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3+2”培养方案的校企合作

2010-12-05

职教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职教校企中职

朱 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民营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1)

基于“3+2”培养方案的校企合作

朱 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民营企业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1)

“3+2”中职师资培训方案是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举措。为培养“双师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有必要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此,借助资源依赖理论构建资源驱动的校企合作模型,并指出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股份制教学工厂或自创独资型教学企业是落实“3+2”方案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生师比;资源依赖理论;教学企业

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2 056万人。然而,与中职学生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发展却严重滞后,中职的生师比平均为26∶1,有的省份生师比甚至更高。中职教师除了数量短缺外,其质量也令人担忧。具体说来,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既有技术又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目前仅占中职教师的14%左右,与教育部希望的1/3的比例更相距甚远。

一、引言

笔者于2009年暑假调研的广东省粤东和粤西地区8所中职学校(其中3所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其平均生师比约为37∶1,高出全国平均生师比68%。校长们普遍反映技术技能型师资奇缺。据教育部测算,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师资缺口达40万人之多,但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每年毕业生最多也只有60 000名左右。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发展的瓶颈。

有鉴于此,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健全现代职教体系的精神,推出为中职学校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师资的新举措——“3+2”培养方案。所谓“3+2”,是指采用专升本入学考试,招收已经过3年学习的高职毕业生进入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班,经过2年时间的专门学习后成为“双证”、“双师”型职教师资。其突出特点与优势为:一是打通高职与本科的衔接路径,二是使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方法得以融合,有利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中职师资队伍,满足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对人才的新需求。笔者调研的8所中职和2所高职院校近几年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且,其毕业生也深受企业欢迎。

二、资源驱动的校企合作模型

(一)校企合作研究现状

国内部分学者将校企合作名称谓之“零距离对接”式,或“捆绑式”,或“产学研一体”式,或“三对准、四贯通”式,或“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根据实践中校企合作存在的多种形式,张恩祥将校企合作的类型划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模式和校企实体合作模式。[1]马成荣和徐丽华以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为分析纬度,从体制层面、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为分析框架将校企合作划分为九种类型。[2]黄亚妮将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归纳为两种:一是以德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以企业为主模式;二是以美国、前苏联、新加坡为代表的以学校为主模式。[3]

(二)校企合作动因的理论分析

事实上,校企合作根本动因本质上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互补的不仅是双方物质资源,也可以是文化、精神和制度资源。张海峰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应当完善法规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有效的规约;缔结合作联盟以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4]由于校企合作涉及的因素众多,以下从资源依赖的弱、中、强三个层次,及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智力、基础设施、培训服务、财政资金和法规诉求五种不同资源,建立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校企合作动因模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没有任何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能够自给自足的。[5]因此,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以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6]按照资源依赖理论,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合作伙伴之间对资源的相互依赖。学校可供的资源包括: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构成的人力和智力资源;生产、实训场地和相关设施构成的基础设施资源;政府为大力推进职教发展投入的财政资金资源;丰富的课程开发经验、教学经验构成的培训服务资源;呼吁政府制定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使之得以持续发展的立法或税收减免政策的法规诉求资源。显而易见,学校提供的五种资源也正是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必需品。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基于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真实的企业商务环境、真实的生产或服务项目,以及先进理念、管理经验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快速渗透到相关岗位的工作能力。反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则在于看重高校的人力智力资源、职业培训、信息技术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等资源,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得出资源依赖的校企合作倒金字塔动因分析模型,见下图。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校企合作动因模型图

由上图可见,在纵向上,自下而上的4条虚线将倒金字塔分割为五块,每块对应一种学校可提供的资源,依赖程度由弱到强;在横向上,若企业对此五种资源依赖程度均不高(指资源依赖在中等程度以下),则校企合作关系为“松散合作型”,或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型”,在实践中表现为“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只有企业至少对其中某一二种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才会产生较强的校企合作驱动力,才有可能建立起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调研的8所中职学校近几年均已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由于这些企业对校方所提供的五种资源依赖程度均不高,故校企合作仅处于“松散合作型”阶段。而另外两所高职院校虽然与当地或外地相关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和服务机构等,但也只是处于“产学合作型”阶段。

