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0-11-08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消费农民农村

张 岚

(鞍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辽宁 鞍山 114007)

该文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百期征文”二等奖。

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岚

(鞍山师范学院 体育系,辽宁 鞍山 114007)

体育消费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的一支坚挺力量。研究约占全国人口总数70%农民的体育消费状况将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我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农村体育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改变农民的消费意识,拉动新农村经济的增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体育消费;现状;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迅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凸现,体育消费成为拉动内需、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的一支坚挺力量。研究约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农民的体育消费状况将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状况的研究,旨在了解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和特征,拉动新农村经济的增长,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构建合理的农民体育消费结构,开发农村体育市场,推动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按照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和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GDP和PGNP将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北京、湖北9个省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将内蒙古、江西、陕西、吉林、山西、新疆、海南、湖南、甘肃、西藏10个省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中随机抽取辽宁、山东、内蒙古、陕西、湖南、江西、新疆、海南、福建、贵州为调查对象,对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

从中国期刊网搜索关于农民体育消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体育服务的建设、农村体育组织与管理等论文20余篇,专著及相关的纲要法规等5部。

2.2.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农民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调查》。(发放15876份,回收14986份,回收率94.39%;有效问卷14753份,有效率98.45%。)二是针对市县各级职能部门领导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发放238份,回收230份,回收率96.64%;有效问卷228份,有效率99.13%。)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回收、邮寄和约定时间回收等方式,并进行了效度与信度检验,具有科学性。

2.2.3逻辑分析法

本研究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处理、论证,并得出结论与建议。

2.2.4数理统计

本研究采用SPSS15.0软件对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保本次研究的科学性。

3 结果与分析

3.1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现状

3.1.1我国农民体育消费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比重

表1 我国农民日常消费情况一览表(%)

居民消费倾向代表一个国家的消费观点、消费传统,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其中占人口总量70%的农民的消费是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有一下几类(见表1)。居前几位的是子女教育消费、生活用品消费和生产资料消费,其中辽宁省农民消费用于改善或修建住房排在第二位。体育消费排在第七位,基本占到9.6%。

3.1.2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是个人生活消费中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方面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消费根据体育消费者支付货币而获得的体育消费品目的与外在形式的不同,将体育消费者的行为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参与性体育消费。

1)实物型体育消费

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通过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健身活动有关的实物性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如购买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运动饮料、体育报刊杂志等。这种消费形式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及功利性等特点,比较符合我国农民的消费心理。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实物型的体育消费比例很大。以运动服装鞋帽为例,除新疆外,其他省市消费均占70%以上,一些省份则高达90%以上。说明我国农民仍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

2)观赏型体育消费

观赏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入场券或门票,以观看和欣赏达到视觉神经满足和精神愉悦目的的各种消费行为。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民到现场观看比赛的比例非常小,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如:湖南(湘西)、江西、贵州的农民到现场观看比赛的消费不到1%,贵州只有0.03%,即使东部发达地区也没有超过20%。一是观赏型体育消费会引发各种间接的体育消费,如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使农民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农民的消费观念没有改变,他们认为观看比赛费时、费钱得不到实惠。说明农民的生活观念有待改变。

3)参与性体育消费

参与性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货币购买参加体育活动权力、享受相应服务的消费行为。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用于文体场所的消费排在所有体育消费的第四位,基本占农民体育消费比例的10%左右。问卷调查显示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分布在18-31岁和51-60岁两个年龄段的女性。原因是年轻女性追求外在的形体、气质的修练与塑造,而老年人由于余暇时间的增多和经过生活的洗礼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

表2 我国农民体育消费情况一览表(%)

4 影响农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4.1农民收入过低是制约农民消费的瓶颈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省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了5000元,达到5153元,比上年增加了392元,实际增长幅度达到8.5%,实现了连续六年较高速度增长。但农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受收入差距拉大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得农民把增收的钱多用于子女教育、储蓄、医疗养老保险方面,加大了农民体育消费的难度。

表3 我国农村人口与农民人均收入情况一览表

4.2时间对农民体育消费的影响

有效的体育需求不仅包括可支配低收入和体育需求的欲望,还要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由于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农民把更多的余暇时间用来从事再生产、出去务工等来增加收入,所以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很少,从而制约了农民的体育消费。

4.3场地设施不足

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环境。从表4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我国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体育设施得到改善,但明显不足。从而造成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加人数少,也同时限制了农民在其他消费上的积极性。

表4 2008年我国各省行政村数量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情况一览表

4.4文化水平的限制

文化是人类欲求与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以文化为背景的,文化本身规定了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消费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不同的。在被调查的农民中,学历高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和进行体育消费的多,但主要以运动服装鞋帽和体育器材等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其次是到体育场馆锻炼消费和和到现场观看比赛。

4.5商业设施和服务落后对农村体育消费的影响

我国一些城市郊区原有国有和集体的商业、供销、物资等农村销售网络明显萎缩,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大量农村消费向城市转移,由于交通等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农民的体育消费。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占我国人口70%的新型大市场——农村,得不到有效挖掘。

5 促进农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5.1认真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拓宽资金引进渠道

地方财政投资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地方财政明显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不足。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负责人,专款专用,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现有体育资源,实现增收、创收,以弥补资金不足。另一方面,各级体育部门积极吸纳社会资金、企业赞助、各界捐款等形式筹集经费来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根本保障。

5.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我国大多数农民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没有足够认识,影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大众传媒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利用节假日、农闲季节有组织地举办适合农村特点的,有一定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培养农民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正确的体育消费,逐步形成人人健身、人人懂健身、人人会健身的良好氛围。

5.3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各级群众体育管理机构,发挥各级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纽带作用,做好农村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体育人才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5.4政府组织体育用品下乡活动

大量农村消费向城市转移,但由于交通等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农民的体育消费。我们要根据各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培育、开发相应的体育市场,将体育消费的重点由城市转到农村这一新型市场,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进行市场细分,增强开拓农村体育消费的效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 结论

1)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闲暇时间、场地设施和农村体育市场等社会条件均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体育消费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

2)建立、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拓宽资金引进渠道;加大对体育健身功能的宣传力度,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提高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是促进我国农民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

[1] 刘志敏.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和谐社会[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志敏,丁振峰,程丽华.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9,30(5).

[3] 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15-17.

[4] 李彦江,解毅飞,刘志敏.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鲁西南地区农民健身影响的调查[J].辽宁体育科技,2009(4).

[5] 张红霞.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09(2):169-171.

[6] 莫洁华.对小康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4):15-18.

[7] 朱大梅,陆小黑,朱益兰.体育消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5):42-44.

[8] 田雨普,王欢.文化当先的农民体育发展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3.

[9] 丁月兰.辽宁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季刊),2009(4):1-2.

[10] 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StatusandCountermeasuresofChineseFarms'SportsConsumption

Zhang Lang

(P.E.Department,Anshan Normal University,Anshan,114007,Liaoning,China)

Sports consumption has become China's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the active market and economic prosperity,widening the channels of employment is a strong force.It is rery important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sports consumption of farmers who thahe about 7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Therefore,by the inre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arms' sports consumption in developed and underveloped area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farmer sports fitness project”,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market,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pull the farmers new rural economic growth,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farmer sports consumption;status;countermeasures

2010-04-07;

2010-05-26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07SS08025)子课题。

张岚(1973-),男,辽宁鞍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

A

1672-1365(2010)05-0044-03

猜你喜欢

消费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农民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