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方言四字格平仄搭配的特点及与成语的比较
2010-10-24李丽平
李丽平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大同方言四字格平仄搭配的特点及与成语的比较
李丽平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大同方言中有许多惯用语性的四字格,这些四字格惯用语与四字格的成语有相同的平仄搭配形式,把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四字格(包括惯用语和成语)平仄搭配的一些规律:平平仄仄是一种主要的搭配形式;声调搭配拗者占少数;变式更符合自然语言的习惯。大同方言四字格惯用语平仄搭配与四字格成语搭配的不同又可以看到“×平×仄”是四字格一中主要的形式,这种格式更符合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
四字格;平仄搭配
大同方言中有许多惯用语性的四字格(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为“四字格”),这些四字格声调的搭配和四字格成语(为行文简便下文称“成语”)声调的搭配一样具有对称性。四字格声调组合的方式形成的平仄搭配的形式与成语一样,也有十六种,但各种形式在分布频率的高低与成语不完全相同。本文想通过两者的对比对四字格(包括惯用语和成语)平仄搭配进行另一角度的描写,期待找出什么样的平仄搭配才更符合汉语的实际运用规律。本文以刘振前先生的《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以下简称“刘文”)为参照。有关成语平仄搭配的分析数据都出自此文。
四字格中平仄搭配的表现是:声调同异搭配,错落有致,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于音乐性。所谓的声调从本质上讲就是字音的高低和升降的变化。大同方言的声调系统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处,大同方言属晋语区的大包片,典型的就是这一地区有入声字,所以在四字格平仄的划分上得考虑入声字,将入声字化入仄声中(刘文中没考虑到入声)。按传统的音韵学将阴平、阳平分为一类,称平声;上、去、入三声为一类,称仄声,由此构成声调的二元对立。按此平仄的标准对大同方言四字格的平仄搭配进行分析。
一、大同方言四字格平仄搭配的形式
和成语的平仄搭配的形式是一样的也有16种5大类,以此划分为标准逐一来看。
1.对立型。
1)平平仄仄式:巴头上脸 背锅打蛋 拿心犯事 和言语顺
2)仄仄平平式:五大三粗 土炕无席 本家当户 口大舌长
这类四字格的4个字分成2个音步,同一音步的声调类型相同或为平声或为仄声,前后2个音步的声调完全对立,其形式是AABB或BBAA。
2.往复型。
3)平仄平仄式:东老西刮(“刮”仄声字) 冬冷时寒 三八两下(“八”入声字) 钳死放赖
4)仄平仄平式:把家守业 打白骂油 打杂儿落毛 冷阴圪晴
这类四字格的4个字分成2个音步,同一音步的声调类型对立或为平仄声或为仄平声,前后2个音步完全重复,其形式是ABAB或BABA。
3.回环型。
5)仄平平仄式:打央呵气 土堂乱屋 扭要折背 乱朝王事
6)平仄仄平式:防主圪叨 丢底跌帮(“跌”入声字)
这类也叫平起平收或仄起仄收式,其基本形式是ABBA或BAAB。
以上三类是成语平仄的基本型,亦称完全和谐型。[1]我们沿用成语说法也称这些为四字格的和谐形式。下同,不另说明。
4.平仄变式。
7)平平平仄式:飞天扬地 添油加醋 挑毛摘刺 重山夹岸
8)仄仄仄平式:扁巴湿灶 满碗圪堆 五马长枪 撵肚凹腰
9)平仄平平式:冰倒擦滑 勾九麻缠 脓眼胶锅 胡闹三关
10)仄平仄仄式:本家当户 抹眉画眼 反天世乱 五黄六月
11)平平仄平式:窝叽圪囊 丢筋得连(得入声字)
12)仄仄平仄式:平不牙叉 有要无紧 半辈实纪 誓不阑兴
13)平仄仄仄式:搬脚弄手(脚入声字) 飞脚扬手 翻里作外
14)仄平平平式:迷里麻灯 大年时节 圪梁悬天 直溜爬差
这样的声调配合虽然不够整齐均衡,但仍有变化,具有一定的和谐性,称之为不完全和谐式。有人则根据诗律学的一、三、五不论原则,把这8种看作前6种的变式,是更富于变化的形式,因此也合律。[2]
5.特殊型。
15)平平平平式:叼叽叼达 耕叽牙查 成当往梁 戗叉孤东
16)仄仄仄仄式:稳踏二户 抖打神散 努嘴变脸 讨吃乱鬼
这两种不合平仄律,但声调仍有一定的变化,全平式中有阴平阳平的搭配,全仄式里有上声和去声的错落搭配,另外还有双声叠韵其他受来补偿。[3][4]
二、大同方言四字格各种形式所占比例与成语的对比
大同方言四字格字在马文忠的《大同方言实用手册中》收有719条四字格,其中单列的有619条,其余100条是按“又说”(另外的说法)的形式出现的。统计时把单列的和“又说”的分开列出。计算比例时分别计算。现将四字格的比例与成语进行对比,见下表。
注:①203+29两数中前一个表示单列的四字格的数目,后一个表示“又说”中的数目。②比例 1是指不包括又说的比例;比例2指包括又说各形式所占的比例。
上表将成语的平仄搭配和四字格的平仄搭配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四字格与成语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下面进行分析。
三、相似之处
1.分布不均衡。各种四字格出现频率的数据可看到,大同方言四字格的分布和成语的分布一样不均衡,最高的有百分之二三十。最低的不足百分之一。
2.不和谐式(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出现的频率差不多都在百分之六多一点。成语是6.230%四字格分别是6.785%、6.954%。
3.出现频律最高的都是平平仄仄式。
四、不同之处
1.四字格的分布比成语分布更不均衡。成语各种形式的分布不均衡但没有很大的悬殊,最高的平平仄仄(13.63%),最低的平平平平(2.130%),相差就十个百分点。四字格最高的平平仄仄(32.79%),次高的仄平仄仄(25.85%),两种就占近 60%(不包括“又说”,算上“又说”两种已超过60%,为方便比较下面的数据都指比例1的数据),其他十四种占40%。剩余的十四种中有三种(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不到1%,有五种(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不到2%,其他的六种(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在 4%-7%,很明显,四字格的分布很不均衡,甚至悬殊很大。
2.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平平仄仄式,但这一形式在四字格中明显占很大的比重,占三分之一多,在成语中仅占十分之一多。
3.基本式和变式所占比例不同。成语中基本式(46.05%)没有变式(47.72%)的比例大。四字格中基本式(50.89%)比变式(42.33%)的比例大。这一点与平平仄仄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计算平平仄仄的比例,剩余部分变式的比例是远远超过常式的。
