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电视深夜节目打造时段黄金价值
2010-11-16□刘娟
□ 刘 娟
栏目责编:黎 莉
当前我国电视深夜节目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由于电视频道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全天电视收视日趋扁平化,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率越来越低。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使受众的收视途径更为丰富,以电视为首的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大电视媒体力争稳定黄金时段收视的同时,也开始挖掘傍晚、深夜等“次黄金时段”,以求支撑甚至拉动全天的平均收视。另外,以“市场份额”为主要内容的收视考核标准的实施,也使得非黄金时段的节目收视具备了更大的意义。
我国深夜节目的编排和收视现状。在深夜时段的节目编排上,各电视台有着一个致命的通病,就是缺乏针对性。从播出内容看,除了体育比赛和重大文艺晚会、巨星演唱会能提升这个时段的收视率外,其他节目收视率都表现得平淡无奇。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电视台在这个时段主要安排了影视剧、新闻资讯节目、重播节目、健康专题节目等。总体来看,影视剧播出量占首位,整体内容和形式都不如白天和晚间时段的节目。从收视状况看,对于深夜节目,观众收视时间投入最多的是电视剧,其次是新闻资讯节目、访谈类节目和电影,再次是综艺类和专题类节目。从收视观众看,特征为25-54岁的中青年、城市白领、初高中以及大学以上知识分子的男性观众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观众职业以干部、管理人员、个体和私营企业主、公务员以及工人等为主。换句话说,深夜节目的观众结构中,年少的和年老的观众少,以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男性为主要收视群体。
当前我国电视深夜节目存在的问题。首先,节目品种匮乏,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深夜时段,电视剧仍然占据最高的播出比例,健康类和购物节目有低俗化、无厘头倾向。其次,以重播为主,首播节目比重很小。目前,我国无论是细分化的专业频道还是普通的综合频道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首播节目少、节目资源匮乏的情况,尤其是深夜节目重播日间节目现象普遍。第三,观众把握不准,未能科学匹配深夜电视资源。电视深夜节目是白天节目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但它不能成为白天节目的翻版,不能完全照搬白天节目的样式,应该根据深夜观众特点及收视规律,做好电视节目与专栏的科学匹配。
如何开发电视深夜节目,打造时段黄金价值
认真做好深夜节目的观众市场分析。一方面,根据深夜收视群体的构成特点,研究深夜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经受众市场调查,分析得出深夜电视观众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一是知识分子和城市白领,二是有特殊心理需求和作息时间较晚的观众,三是夜间正常工作的观众。因此,从节目策划和编排上要做到节目类型丰富,形式新颖,内容有针对性,重点突出。
另一方面,根据收视需求,挖掘潜在受众。深夜时段的观众渴望获得的是精神调整与放松,因此,这一时段的节目策划和编排应以“软、轻”为特色的时尚休闲欣赏类节目、专栏和影视剧为主。除此之外,新闻类节目、知识性栏目、信息类节目也比较符合这一时段观众的收视需要。新闻类节目应该调整编辑理念,对一天的新闻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经过精心编辑、整理并加以评论的新闻节目既能满足观众一天来信息获取的需要,又能从这个收看过程中得到放松。总的来说,深夜节目应量身制作出适合深夜观众心理需求的特色节目。在制作中,既要注意防止成为“夜总会”式的情色节目,更要避免成为“政治训导式”的教育片,应该做到庄谐得体,使人爱看。
低成本运作,开发品牌深夜谈话节目。深夜时段,观众群相对比较小,考虑到投入与产出,深夜节目制作应该是低成本的。因此,深夜节目除了重播节目和加工编辑的节目外,访谈节目就成了较好的选择。
