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盗版迷思电纸书的版权困惑与对策

2010-09-29赵占领

电子知识产权 2010年8期
关键词:电纸提供者阅读器

文/赵占领

反盗版迷思电纸书的版权困惑与对策

文/赵占领

在经历了最初的技术和市场层面的调整和竞争后,如何从法律层面保护电纸书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电纸书行业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就是版权问题。从2009年的谷歌“版权门”事件到不久前的中华书局诉汉王科技,乃至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电纸书免费下载网站都反映了电纸书行业的版权乱相。虽然以汉王科技为代表的国内电纸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盈利模式仍然停留在销售电纸书终端(即电子阅读器)的阶段,无法实现从终端销售到内容有偿下载的跨越。直接的原因在于电子阅读器内容的匮乏和付费阅读习惯尚未形成,深层的原因在于电纸书行业版权保护的不力。

一般而言,电纸书产业链条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是内容提供者,即出版社、报纸、杂志和作者等;第二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如数字图书馆、期刊网;第三是电纸书硬件生产商,即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商。电纸书行业的成熟发展至少需要在这三个环节之间实现利益平衡与合作共赢,前提在于内容提供者的版权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然而,从电纸书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情况恰恰相反。无论是电子阅读器预装的内容还是可供下载的内容,无论内容流通平台还是大量的电纸书免费下载网站都存在着大量的盗版现象。因此,出版社、报纸、杂志和作者等内容提供者对电纸书的发展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恐惧。此外,即使一些内容提供者与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硬件生产商合作,也往往因为担心盗版的泛滥只授权几年前而非最新的内容,再加上由于免费下载网站的大量存在,事实上,内容提供者目前只能从电纸书行业的发展中获得微薄的收入。这一切带来的是内容提供者参与电纸书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电纸书行业内容的极度匮乏,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具体而言,电纸书行业面临的版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版权授权主体不明导致侵权纠纷。无论是内容流通服务平台还是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商都需要获得版权人的版权授权,由于作为自然人的作者人数众多,逐一获得作者授权显然不现实,既耗费人力又耗费时间,因此,业内一般选择与出版社、报纸、杂志合作,获得一揽子授权。表面上看这样做既节约了成本,又回避了与版权人的权利冲突,但实际上往往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不久前中华书局诉汉王科技即是明显的例证。在该案中,中华书局认为“汉王电纸书D20国学版”擅自收入其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因而起诉汉王公司并索赔91万余元。汉王科技辩称,其于2008年与“国学网”的主办方北京国学时代文化公司合作,通过合法的渠道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相关产品。该案中作为被告的汉王科技还是希望获得版权授权以规避法律风险。然而,由于其没有认真审查授权方国学网是否真的享有版权或者版权存在瑕疵,最终出现版权纠纷。这种纠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目前从出版社、报纸、杂志获得一揽子授权的做法大都存在类似的法律隐患。因为,出版社等内容提供者本身对所出版的图书可能并不拥有版权,不是合法的权利人,关键要审查出版社、报纸、杂志与每部作品的作者之间知识产权协议的具体约定。

版权授权范围需要明确。网络环境下文字作品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互联网传播,如数字图书馆、期刊网;移动通讯网络传播,如手机报、移动书城等;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电子阅读器。利用前两种传播方式的企业需要获得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阅读器生产商传播作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预装作品,另一种以网站下载方式供用户获取。如果是预装内容,则只应从版权权利人获得复制权;如果是让用户从网站下载内容,无论是用有线下载还是无线下载,都要从版权权利人处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前者,需要看出版社等内容提供者是否拥有作品的复制权,而对于后者,重点要看出版社等内容提供者从作者处所获得的权利是否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该权利是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修改时新增的权利。出版社对2001年之前出版的图书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除非2001年以后与作者签订关于此项权利的补充协议。即使2001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出版社也不一定拥有图书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实际上,目前80%左右的电子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都掌握在作者手中。因此,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商需要查明从出版社获得授权中是否包括该项权利,出版社不享有此项权利的需要单独获得作者的授权,否则会面临着被广大作者起诉的风险,这也是目前整个电纸书行业所存在的版权隐患。

