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前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及结构变化研究*

2010-10-18权哲男

山东社会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北满耕种东北地区

权哲男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战前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及结构变化研究*

权哲男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

20世纪 30-40年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931-1934年的恐慌期;1935-1938年的恢复增长期;1939-1944年的战时停滞期。但是,农业生产力始终未能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即农业生产力未能恢复到 20世纪 20年代鼎盛时期的水平。其农业生产的直接原因是由大豆和小麦生产的减少而导致的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振和衰退。导致战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减退的原因,主要是东北地区大豆三品出口市场环境的恶化,以及伪满洲国政府实施低廉的农产品公定收购价格等农业政策。

战前东北地区;农业商品化生产;农业经营模式

从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20年代末,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以清朝政府废除“封禁政策”所引起的关内(山海关以南)移民的大量涌入、铁路和港口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大豆三品的国际商品化及其出口急剧增加为动力得到了迅速发展。①东北地区是指 1928年中国政府确定的地方行政区划 28个省(外蒙古、新疆、台湾除外)中的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并按照 1928年的划分基准把东北地区分为南满地区和北满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以大豆、小麦为主的商品作物和以高粱、谷子、玉米为主的自给作物的农作物二重结构;也形成了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力,以商品作物生产为主的大中农经营 (大中规模经营)主导的北满地区和主要依靠自家劳动力、以自给作物生产为主的小农经营主导的南满地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农业经营模式。

但是,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在 20世纪 30年代初受到严重打击,并且在整个伪满洲国时期都未能恢复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 (1931年)生产力水平。本文根据作者对战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统计的整理和估算结果,阐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农业的生产趋势和结构变化,②本文只对耕种作物的生产趋势进行分析,耕种作物包括谷物作物、油料作物、原料作物和园艺作物。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一、农业生产趋势

20世纪 30-40年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931-1934年的恐慌期;1935-1938年的恢复增长期;1939-1944年的战时停滞期。

1931-1934年间,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额从 13.8亿元减少到 9.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 -10.8%。这主要是受到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以大豆为首的农产品价格暴跌、“九·一八”事变引发的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混乱以及中国关内和苏联农产品市场的丧失、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以地区论,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是增减相伴;相比之下,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则持续减少,而且其减少幅度大大超过了南满地区,北满地区农业生产所遭受的打击远甚于南满地区。

1935-1938年间,东北地区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回升和人口增加,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以及社会经济趋于相对稳定等原因,农业生产得到了短暂恢复,其生产额 1938年达到了 13.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0%。以地区论,南满地区和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明显不同,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从 1936年开始就超过 1931年的水平实现了增长,而北满地区仍未达到 1931年的水平。这表明,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未能恢复到 1931年水平的直接原因是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振。

1939-1944年间,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受到 1939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减少到 12.4亿元,之后数年整个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直到 1944年才恢复到 1938年的水平,年均增长率只有 0.2%。南满地区和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趋势仍然明显不同,即南满地区的减少幅度微小,到 1944年又重新开始增长,而北满地区则在大幅度减少后一直低迷。这说明,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减少。

总而言之,整个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未能恢复到 1931年水平的直接原因是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振和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北满地区大豆和小麦生产的减少导致的,即 1931-1944年大豆和小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7%和 -8.3%。

二、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表1显示,1931年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谷物作物和油料作物为主,占全部农作物生产额的94.0%。其中,大豆比重最大,占 29.5%,其次是高粱占 19.5%、小麦 12.8%、谷子 12.2%、玉米 6.8%,这 5种农作物占比 80.7%。大豆和小麦是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作物,这两种作物占比达到 42.3%,而高粱、谷子、玉米等自给作物占比为 38.5%,可见,东北地区的农业商品化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地区论,上述 5种农作物所占的比重,南满地区为 76.5%,北满地区则高达 85.0%,北满地区的集中度更高;其中,大豆和小麦所占的比重,南满地区只有 27.4%,而北满地区则高达 57.3%,这表明,北满地区是以大豆和小麦的生产为主,其农业商品化生产相当发达。