以上的比较是我们能从表格中直观看到的四字格与成语的异同。这样的比较能证明刘文中得出的结论:平平仄仄是成语最主要的两种声调组合形式之一(另一种是仄仄平平);声调搭配拗者(全平全仄)仅占少数;“平仄搭形式基本型和完全不合律型相对减少,变式型相对增加。”“变式在自然语言中可能是一种节奏感比较强的四字格搭配形式,更符合自然语言的习惯。”[5]通过比较也可以得出以上特点是所有四字格(包括四字格的成语和方言中的惯用语四字格)共同具有的特点。
五、大同方言四字格平仄搭配应该引起注意的几点
1.在比较中发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四字格中不足 2%的和在4%-7%的特点(见上文中各种形式的列举)。前者以平起式的多,若不是平起式就是一个包含三平调的形式,后者则以仄起式的多,若不是仄起式则是一个三仄调(四字中有三字是仄声)的形式。这一点和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有相似处,王力先生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说:“五平调或四平调仍是尽可能避免的,否则就嫌单调了,五仄调和四仄调比较的常见,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的分别,他们或升或降或特别短促,不十分单调。”[6]所以在四字格中也少有平声多的格式。我们与成语对比时发现成语中恰恰相反,这几种形式的比例是高过仄起式的,进一步把两种形式中在成语中和四字格中进行统计看到,成语中平起式占58%,仄起式占42%;四字格中平起式占47%,仄起式占 53%,四字格的仄起式是高过平起式,成语的平起式高过仄起式。也就是说在四字格中仄声的运用多于平声。这其中的原因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2.通过比较也意识到:大同方言四字格的平仄搭配的形式相对来说没有成语那样多样,虽然十六种形式在四字格中都有表现,但主要就集中在两种(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上。王力先生在讲词的平仄时提到:“平平仄仄和仄平仄仄是一类,它们应该是通用的。”[7]两者可概括为“×平×仄”式,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都是以仄声收尾。关于这点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可证实,崔希亮对并列结构的四音节的成语的平仄搭配规律进行考察,在随机抽取的400个词例中“平平仄仄”和“仄平仄仄”属于强势分布,共计255例(“平平仄仄”178例,“仄平仄仄”77例),占总数的 63%强。另外以平声收尾的计得77例,以仄声收尾的有323例,可见仄声收尾的四音节成语占绝大多数。[8]张文轩先生在《并列成语的四声序列》中也指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是超出平均值的三种常见格式。[9]由以上不同的研究可以看到“×平×仄”式是四字格平仄搭配的一种主要的形式。这种形式更符合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
[1]孙维张.汉语惯用语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P7.
[2]周长楫.汉语成语的韵律美.汉语成语的音韵美[A].中国华东修辞学会编.修辞学研究(第四集)[C].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P311-319.
[3]向光忠.成语概说[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4]吴洁敏.汉语节奏的周期及层次——节奏规律研究之一[J].中国语文,1992(2).
[5]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J].山东大学学报,2004(4).
[6][7]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P7、611.
[8]崔希亮.汉语惯用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P13.转引自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P23.
[9]张文轩.并列成语的四声序列[J].兰州大学学报,1991(7).
In the Datong dialect,there are a lot of idiomatic four-character phrases which have the same matching patterns on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with four-character standard idioms. By contrasting them, we may discover some regular patterns about four-character phrases (including both idiomatic four-character phrases in the Datong dialect and four-character standard idioms). The level and oblique tone is a major collocation form, and the intonation matching and the variant are more in keeping with usual practice of language. Meanwhile, analyzing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e idiomatic four-character phrases in the Datong dialect helps to reveal that “× level ×oblique tone” is a major pattern of four-character phrases. This pattern conforms to the law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four-character phrases in the Datong dialect; matching patterns on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 level ×oblique tone
李丽平(1974-),女,山西大同人,西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