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市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原发耐药情况分析

2010-11-15程红兵武延隽张雄鹰陈云霞长治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长治046000长治医学院病原综合实验室通讯作者mailwyj34com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药率同年龄组长治市

程红兵,武延隽,张雄鹰,陈云霞,孟 莉 (长治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长治 046000;长治医学院病原综合实验室;通讯作者,E-mail:wyj34@6.com)

结核病是一个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1]。各种抗结核药物在20世纪相继问世,使结核病的治愈成为可能,但随后,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出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目前主要有两种: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和原发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原发耐药的测定,可反映一个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流行趋势和抗结核治疗成效,因此,对原发耐药的测定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不同年龄组病人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近年来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长治市各年龄组结核病原发耐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制定结核病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0-01~2006-12在长治市各个医院和长治市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739例原发结核患者痰标本。根据病人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岁),各组间性别及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耐药性分类 采用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中的分类,将既往从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用药不足1月表现为耐药性者列为原发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对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cin,RFP)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耐药性测定。

1.3 实验方法 收集的各标本经常规处理后接种至我室自制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中,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后,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用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 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乙胺丁醇(ethambutol,EMR)等4种抗痨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具体方法严格按照1996年《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操作》[2]。试验中所用的抗痨药物均购自上海市医药信托责任有限公司信宜制药总厂。

1.4 质控方式 在进行上述药物的耐药性测定时,每批药敏试验均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药物敏感株作为对照,用无药的我室自制的改良罗氏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进行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耐药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原发耐药情况 结核病患者总的原发耐药率为31.0%,中年组最高为34.9%,其次为青年组31.3%,老年组最低24.5%,但是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每个年龄组各药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SM、INH、RFP、EMR,耐 SM率最高为 22.2%,耐 EMR最低为7.6%。三组间耐SM率、耐RFP率、耐INH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耐EMR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09),青年组和中年组(χ2=8.125,P=0.004)及中年组和老年组(χ2=5.772,P=0.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年龄组原发耐药情况 株(%)Tab 1 The primary drug-resistanc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strains(%)

2.2 不同年龄组原发耐1-4药及耐多药率 从表2可知,耐1药、耐2药、耐4药、耐多药不同年龄组的耐药顺序均为: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耐3药的耐药顺序为:中年组>老年组>青年组。三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耐多药率中年组最高(5.5%),其中青年组和中年组(χ2=1.784,P=0.182)及青年组和老年组(χ2=1.647,P=0.1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

表2 不同年龄组原发耐1-4药及耐多药率 株(%)Tab 2 The conditions of 1-4 drug-resistance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strains(%)

3 讨论

结核杆菌是重大传染病结核病的病原体。进入21世纪,结核病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全球每年新增约800万结核病例,180万人死于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公布的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估计2007年全球发生927万结核病例。耐药结核菌,尤其是耐多药结核菌仍然是结核病防治的难点。原发耐药是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结核病耐药监测中,更应加强原发耐药结核菌的监控[3]。本文报道的长治市2000-2006年7年间原发耐药率为31.9%,低于黑龙江省的36.2%[4]和上海市的40.7%[5],高于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18.6%,其耐药水平偏高。本次调查原发耐药率中年组最高,与王国斌等[6,7]报道一致。以耐药类型看,耐单一药物中以耐SM为首位;每个年龄组各药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SM、INH、RFP、EMR,青年组和中年组对各药的耐药率高于老年组。如果以同时耐INH、RFP作为耐多药的标准,长治市原发耐多药率为3.5%,低于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7.6%;其中中年组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在原发耐药率、耐多药率中,均以中年组为最高,其原因可能与不合理、不规则以及盲目用药等有关。原发耐药率较高,说明应加强控制传染源、特别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

综上所述,长治市原发结核患者存在较高的耐药率,且不同年龄组原发耐药率的差异较大,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监测,开展快速准确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测定,针对个人耐药性的测定结果,建立有效治疗方案,减少复发率,降低耐药率,使长治市结核病的发生率得到控制。

[1] Hristea A,Otelea D,Paraschiv S,et al.Detection of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esistance mutations to rifampin and isoniazid by realtime PCR[J].Indian J Med Microbiol,2010,28(3):211-216.

[2]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J].中国防痨杂志,1996,18(2):80-85.

[3] 梅建,薛桢,沈鑫,等.原发性耐药是耐药结核菌产生的重要原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2):75-78.

[4] 谢艳光,李发斌,闫兴录.黑龙江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5):395-398.

[5] 唐神结,肖和平,夏祥新,等.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83-86.

[6] 王国斌,彭义利,张国龙,等.河南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1999,21(3):167-168.

[7] 王国斌,彭义利,张国龙,等.中国河南省WHO结核病耐药监测报告(续)[J].中国防痨杂志,1999,21(4):185-190.

猜你喜欢

药率同年龄组长治市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财政局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巴旦木壳/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阻燃浸渍处理工艺对桉木单板载药率的影响研究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读者来信
痰涂阳结核病1297例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