伪满洲国初期的农业基本政策是以农作物多元化来代替对大豆的过度依赖,即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具体而言,为了应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大豆价格暴跌以及出口锐减对农业生产的沉重打击,并且也为了解决日本对小麦和棉花等农产品进口的严重依赖,以小麦、荞麦等麦类作物和棉花、麻类、烟草、甜菜等原料作物的扩种来代替大豆耕种,①伪满洲国建立初期,针对深刻的农业危机所采取的对策有两种,一是作为应急措施,放贷春耕资金;二是作为永久性措施,建立农民金融组合和由“特需农作物”(小麦、棉花、亚麻、烟草和甜菜等原料作物)的扩种来代替大豆耕种。在《日满经济统制方策要纲》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增加对日本切实需要的棉花、烟草、麻类、苏子和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也强调“农产增产的目标就是依赖国外的农产品的自给”,并具体制定了小麦和棉花、洋麻等原料作物的耕种面积和生产量目标。在伪满洲国中期制定的《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采取一切措施增加小麦、大麦、燕麦、棉花、麻类、烟草、甜菜等军需用和原料用农作物的生产。参见“日满经济统制方策要纲”(小林龍夫·島田俊彦《现代史资料(7)》みすず書房,1964年,593-597页,“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纲要”(《現代史資料(8)》,726-727页)。这对日本来说是“一石二鸟”的政策。但是,其农业政策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与 1931年相比,1938年东北地区农业原料作物的比重几乎没有增加,小麦的比重大幅度减少,高粱、谷子、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比重有所增加,大豆的比重则只有小幅度的减少。而且大豆、高粱、谷子、小麦、玉米等 5种主要农作物仍然占了全部农作物产量的 79.5%,也就是说,以此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没有改变。其中,高粱、谷子、玉米的比重上升到了 44.3%,而大豆和小麦的比重则下降到 35.2%,特别是北满地区的大豆和小麦的比重下降到 47.7%,减少了 11个百分点,农业的商品化生产开始衰退。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为了顺利实施战时物质动员计划和生产力扩充计划,满足日本及其殖民地(占领地)的粮食、饲料和肥料需要,并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把东北地区变成其粮食供应基地,伪满洲国的农业政策重点转变为谷物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增产统制上。具体说,1938年 5月发表的《修正 5年计划》,就明确规定为了扩大出口创汇,实现大豆增产,为了满足日本帝国的需要,实现谷子、高粱、玉米的增产。1939年的《修正计划》也特别强调大豆、小麦、棉花、烟草、甜菜等原料作物的增产。并且作为实现其增产目标的手段,提出了增加新田开垦、农家肥料和农具的改良和普及,修缮灌溉设施、改善耕作技术、改良品种和普及优良种子,驱除病虫害,设置模范农场,扩充农业试验机构,普及农业合作社,整备农地制度等具体措施。从其结果来看,1939-1944年的年均增长率,原料作物为 12.4%、玉米为 9.2%,高粱和谷子各为 1.8%和1.6%,实现了原料作物和谷物作物 (小麦除外)的增产,而大豆为 -4.5%,小麦为 -15.2%,大豆和小麦生产均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在北满地区的减少幅度更大。从 1944年的农业生产结构来看,原料作物和园艺作物以及高粱、谷子、玉米、水稻的比重都有所增加,特别是玉米比重的增加尤其显著,而大豆和小麦的比重则急剧减少。但是,大豆、高粱、谷子、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仍然占了 76.3%,所以,以此为主的生产结构仍没有大的改变。其中,高粱、谷子、玉米的比重为 53.8%,大豆和小麦的比重则下降到 22.6%,特别是在北满地区的大豆和小麦的比重下降到 28.3%,比 1931年减少了 29个百分点,农业商品化生产显著倒退。

表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 (生产额) (单位:%)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大豆、高粱、谷子、玉米、小麦等 5种农作物为中心,并开始出现了由玉米、高粱、谷子,特别是由玉米替代大豆和小麦的趋势,农业商品化生产大幅度减退。虽然水稻、棉花等商品作物的生产有所增加,但远未能弥补大豆和小麦生产的减少。

三、耕种面积的趋势

土地禀赋条件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模式。即若土地资源丰富,则有利于通过增加资本 /劳动比率来提高土地 /劳动比率,以此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相反,土地资源有限,则通过增加肥料投入等方法来提高土地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前者是劳动节约型资本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后者是土地节约型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进步。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来说,前者优于后者。

东北地区的可耕地面积为 3300万公顷,耕地开发率为 53%,尚有约 1600万公顷的未垦地,①未垦地面积包括废耕地面积。根据 1938年的调查,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废耕地面积达到 300万公顷,而且主要分布在北满地区。见日满农政研究会新京事务局:《满洲农业要览》(1940),第29页。新田开发潜力非常大。彼时,南满地区的可耕地面积为 1200万公顷,耕地开发率为 77%,其未垦地也基本上都集中在东部山区,开荒潜力不大;北满地区的可耕地面积为 2100万公顷,耕地开发率只有 39%,存在广阔的未垦地。而且,南满地区的耕种率达到了 97%,几乎没有休耕地;而北满地区的耕种率约为 89%,存在一定规模的休耕地。就是说,北满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通过新田开发来扩大农业生产的潜力非常大。

但是,南满地区和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趋势正好与其土地禀赋条件相反。具体来看,1931-1934年,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年均增长率为 -1.2%,几乎没有减少,而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年均增长率为 -6.8%,耕种面积大幅度减少。这说明,在恐慌期北满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沉重打击。1935-1939年,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在 1935年间就超过了 1931年的水平,并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5.8%;而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年均增长率只有 4.7%,仍未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东北地区的耕种面积在 1937年超过 1931年水平的直接原因就是南满地区耕种面积的增加。1940-1944年间,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年均增长率仍达到了1.7%,而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年均增长率为 -0.5%,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北满地区,耕种面积一直未能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特别是 1941年耕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与大豆和小麦耕种面积的减少密切相关。②大豆耕种面积从 1939年的 205万公顷减少到 1940年的 179万公顷、1942年的 167万公顷、1944年的 151万公顷;小麦耕种面积从 1939年的 124万公顷减少到 1940年的 90万公顷、1942年的 82万公顷、1944年的 40万公顷。见满铁调查部 (局)1939-1942年《满洲农产统计》。