2007年4月,湖南卫视针对中高端收视人群在零点档首播两档节目——财经脱口秀节目 《听我非常道》和文化名人访谈节目《零点风云》。《零点风云》以电视博客的精神来操作,一周两期各有侧重,旨在搜索当下最鲜活的思想,吸引社会精英持续发声、自由表达,让具有推动力的思想电视化。作为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深夜谈话类品牌节目《相伴到黎明》从广播升级到电视,观众运用电话、传真、信件、E-MAIL等通讯工具,就情感问题与主持人开展交流。据悉,《相伴到黎明》的平均收视率为0.8%,这个数字在上海地区同时段电视节目中属于高收视。
好的节目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李静的《非常静距离》在安徽卫视深夜零点播出,非但没有影响收视率,还掀起了新的收视热潮。在观众高涨的热情下,深夜零点档显得大有可为。《非常静距离》的播出开创了国内电视节目收视的又一个“黄金时段”。业内权威专家认为,《非常静距离》的开播,标志着中国深夜电视节目将进入到品牌化竞争的新阶段。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也连出两记重拳,22时30分,作为新闻频道改版中唯一一档直播的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亮相;23时至24时,又推出了深夜档新闻节目《24小时》。《24小时》是一档梳理全天新闻的节目,设有“今日扫描”“记者调查”“明日关注”等小板块,节目包装与新闻频道新改版的几个节目一脉相承。
增加直播、首播节目的比例,提升深夜时段的黄金价值。电视媒体通常会把那些质量和影响力一般的节目放到深夜时段,认为既可以填充深夜空白,又可以循环利用节目资源,不造成浪费。这一做法在考核全天节目收视率的时候也许可行,但是在考核全天收视份额的当下,等于“慢性自杀”。要知道,深夜时段是尚未被发掘的风水宝地,电视媒体应该以精心编排黄金时段的态度对待深夜时段,不能将其认同为“真空时间”,用一大堆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和购物广告来滥竽充数,而应把那些“一播就高”的强势节目以及自创的品牌节目编排进这一时段。
做好深夜节目的关键前提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该时段的重要价值和收视潜力,即深夜电视节目是白天节目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而非白天节目的翻版。因此电视媒体应根据深夜观众的收视特点及规律,搞好深夜节目与时段的科学匹配。这方面国外很多深夜节目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英国某电视台深夜推出的婚礼专题节目,美国为病人设置的夜间节目。我国在起步阶段已尝试推出了多档品牌深夜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零点风云》等。此外,深夜时段应注重增加直播、首播节目的比例,节目应以短为主,注重形式的灵巧性和简短性。
培养优质的深夜节目主持人。由于深夜节目主打的是精彩的直播节目、精编节目和访谈类节目,所以优秀的栏目主持人成为其成功的关键。纵观深夜播出的成功节目,《天下女人》《零点风云》《我是大美人》等无不以主持人鲜明的个性、幽默机智的风格赢得了观众,塑造了栏目品牌,打开了市场。
央视新闻频道23:00播出的 《24小时》是一档梳理全天新闻的夜间资讯节目,主持人为原《新闻会客厅》的李小萌与曾任东方卫视《看东方》栏目主持人的启明。启明的主持风格轻松诙谐,尤其擅长讲故事,他的加入让这档夜间新闻节目在主持风格上能够轻松活泼一些。《相伴到黎明》自2006年登上荧屏以来一直在零点档发光发热,这档情感心理类节目希望在保留草根的基础上,提高品位,节目发展日趋“专业化”。节目要求主持人要有“心理咨询师”执照,现任主持人小林、梦晓都是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夜节目应该打“主持人牌”,以有个性、有特色、有魅力的主持人吸引观众,稳定观众。参考文献:
①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
②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王兰柱:《中国电视节目评估: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广播学院,2007年。
④阚乃庆,谢 来:《最新TOP欧美电视节目模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⑤《央视新闻频道改版 深夜档节目<24小时>亮相》,人民网,http://ent.people.com.cn/GB/9835905.html。
⑥《打造内地深夜谈话节目》,《今日晚报电子版》,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122407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