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高专师资供需关系实证研究

2010-12-05军,刘武,谢

职教通讯 2010年3期
关键词:缺口双师职称

汤 成 军,刘 爱 武,谢 伟

(宿迁经贸学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我国高职高专师资供需关系实证研究

汤 成 军,刘 爱 武,谢 伟

(宿迁经贸学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1999-2006年中、小学生数量资料,利用移动平均法、指数修匀、回归分析等方法初步预测了2006-2010年高职高专师资需求状况,用马尔可夫预测法计算出了我国高职高专师资“十一五”期间的供给情况,对比分析了供需关系的平衡现状,提出拓展职业师资源渠、加强兼职教师招聘、引培结合、侧重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建议。

供需关系;高职高专;师资;研究

当前,我国高职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国家的统计资料看,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师比2006年为24.50:1,2007 年为 23.44:1,远超出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16:1的标准。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研究,其重点多放在了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实方面,关于师资供需预测的量化研究比较薄弱。师资供需预测方法过于定性,多采用主观方法(如经验法、上级估计法等)做出。师资需求预测的量化方法,仅限于参照教育评估指标,导致预测往往不能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违背高职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学校发展战略的阶段目标,导致国家和学校对未来师资供给数量和结构方面难以把握,不利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宏观的预测某一目标时间内所需师资数、质量和结构,对于国家规划高职教育稳步发展,以及学校微观建设、科学发展都大有裨益。

一、需求预测

(一)在校生数预测

根据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结合1999-2006年国内小学、中学的在校生数、升学率和2002-2006年高职高专学生数波动情况等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移动平均法、指数修匀法,可以预测出“十一五”期间高职高专学生数量。

移动平均法是对原有小学、中学生数量按照时间序列进行修匀,即采用逐项递移的方法分别计算一系列移动的时序数量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派生平均数量的时间序列,借以消除数量短期波动的影响,显现出数量变动的基本发展趋势。在运用移动平均法时,一般应按照学生数量变化的周期长度进行移动平均。

指数修匀法是以本期的实际学生数量和本期的预测学生数量为根据,经过修匀之后得出下一时期预测学生数量的一种预测方法。设:Pi为第i期的实际学生数量;Vi为第i期的预测学生数量;Vi+1为第i+l期的预测学生数量;为修匀常数,0≤a≤1。则:

在实际计算时,用 Vi+l=aPi+(1 一 a)Vi这个公式进行预测,可以推导出2006-2010年高职高专学生数,请见表一:

(二)师资需求预测技术模型及指标的选择

表1 “十一五”期间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变动情况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06年)的优秀等级要求:学生:教师≤16:1、高级职称比例达3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70%以上、外聘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以上的精神,发现师资数量与在校生数量之间存在高相关性。鉴于调查得到的充分的历史数据,师资需求可以选择一元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并且以在校生人数、师资数量两个因素作为模型的技术指标。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数变动情况为基础,采用一元回归模型,可以预测高职院校师资需求总量。

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中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较为成熟、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简便有效地利用调查统计资料,对实际现象进行事先预测和推断。在医疗、教育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回归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寻找较合适的确定性关系(即回归方程)代替相关关系(即不确定性关系),并使其达到理想的近似程度,用以预测、推断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两个变量n组对应数据(样本值)的散点图,初步估计两个变量具有线性关系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设两个变量x和y分别表示在校学生人数和师资数量,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到过去n年x和y的对应数据(n组样本值)(x1,y1),(x2,y2),(xn,yn)其中,xi=i,i=1,2…n

在直角坐标中描出n组样本值的散点图。如果这些点都在某条直线附近,初步说明可以用此直线代替x和y的关系,设回归方程为y=a+bx,并可以进行下一步。

整理数据并算出:

(以上计算也可以运用Excel环境下LINEST函数对原始数据 x1,x2,…xn及 y1,y2,…yn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及 F,即得回归方程

用F检验法,检验线性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① 提出原假设 H0:b=0 H1:b≠0

②求统计量F的值 运用Excel环境下LINEST函数对原始数据 x1,x2,…xn及 y1,y2,…yn进行线性回归,得出F值

③求F的界值 运用Excel环境下TINV函数求得 F(df1,df2)0.01和 F(df1,df2)0.05

④做出判断 根据表3-1 F检验统计决断规则判断变量y与x的线性相关性

如果变量y与x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则可以进行下一步。

根据高职高专的发展规模定位,将第n+1年,第n+2年,…在校生数量代入回归方程得到第n+1年,第n+2年,…的师资需求量。

(三)需求预测结果

1.师资数量需求。通过采用一元回归模型,可以推导出2006-2010年期间逐年的师资需求量分别为:2006年为49.72万名,2007年为53.81万名、2008年为59.14万名、2009年为65.00万名、2010年为71.44万名。

2.兼职师资配套需求。2006年为5.81万人,2007年为7.07万人,2008年为8.78万人,2009年兼职教师为10.89万人,2010年兼职教师为13.43万人。

3.学历需求。据计算,2006-2010年我国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需求比例为:2006年 20.10%,2007年 22.73%,2008年23.65%,2009年23.76%,2010年24.01%。

