并且要横向对比兄弟院校的招生数额,做到招生就业的一致性。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并能够及时调整,否则,毕业时出现行业压缩或者就业岗位饱和导致的不仅仅是就业问题,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招生压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在改革和发展中要遵循自身规律,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要多方面调查高职教育的就业影响因素,做好高职教育改革,培养出具有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毕业生。

G710

A

1674-7747(2010)10-0062-03

2010-08-10

河北省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类48号)

陈然(1977-),女,河北辛集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红欣(1978-),女,河北无极人,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在校生权重毕业生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伤心的毕业生
权重常思“浮名轻”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