三、基于“3+2”培训方案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由于“3+2”方案中的“2”是指在本科层次的技术师范学院学习2年。技术师范学院在选择校企合作层次上,有必要引领中职或高职院校树立自己的职教师资教育品牌;再者,该方案本身并非是短期的行政手段,而是一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长期政策。因此,基于建立资源依赖的、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不完善的背景下,学校只有开拓思路,结合自身特点挖掘人力智力、基础设施、培训服务、财政资金资源,进一步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可能吸引企业积极地参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必须要以制度为保证。因而,建立“股份合作型”校企合作关系或校企合一的独资型校办企业是较佳的制度安排。以股份合作形式,聚合校企双方彼此之间不同价值链上的异质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结构或校企合一的独资型组织结构是落实“3+2”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教育理念先进著称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正是坚持了以学校为主体,合建或自建“教学工厂”、“教学企业”,从而走出了一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所谓“教学工厂”、“教学企业”(对于工程类称为“教学工厂”,对于经营类称为“教学企业”)是将现代工厂或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内建立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将学校和工厂合二为一,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并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运作。这一职业教育模式,重点突出了技术技能实践教育,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合建“教学工厂”

对于工程类专业,由于涉及品牌、设备、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诸多现实困难。为此,可采取逐步发展、深层推进策略。首先,基于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采用“乞丐式”战略,引入与工科专业相近的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在校内设立生产车间、测试中心或维护中心。然后,采用“传教士”战略,将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有偿培训服务形式推广至中、高职学校或其它企业。最后,采用“双赢式”战略,走市场化道路,与相关企业或与校内部分教师(拥有市场化前景的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股份合作,携手进行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创立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最终实现“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发展理念。

(二)自创“教学企业”

对于经管类专业,可由学校提供部分场地,建立迷你版创业园教学企业,下设不同柜组,分别经营食品、饮料、文具和服装等商品。各柜组的商品采购、库存管理、商品销售和会计核算等一系列日常业务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承担,老师仅负责监管和指导。所有这些柜组的运营和工作时间与真实的商业企业一模一样,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完整体验商业流程和工作任务,而且有利于培养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当然,为降低经营风险,学生经营的绝大部分商品可采用代销方式。其次,与校外服务型企业合作,先从承接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服务项目入手,如承接由会计师事务所外包的代理记账业务,由翻译公司外包的翻译业务,由装璜设计公司外包的工业或居家装修设计业务,由工商企业委托的市场调查业务,以及利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特色与部分企业合作的岗前培训等业务。最后,再创立相应的各种服务企业,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或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自行从市场寻找项目。

四、基于校企合作落实“3+2”方案的构想

“3+2”方案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就是为中职或高职培养急需的“双师型”师资。因而,为落实该方案应从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职教水平三个方面进行细化。

(一)第一阶段:理论知识的归纳提升

在实践中,决不能沿用传统的理论课程讲授方法,而要另辟蹊径,彻底打通课程界线,以仿真的或真实的任务或项目驱动,在实施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归纳和提升,这一过程大约需一年时间。就会计专业而言,打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例如,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为教学项目,分解年报内容,由不同老师承担不同专题,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和提升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对会计处理的要求、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财务管理理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甄别、审计理论和实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等。

就计算机工程类专业而言,选取原先已投入运行的某软件开发项目为样本,打通“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WEB 软件测试”和“网络技术”等课程,归纳提升数据结构理论对应用软件的指导作用,认识良好的算法对提高软件性能的重要性,掌握数据库优化理论对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体会良好的编程风格对软件维护和软件升级的意义,洞悉良好的网络结构设计和部署对WEB应用软件并发访问的影响。

(二)第二阶段:技术技能的综合实践

不论是工程类专业,还是经营类专业,经过前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归纳和提升,学生基本上可以系统地掌握“学以致用”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承接的校内外项目,实施综合完整且具有真实性质的教学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实施这一过程大约需半年时间。对于会计专业,以上市公司的年报为基础数据,将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上市公司分行业财务研究报告,出版并服务于社会公众和相关机构。对于工程专业,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监管下,严格按委托方的合同要求设计或制作产品。

(三)第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能力训练

在第二年的最后一学期,大约用3周时间安排学生集中学习职业技术教学法、应用心理学等课程,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课堂训练,再由学校统一派遣学生奔赴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顶岗见习”9周。最后,用3周时间分组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在老师指导下讨论解决在顶岗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要求这些“准老师”们将岗位见习中指导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和相关技术文档整理为毕业论文(设计),并积累形成知识经验库。

[1]张恩祥,李春旺,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EB/OL].北京:北京联合大学网,http://www.buu.edu.cn/home/05cg/webpage/zccl/gasolin/38.doc.

[2]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8):15-18.

[4]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若干难题的理论破解[J].职教通讯,2009(6):5-8.

[5]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9.

[6]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81-86.

G719.1;G718.5

A

1674-7747(2010)01-0107-04

2009-11-03

朱文(1964-),男,安徽怀宁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责任编辑 孙建波]

猜你喜欢

职教校企中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