北满地区的大中农经营是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利用传统的以大豆为核心的三年轮作农法来减缓地力的慢性下降。③东北地区传统的轮作农法,是根据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征,以大豆为中心,由高粱、谷子、小麦等农作物组成的 3年轮作为基本。它不仅利用大豆的空中氮素固定作用,缓和施肥不足所引起的地力慢性减退,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不良所带来的风险,并能满足农户维持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各种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因此,大豆耕种面积至少维持在全部轮作农作物耕种面积的 30%,其它农作物耕种面积的增加直接受制于大豆耕种面积的变化动向。但是,从 1939年开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豆三品的出口量急剧减少,加上伪满洲国政府从 1939年开始实施低廉的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公定收购价格政策,使大豆耕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大豆面积所占的比重也随之持续下降。由于三年轮作农法的限制,加上没有出现肥料和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等技术进步,难以用“谷物作物”耕种面积 (小麦除外)的增加来弥补大豆耕种面积的减少。

小麦耕种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大中农的生产经营困境所导致的。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看,春天的严重干旱不利于小麦的返青,夏天的高温不利于喜欢冷凉气候的小麦生长,收割期的多雨和高温也不利于小麦的收割晾晒,因此在东北地区小麦是风险很大的农作物。北满地区大中农的现金收入来源是大豆和小麦这两种商品作物,但是由于低廉的公定收购价格直接导致了大中农的收入减少,使大中农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所以,在粮食不足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收入,以“回避风险”和“安全第一”作为行动原则的农民来说,减少风险大的农作物小麦耕种面积是理所当然的。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清楚以下四个历史事实。

第一,战前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可以划分为 1931-1934年的恐慌期,1935-1938年的恢复增长期和 1939-1944年的战时停滞期。但是,农业生产力始终未能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即农业生产力未能恢复到 20世纪 20年代鼎盛时期的水平。其农业生产的直接原因是由大豆和小麦生产的减少而导致的北满地区农业生产的不振和衰退。

第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谷物作物和大豆为中心,其中,大豆、高粱、谷子、玉米、小麦等 5种农作物占绝大部分。以地区论,北满地区比南满地区对上述 5种农作物的集中度更高。但是,由于高粱、谷子、玉米等自给作物的增加和大豆、小麦等商品作物的减少,特别是在北满地区的急剧减少,农业商品化生产衰退了。虽然水稻、棉花等商品作物的生产有所增加,但难以弥补由于大豆和小麦生产减少而形成的空缺。

第三,东北地区的耕种面积在 1937年就超过了 1931年的水平,在耕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始终没有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这说明土地生产性的持续减少和农业技术的停滞不前。

第四,在北满地区土地禀赋条件远远优于南满地区的情况下,与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在 1935年超过1931年水平并持续增加相比,北满地区的耕种面积始终没有恢复到 1931年的水平,反而从 1941年开始持续减少。这表明,在北满地区由于商品化生产的衰退,大中农经营陷入困境,连简单再生产都无力维持。

笔者认为,导致战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减退的原因,除了农业技术、农业劳动力、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工矿业开发状况等因素以外,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大豆三品出口市场环境的恶化,以及伪满洲国政府实施低廉的农产品公定收购价格等农业政策。20世纪 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得大豆三品的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未能及时开辟新的贸易道路致使东北地区农业商品化生产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伪满洲国农业政策的目的不是提高农民的福利,而是加强农产品的掠夺,因此其政策重点放在流通环节,而疏于对生产环节的培植,没有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必然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工矿业的开发也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中心展开,未能提供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化肥、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仍然是传统的以大豆为核心的三年轮作农法,因此在大量使用雇佣劳动力,以商品作物生产为主的大中农经营主导的北满地区,难以增加谷物作物 (小麦除外)的耕种面积来弥补大豆和小麦耕种面积的减少,从而消除大豆和小麦生产的减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上工矿业开发所导致的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吸收了从关内流入的劳动力和东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引起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特别是北满地区的季节性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农业工资的上涨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粗放化。大豆和小麦减产导致的收入减少和农业工资的上涨,使北满地区大中农经营陷入困境,无力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减少耕种面积,农业生产随之衰退。相反,在南满地区,小农依靠打工机会和打工收入的增加,可以维持其小农经营,南满地区耕种面积的持续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栾晓平 E-mail:luanxiaoping@163.com)

F112.1

A

1003—4145[2010]02—0106—04

2009-10-19

权哲男(1965-),男,经济学博士,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北满耕种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秋夜
“谁来耕种”之问真的无解?——集约经营之后,榆阳农民如同“甩手掌柜”
时尚耕种——种植自己服装的人们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论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剿匪、建政、土改的工作典范
耕种者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