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去氧胆酸联合祛湿活血汤治疗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观察

2010-12-03田素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3期
关键词:胆酸肝炎病毒性

田素琴

湖南省郴州市中心血站(郴州 423000)

戊型肝炎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类型,其病情相对较重,胆红素升高明显,常规治疗恢复较慢。笔者近年来应用熊去氧胆酸(商品名为优思弗)联合祛湿活血汤治疗戊型病毒性肝炎3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5月住院的戊型病毒性肝炎共62例(重型及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未列入),均符合2000年9月全国第10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EV)均阳性,并除外肝内外梗阻性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32~75岁,平均52.6岁。对照组31例,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27~72岁,平均50.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熊去氧胆酸2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另予祛湿活血汤:茵陈蒿30g,滑石20g(先煎),栀子10g,茯苓15g,石菖蒲15g,鸡骨草20g,金钱草 20g,丹皮 15g,赤芍 30g,郁金 15g,丹参 30g,茜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两组同时给予相同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30d。治疗中每周复查主要监测指标1次,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项目 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胺酰转移酶(γ-GT)。

1.4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ALT、TBIL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好转,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ALT、TBIL未下降至治疗前50%或反而上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 (P<0.05)。治疗后TBIL、ALP、γ-G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ALT(U/L)TBIL(μmol/L)A LP(U/L)γ-GT(U/L)243.41±5.36 56.58±5.36*△238.74±10.24 89.94±12.0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89.24±52.14 58.01±10.24*450.05±40.58 52.28±17.12*治疗组(n=31)对照组(n=31)283.11±17.51 105.76±10.35*△279.14±20.48 158.85±14.88*201.47±21.84 80.89±20.24*△220.15±14.84 121.41±19.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1例(67.74%), 有效 10例 (32.26%), 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15例 (48.39%),有效9例(29.03%),无效7例(22.58%),总有效率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戊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多见,表现为淤胆型肝炎和重型肝炎较多。本病的瘀胆型又以老年人为多,其瘀胆的原因可能为病毒本身引起肝细胞损害,影响胆红素酯化及分泌障碍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影响肝内毛细胆管,造成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并且可能与特发性免疫调节及细胞因子释放有关[2]。戊型肝炎病程较长,治疗上除一般护肝治疗外,主要是要消除黄疸,减轻症状。

目前西医治疗戊型肝炎主要为西药护肝、降酶等对症治疗及血浆交换、肝移植等,但血浆交换、肝移植等治疗方法价格昂贵,是有创性操作,疗效不稳定[3]。因此,对于淤胆型肝炎,尚无很好的治疗办法。目前常用的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但对于部分患者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在退黄方面较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湿热蕴结脾胃,瘀滞肝胆是该病的关键,故本病主因为湿热瘀滞肝胆。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认为“治黄必活血,血行黄易却”[4]。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在治疗戊型肝炎时,我们采用自拟祛湿活血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方中茵陈蒿、滑石、栀子、茯苓、石菖蒲、鸡骨草、金钱草清热祛湿退黄,减轻肝细胞炎症,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新生;丹皮、赤芍、郁金、丹参、茜草活血利胆,药理研究也证实赤芍、丹参、郁金等活血药物有改善微循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本观察表明,熊去氧胆酸联合祛湿活血汤,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在退黄降酶方面,均较单纯使用熊去氧胆酸疗效显著,提示两者合用有协同治疗作用。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1):324~325.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3]蒋玉凤,邹愚,王明勇,等.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2):28 ~30.

[4]北京中医医院.关幼波临床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

猜你喜欢

胆酸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感愈胶囊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