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韵母表中两个系统性的设计问题

2010-11-26

海外华文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儿化韵母元音

周 轶 张 华

现行的普通话韵母表,是1957年公布的拼音方案的一部分。它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曾经有过不同的方案,也公开征求过意见,可以说是老一辈语言学家共同研制的,如著名的罗常培、陆志韦、黎锦熙、王力、周有光、吕叔湘、魏建功等先生,都参与了研制工作。韵母表的总体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尤其在语音的归纳与编排方面,整张表相当有助于记忆与学习。这个相当科学的韵母表,是本文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长期以来,韵母表的完善度没有引起人们的十分关注。然而,随着中国的发展,普通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习者,韵母表本身存在的两个主要系统性语音问题,即o与e的界限问题、卷舌元音与儿化音的安排问题,也凸显出来。

一 音符o与e的界分

(一)音符o的问题

韵母o的音,不宜读同韵母uo。因为:

1.在同一韵母系统中,存在“二形一音”的现象,不合表格系统简明的原则。

从韵母表的结构来看,不同的小方格内的韵母应该有着不同的实际读音,“二形同音”的读法显然不妥。

2.韵母表左起第一列韵母的第一个元音a、e均为开口元音,作为合口元音的o安排在这一列显然不合适。

3.复韵母ou中的o,难免受到干扰或误导。

音符o也存在于ong、iong之中。在这里,o与e依然存在纠葛。学界一般把eng、ing、ong、iong这组音描写为[ә、i、uә、y],抛开弱化和央化的因素,单从音标显然看不出o与e的区分,换言之,此组的o与e也是混淆不清。在现行的韵母表中,eng、ing、ong、iong分排为两行,也增加了学习和记忆的负担。而且,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或外国人学汉语易生误会:读ong为[ng]、读iong为[ing]。

音符o还存在于韵母ou之中,此o为央元音[ә]。同ong与iong,也不便于方言区的人和外国人学习和掌握。

音符o还存在于韵母ao之中,此o为合口元音[u]。

(二)音符e的问题

音符e还存在于en、in、un、ün这组韵母之中,一般描写为[әn、in、un、yn]。

音符e还显存于ei[әi]、隐存于ui[uәi]。

(三)音符o与e的界限

先说音符o。

与之相关的韵母有o、uo、ou、iu、ao、ong、iong。首先,音符o与合口音的关系比较容易撇清:

1、与韵母o直接拼合的声母限于唇音bpmf。就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来说,合唇(即合口)是发唇音的必要条件。uo韵母与唇音声母相拼,如果写作buo、puo、muo、fuo,不仅似乎强调了u的存在因而发音不甚自然,而且书写不够经济,这是书写形式规范为bo、po、mo、fo的考虑因素。由此可见,音符o作为韵母uo的俭省形式可以使用,并且在bpmf后读同[uo],这不意味着它作为单元音的音值为[u],恰恰表明o应该是一个开口的[]。

2、音符o在ao韵母中发[u]音的规范值得思考。这个o在词内拼音连写的情况下,本来应该有着显示韵头u和韵尾u的形式区别的作用,不过,在规定了韵头u写为w的情况下,韵尾u保持原形,即ao规范为au,似无不妥。可见,音符o没有因为韵母ao而承担合口音[u]的必要。

3、音符o在韵母ong和iong中亦非合口元音。从语音史来看,韵母ong、iong与韵母eng、ing不仅有着相同的韵尾,而且拥有共同的韵腹,区别在于韵头。依现行韵母表的韵头安排和韵母的实际音值,ing=ieng[iә],ong=ueng[uә],iong=üeng[yә],均无问题。可见,音符o也没有因为韵母ong、iong而承担合口音[u]的必要。

总之,现行韵母表列于开口韵一列的o韵母,实际上不是一个实质意义上的独立韵母,而是一个更具形式意义的书写符号。在韵母ou中,o的音值表现为开口元音,一般认为是[ә]。

再说音符e。

与之相关的韵母有e、ie、üe,ei、ui,en、in、un、ün,eng、ing,根据上述分析,实际上还有ong、iong。

1.现行韵母表有明确规范,音符e在i、ü后读为[e],单用读[]。

2.现行韵母表没有明确规范的,是其他复韵母中的e音符的音值。总体来看,音符e的音值均表现为开口元音,同时在复韵母中存在着弱化、央化甚至书写形式上的俭省情形。

(四)为元音[]设立音符的问题

1.解决o、uo的同读问题;

