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功训练中的“扶把”问题

2010-11-16毛玲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练习者伤害事故杂技

■毛玲

身体素质训练,顶功训练,筋斗训练,舞蹈基础训练,这是构成狭义的杂技基本功概念的四要素。它是培养杂技艺术人才的基础。其中顶功训练不仅能够增强两臂膀的弯曲与推起的力量,同时还能够发展腹背、腰肌力量和训练身体的平衡力,增加上肢和肩带的力量及灵活性。而顶功训练的实践告诉我们,顶功要想练得好,必须要有正确的“扶把”。也可以讲,好跟头是“喂”出来的,好顶功是“扶”出来的。过硬的功夫如同参天大树一样,都是园丁辛勤培育的结果。这样讲并不过分,因为练习者初练时的开“法儿”,没有“扶把”就开不好,即使你自己能开“法儿”,出了毛病,没人“扶”你就纠正不了;就是有了一定基础的练习者,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扶把”,提高同样是困难的。所以,“扶把”在顶功训练中是占有一定主要地位的,是具有极特殊意义的。

巧妙的“扶把”方法,是练好顶功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说,正确的“扶把”,是练习者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打开通往“绝技”大门的金钥匙。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教员顶功训练艺术的重要标志。

通常的“扶把”是由两手操作的。

所谓“扶把”的巧妙。就是“巧”在教员用两手的技巧,及时准确地给练习者以必要的帮助;就是“妙”在练习者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员的一定帮助,获得正确的技术,增强力量和建立牢固的“动力定型”,为以后的提高和发展新的动作技术打下可靠的基础。

1.“扶把”时,要注意分清“把”的性质。即指的是帮助,还是扶持。

“帮助”,是指练习者做动作时,教员给予附加的外力,能使练习者借助外力能体会﹑掌握﹑改进和提高顶的技术,更好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帮助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否则,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帮助”,一般的是应用于动作的最初训练阶段和训练中增强练习者体力时采用。

“帮助”有以下几种:

①助力性帮助。当练习者练顶功时,常常会产生惯性﹑重力和对抗肌肉所造成的阻力,而运用这种帮助,就能使练习者有余力克服这种阻力,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②击掌﹑语言和标记性的帮助。运用这种帮助,可以使练习者体会动作的正确方向﹑肌肉用力的时间和提高顶功的质量。

③用保险带帮助。这种帮助,对加强练习者的信心,克服紧张和畏惧情绪,消除反常的防御性反射,是起着良好的作用的。

“扶持”,是指教员扶着练习者训练,但不是用力帮助练习者去完成动作,而是随着练习者,在练习者做动作的过程中,由于动作要领不清﹑或体力不足时,教员可随时给予必要的扶持,或由扶持变为帮助。

2.“扶把”时给的力量要合适﹑有方向性。这就是说,练习者练什么顶,就给什么“扶把”;缺多大劲就给多大劲;哪方面缺劲,就往哪方面补劲。要做到这点,教员不仅必须精通“顶功”的技术,而且必须要有熟练的“扶把”功夫和经验。

3.掌握好“扶把”与“撤把”的火候。意思是说,教员要讲究“扶把”的艺术。这就是说,当练习者在帮助下对顶功的技术有所掌握,但还无把握,教员还不能离手时,就要运用“扶持”的方法,在必要时给予扶助。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不认为练习者刚练会,就撒手不管,随便联系,其结果,必然会跑“法儿”,形成错误动作,长此下去,会给以后的训练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重大损失。当然,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而应当是使实践者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能有把握成功,即达到动作纯熟的程度,教员才能“撤把”。这样扶出来的顶,是保“法儿”的,不仅质量高,应用广,而且发展大。

由此可见,“扶把”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①“扶把”能帮助练习者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教员通过“扶把”,可以使练习者懂得动作要领﹑掌握动作过程,由不会到会,再到自如的过程。

②“扶把”能帮助纠正动作错误。练直顶时易产生塌腰的毛病,教员通过“扶把”(运用提﹑顶的方法)帮助练习者纠正其毛病,体会立腰﹑顶肩的正确动作要领,找出训练规律,培养正确姿态。

③“扶把”能帮助长“劲儿”。教员扶着练习者靠顶,可以增长其靠顶的时间和支撑力量,达到拿空顶。教员扶着练习者推桩子,就可以增强练习者的屈伸“劲儿”,反复训练一定数量后,便达到自如。

④“扶把”能帮助提高顶的难度。一个初练者,由双手顶到单手造型等各种难度大的顶,都是通过教员用双手“扶”出来的。

⑤“扶把”能预防伤害事故的产生。经验证明,练习者常常由于力量不足而出现伤害事故。通过适当的“扶把”。不但增长了力量,同时还能消除出现伤害事故的可能性。

在杂技艺术的发展中,正是要掌握这种基本功的技巧,才能为一代代杂技演员创造新奇、独特、惊险的高难技巧和别开生面的新节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练习者伤害事故杂技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高空杂技
空中杂技师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老鼠演杂技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冰上瑜伽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