电纸书下载网站盗版泛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搜索“电纸书下载”,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上百家相关网站。其中有些完全免费,有些交纳会员费或者必须点击广告页面才能下载。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没有经过版权权利人的授权,网络盗版的泛滥使得作者的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通过一些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比如DRM,或许可以缓解盗版问题的发生,但盗版者为了牟取商业利益,总会想方设法攻克技术障碍。即使电子阅读终端取消USB接口,大量免费下载电子书的网站仍难杜绝。在盗版泛滥的情况下,广大用户不会选择付费下载阅读,作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作者不愿与内容服务流通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生产商进行合作,电纸书行业内容更加匮乏,这反过来又促进用户选择电纸书下载网站,恶性循环难以避免。目前,行政机关打击传统纸质作品的盗版力度比较大,惩处比较严格,而对网络盗版力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电纸书下载网站的监管比较欠缺。同时,电纸书下载网站也在刻意规避法律。有些网站只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平台,由网友自行上传盗版电子书。按照“避风港原则”,只有当作者向其发出侵权通知时才予以删除侵权电子书。想追究网站的责任必须拿出一定的证据证明网站所有者伙同上传者上传并从中获利,但要找到这个证据十分困难。这也是电纸书网站盗版横行、权利人维权极其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述问题制约着电纸书行业的发展壮大和稳定商业模式的形成,也给业内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风险。可以说,如何化解版权困惑已经成为电纸书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笔者认为,解决版权授权主体和授权范围存在的问题,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依据企业和内容提供者之间明确的合同约定以及对版权是否存在瑕疵进行严格的审查,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内容提供者尤其是作者人数众多,对作品逐一审查和逐一谈判非常困难;二是可以通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解决作品授权问题。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国外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广大的作者与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生产商洽谈授权和维权,从而大大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和维权成本,方便相关企业获得授权,从而降低版权侵权风险。作者可以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权利委托给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集体管理组织进行管理,这样既节约了作者对作品的管理成本,又解决了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生产商获得的授权非法、范围狭窄甚至求授权无门的困境。

至于电纸书盗版泛滥,首先需要国家版权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电纸书盗版泛滥的现状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作用,除了对此加大打击力度之外,还需要广大作者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生产商进行合作,组建维权联盟,共同打击网络盗版,尤其针对电纸书下载网站需要开展积极包括诉讼在内的维权行动。可以说这对电纸书产业链三个环节的主体都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培育和扩大市场,培养广大用户付费阅读的习惯。

此外,针对电纸书行业竞争混乱、监管薄弱的现状,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与电子阅读器生产商相关的管理制度,譬如建立准入机制,对于预装内容和下载内容进行明确规范,在格式排版、加密、版权、管理、认证等多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并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对于电子阅读器预装内容违法或内容流通服务平台未经作者授权擅自提供内容下载,除了给予准入限制之外,还需要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和完善对电纸书盗版的监控机制,接受广大版权权利人的投诉、举报,并进行积极的监管,一旦发现电纸书盗版网站应该给予严厉查处。

最后,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版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培养人们尊重版权、保护版权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电纸书盗版泛滥、付费阅读模式难以实施的问题。全社会版权保护观念的形成和普及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政府部门之外,还需要内容流通服务平台和电子阅读器生产商等业内企业共同努力推动。

猜你喜欢

电纸提供者阅读器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24级冷暖阅读灯全方位升级小米多看电纸书Pro
The Magna Carta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与民事责任分析
Winner Takes All
基于隐私度和稳定度的D2D数据共享伙伴选择机制
网络言论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做商用车行业新材料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访同元集团副总裁赵延东
全球首款手写3G电纸书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