2.解决e的一符二音问题及排表问题;

3.解决eng、ing、ong、iong的二符一音问题及排表问题;

4.顺便把ao修正为au,解决o的一符多音问题。

二 卷舌元音与儿化音的处理

卷舌元音,中国语音学家曾经推荐给国际语音学会,请求确认为一个独立的语音,未能成功,这不奇怪。卷舌元音是由一个卷舌动作过程叠加在元音发音过程上而形成的,并非汉语所独有,国际音标里已有在元音上附上一个添加符号来表示的办法。

就汉语内部而言,卷舌元音与儿化音的发音规则,并无不同,比如“二”的发音与“那儿”的韵母的发音,“儿”的发音与“格儿”的韵母的发音。

如上,汉语的卷舌音,实际发音是分两类的,“二”与“儿”的主元音分别是[a、],由于卷舌韵里的字太少,习惯上把他们归为一类。当然,归并卷舌音的时代是有规范的意思的,颇值得玩味。我们认为,既然卷舌音与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并无不同,既然儿化音的使用相当广泛,把卷舌音合二为一,尽管多少会减轻一些学习者的记忆负担,却也不必过高估计同归一类的必要性,对母语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

在普通话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音的教学显得相当凌乱,缺少章法。随文逐字教学,难见儿化音之间的异同;集中教学则需要相当的时间,记忆也是问题。细究起来,韵母表中没有对儿化音做出安排,应该是造成此类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应该说这也是韵母表的一大遗憾。

在研制韵母表之时,甚至现在,对于儿化音,学者们在审音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比如,对前鼻音尾的音节(即an、en组字)和i尾的音节(即ai、ei组的字),通常的教科书将儿化音的发音法表述为:去掉韵尾-n或-i,叠加r音,发音时“边发元音边卷舌”。依此表述,“花儿”与“欢儿”、“芽儿”与“沿儿”、“歌儿”与“根儿”、“喝儿”与“黑儿”等的音值必然相同。在儿化音的教学实践中,an、en、ai、ei组音节和i、ü韵母音节的儿化音,普遍存在儿化强度不足的问题,听上去有明显瑕疵。实际上,n尾和i尾并不宜简单地“去掉”,它们在儿化音中仍以一种变化了的形式有所体现。我们表述为:音节的ng尾,在相应儿化音中表现为鼻化音;音节的i尾和n尾(包括[ i、、、y、n]),在相应儿化音中表现为强儿化,即[];其余的音节,儿化音表现为弱儿化,即[r]。篇幅所限,本文不展开论述,其余音值问题,可参考本文《教学韵母表》。

上述对儿化音发音方法的简单表述,也许不单纯是审音的问题,恐怕更主要的是对待儿化音的态度问题。我们认为儿化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轻视了。诚然,儿化音本质上属于变音;不过汉语里的音变,包括轻声的音变、上声连读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啊的变声,都不及儿化这样既具有韵母系统性又具有音质特殊性。而且儿化音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有“表小”的实在意义,并非单纯的语流变音,而属于一类“小称音变”。

我们主张把儿化音在韵母表中附专列反映,或者在韵母表下给出较详细的发音说明,以利于解决儿化音在教学中因为无据而造成的困难和混乱局面。

三 教学韵母表

修正拼音方案的《声母表》不是本文的宗旨。我们谨推荐一个教学用的韵母表,仅作语音教学之参考。

iuüiɣʅ ur üɣʅaiauaar iar uarɣuɣüɣɣr uɣr üɣreieüeer ier üerauiauaur iaurɣuiuɣur iɣuraiuaiaʅ uaʅɣiuiɣʅ uɣʅanianuanüanaʅ iaʅ uaʅ üaʅɣninunünɣʅ iɣʅ ɣʅ üɣʅangianguangãr ãr uãrɣnginguɣngüɣngɣ r iɣ r uɣ r üɣ r

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叶宝奎.语言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林 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罗常培,王 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儿化韵母元音
声母韵母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有趣的“儿化”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单韵母扛声调
北京话(36)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