4.职称需求比例。2006-2010年我国高职高专教师中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比例为:2006年25.45%,2007年26.76%,2008年27.83%,2009年28.80%,2010年29.91%。

5.双师需求。2006年14.81%,2007年16.86%,2008年 19.36%,2009年 22.11%,2010年25.29%。

二、供给预测

(一)师资供给预测的内涵

高职师资供给预测是指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力资源需求,而对将来某个时期内高职院校从其内部和外部可以获得的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预测。它包括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影响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的因素包括行业性因素、地区性因素及全国性因素。影响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策略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师资供给预测,首先要了解内部现有的师资情况,然后结合往年师资流动的规律和外部师资供给情况,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师资供给的结构、数量。

(二)师资供给预测

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成本都与师资队伍密切相关,要追求良性发展,就必须对“十一五”期间一定时期内的院校师资供给进行系统、科学的预测,以把握好两者间的平衡关系,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马尔可夫预测模型适宜高职院校师资供给结构及数量的预测。

1.模型构建。应用马尔可夫链进行预测,关键是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估算。估算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主观概率法,一般在缺乏历史数据或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使用;二是统计估算法。选择师资职称结构、师资数量作为模型技术指标。需要从目前向前递推至少4年,得出每年供给师资数量、师资职称结构的数据。

从目前向前递推n年(要求n≥4),最早一年规定为第一年,则最近一年为第n年。则有n个师资状态。师资职称结构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级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及以下职称。则s1i=(ai1 ai2 ai3 ai4)(不含离职)及s2i=(ai1 ai2 ai3 ai4 ai5)(含离职),其中 ai1、ai2、ai3、ai4为第 i年师资数量中高级职称、副高职称、中级职称、初级及以下职称人数,i=1,2,…,n。ai5为第i-1年至第i年的离职人数,i=2,…,n。

在每一个师资状态向其下一个师资状态转移过程中,一般每一个职称结构中的人员只可能有三种变化:晋升、停留或调离(注:不考虑破格晋升)。统计出从第1年至第n年共n-1次转移中各职称人员晋升、停留或调离的变动数量,合并同类得到表2:

表2 人员晋升、停留或调离的变动频数

采用统计诂算法,由上表得转移概率矩阵

1,2,3,4)(不含离职)

1,2,3,4 j=1,2,3,4,5)(含离职)

最终得到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如下:

2.供给预测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已经掌握了2002-2006年间国内初中、高中在校生数、升学率,教师数量、专业发展趋势、师资层次、类型、波动影响因素等,以此为依据,通过预测计算,可以得出表3、表4。

表3“十一五”期间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逐年供给数

表4“十一五”期间高职高专院校教职工供给情况

三、供需平衡分析

(一)师资供需缺口大

采用一元回归模型,推导出2006-2010年期间逐年的师资需求量,而根据趋势法计算,2006-2010年我国教师实际可供给总量为:2006年26.66万人,2007年29.67万,2008年34.28万,2009年39.76万,2010年45.50万,即2006年高职高专师资缺口26.06万人,2007年高职高专师资缺口24.14万人,2008年高职高专师资缺口24.86万人,2009年高职高专师资缺口25.24万人,2010年高职高专师资缺口25.94万人。

(二)兼职师资配套不到位

通过对表3、表4的教师数量及波动影响因素计算,与已经计算得到的兼职师资配套需求数据比较,计算得到2006年兼职教师缺口4.13万人,2007年兼职教师缺口4.94万人人,2008年兼职教师缺口5.41万人,2009年兼职教师缺口6.59万人,2010年兼职教师缺口7.23万人。

(三)虽然学历需求比较多,但通过内培外引的供给,基本实现了供需平衡

(四)高级职称供需的缺口呈放大趋势,供需不平衡

(五)双师比例失调情况比较严重

根据趋势法计算,2006-2010年我国高职高专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供需比例缺口分别为:2006年 10.11%,2007年 13.36%,2008年 14.36%,2009年16.17%,2010年18.43%。

四、建议

(一)广开校门吸引人才,使职业教育师资的来源渠道稳定、广泛

高职高专教师的来源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仍然是今后高职高专院校师资来源的重要途径。但应积极扩大教师来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方面利用人才市场积极招聘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到工厂企业招聘教师。根据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应同时加强高校基地建设和企业基地建设。高校基地和企业基地各有优势和不足,只有两者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才能建设好一支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二)招聘兼职教师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由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性所决定,同时也是解决高职高专师资不足的途径之一。

另外,加强“引培结合”,打造精良专职教师队伍;定向培养高职师资;侧重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1]周山雪.关于“双师型”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1998(17):18-21.

[2]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9):50-53.

G715

A

1674-7747(2010)03-0068-04

2010-01-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CJA070190)

汤成军(1963-),男,江苏沭阳人,宿迁经贸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刘爱武(1971-),男,江苏沭阳人,宿迁经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谢伟(1976-),男,江苏沭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宿迁经贸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项目管理、金融等。

[责任编辑 谭 明]

猜你喜欢

缺口双师职称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