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性追求:中职课堂的应有之义
——电子技术课程“主题导学”教学法示例及反思

2010-12-05张国红

职教通讯 2010年1期
关键词:自然性导学环节

张国红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金华 321017)

自然性追求:中职课堂的应有之义
——电子技术课程“主题导学”教学法示例及反思

张国红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 金华 321017)

以电子技术课程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为主题,示例了“主题导学”教学法,从课堂结构、认知过程和教学载体三个视角解读了“主题导学”课堂的自然性,并阐述了自然性课堂的现实意义,并认为“自然性”应成为中职课堂的价值追求。

自然性;电子技术课程;主题导学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具有先天的复杂性,建构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需要一种“自我”的智慧。但在传统学科教学的强势影响下,中职教学难以跳出传统课堂模式的藩篱,在教学中,教师或把独角戏进行到底,或为花哨的结构而沾沾自喜,呆板、做作和程式化已成为当前中职课堂的一种“畸变”。为了改变这种状态,笔者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建构了“主题导学”教学法,并由此进行了一些教学反思。

一、教学示例

教学主题: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教学用时:3课时(连续上课)

教学目标:学会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检测与调试,理解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提高电子技术素养。

教学要点: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检测与问题交流

教学方法:主题导学

学具准备:主题导学单及配套电子元器件、万能印刷电路板、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等。

教学过程如下:

(一)主题导入

1.情境创设:展示某学生的一个mp3,播放音乐,声音较轻。出示教师自制LM386功放,输入mp3信号,声音洪亮,同学们很兴奋。

2.明确主题:引出功放电路,明确行动主题。

(二)主题行动

1.分发主题导学单、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相关用具。主题导学单如表1所示。

2.学生依据主题导学单,自主安装、调试与检测电路,并完成主题导学单中要求的书面记录。

(三)主题交流

1.成果交流:(1)组内各成员检测结果的比较与交流,协调组内成员的行动进度;(2)借助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交流各组代表的检测结果等。

2.问题交流:(1)交流与解决主题行动中的生成性问题;(2)交流主题导学单中所预设的问题,并进行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梳理。

(四)教学反思

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讲授式理论教学是该课程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但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次课运用了“主题导学”教学法,无论是教学时空还是教学组织形式,“主题导学”都是对传统教学框架的超越,正是这种超越拓展了学生的自主空间,显现出课堂的自然性。

主题导学单表

二、“主题导学”课堂中自然性的综合体现

(一)课堂结构的自然性:化繁为简

中职课堂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课堂结构,但是,无论是赫尔巴特的四个步骤,还是凯洛夫的五个阶段教学,至今在中职教师中还留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力量却使中职教学丧失了自我,教学方法俗套,教学环节繁琐,加上现代媒体的多彩包装,课堂结构呈现纷繁芜杂和做作之态。

本次课的结构设计重在化繁为简,旨在以简单求得自然。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环节少。课堂仅设计了主题导入、主题行动和主题交流三个环节,且主体环节仅有两个(即后两步),这样,就削弱了教师为多环节之间的连接而发挥的主导作用,保证了学生主体学习的流畅性;二是重心环节突出。围绕主题展开的行动是本课堂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占总学时的2/3以上,保证了学生自主行动的充分性。

同时,本课堂体现了“以大见简”,教学设计超越了传统课堂框架,从单课设计走向主题设计,即为了一个完整主题的教学需要,以紧密相连的三课时作为一个教学时间单元,拓展了教学时空,而教学环节不增反减,更加衬托了课堂的简单自然。

(二)认知过程的自然性:先做后学

传统“先学后做”的逻辑顺序是基于“实践是理论的应用”的思考,也是“学生是教学的被动参与者”的理论推导,而实际上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动学习欲望的个体,“先做后学”的逻辑顺序顺应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过程,呈现一种认知过程的自然性。

本次课的过程序列是“先做后学”。在教师的主题导入下,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做”的行动,而“行动问题”的必然生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共同催生了学生“学”的自然性。这里的“做”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安装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并依据主题导学单的描述与要求进行调试与检测,这是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时空。这里的“学”,是基于行动的思考与交流,一是学生对行动中形成的生成性问题的自然思考;二是行动后依据主题导学单对预设性问题的自主回答,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进行自然的师生交流,显然,从做到学的过程推进是合乎逻辑的,自然的。

(三)学习载体的自然性:去伪存真

要形成自然学习,需要建立一个互动载体,这个载体不是知识本身,而应是一个生动真实的主题。但是,追求完全天然的真实也会落入真假不分、鱼龙混杂的尴尬,就像一块有腥味的生肉,需要烹饪加工,才能被大家接受一样。主题构建需要在教学意义与完全真实之间寻求平衡,进行合理的教学加工,通过去伪存真求得学生对学习载体接纳的自然性。

LM38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在收音机等实际电路中应用较为广泛,安装该电路就像工作一样,是件自然的事情。可以看出,本主题不追求纯天然,通过设计,去除重复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伪元素,通过灵活取舍与加工,选取与单元知识最对应的载体主体,如电子线路调试、检测与排故等。对电子线路设计、产品封装和产品评估等其它环节,根据教学实际作了舍弃。

三、自然性应成为中职课堂的价值追求

在中职课堂中,自然性的实质是要求课堂教学遵循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学习、实践或交流中追求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像做事、工作或游戏那么自然。

(一)自然性强化了中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主体性是教育的普遍原则,但中职教育强调职业导向和行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有充足的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的自主行动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应体现的更加充分,而课堂的自然性恰恰促成了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中职课堂表面上的“有序”却掩饰不了学生自主欲望与教师强制调控之间冲突引发的不自然。先秦道家的“自然无为”为中职教学带来了生动启示,“主题导学”教学追求课堂管理于无形,即通过一张主题导学单明确整个课堂的行动内容与路径,以此达到“不言而教”,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空。基于此,本次课只设计两个主体环节,以简单自然求得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一是学生自主行动环节的自然与充分。本次课的设计超越了一课时的时间限制,这在时间上保证了行动的充裕性和主题学习的完整性。同时,主题自身的魅力与主题导学单的路径描述共同促成了学生行动的自觉态度;二是问题交流环节的自然与充分。由于问题来自于行动,这种对问题的解决意图的生成是自然的,由此引发的学习热情也为后续预设问题的交流建立了自然铺垫。

(二)自然性尊重了中职学生的智力结构特点

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层级结构展开的,具有“平行结构”的特征,这与学生与生俱来的自然的心理顺序出现了冲突。[1]而主题导学是基于行动的学习,其教学内容的排序,是按工作过程展开,这就使得学生的行动顺序具有“串型结构”,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与此同时,基于行动的学习也呈现一种自然激发,并形成渐入佳境的自然学习过程。而学生认知的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可见,自然形成的行动顺序与自然形成的心理顺序形成了一致性。

同时,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具有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智力结构,所以,职业教育更适合采用集形象、行动和情境等特点于一身的过程性的“串行结构”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三)自然性指向了中职课堂的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能力的发展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职业能力一般难以用语言、文字等显性形式清晰表达,主要以经验、感悟等内隐形式存在于个体之中。也就是说,默会知识是中职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默会知识的最终获得,只能依靠个人实践,其间包含着艰难的试错学习[2],因此,中职教学不应钟情于教师权威下的知识单向传递,而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围绕主题自主行动的自然性,充分体现学生自主行动的充分性。本主题中以生动载体为主题,通过学做结合、先做后学,不仅是为了提升显性知识,更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传统教学中无法理解的相关默会知识。同时,教学载体的自然真实性,为学做结合创造了条件,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默会知识并进而转化为职业能力的过程,也呈现一种静悄悄的自然演变。

“主题导学”已成为区域性实践的一种中职有效教学方法,其典型的自然性为中职教学拓展了视野,自然性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造非语言平台,守住教师的嘴巴,收敛教师的课堂霸权,充分呵护学生主体参与的自然性,让学生的学习就像工作、做事那么自然。需要指出的是,自然性是中职课堂的追求境界,完全的自然性必然是放纵的代名词,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自然性追求的学问在于“度”的把握,以及对应策略体系的建立,“主题导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中职专业课教学的自然性追求带来了生动启示。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3.

[2]杨林生,牟惠康.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有效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9(1):46-50.

C712

A

1674-7747(2010)01-0097-04

2009-11-10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立项研究课题(浙教科规办〔2009〕3号)“中职专业课‘主题导学’教学策略研究——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SC176)

张国红(1968-),男,浙江东阳人,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职教部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自然性导学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从“福禄壶”看紫砂壶艺术的自然性与中国吉祥传统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谈通俗唱法的真实性特征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条件处理得当解法探出根源:以三角问题为例谈解题思路的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