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2010-09-29辉王
李 辉王 倩
关于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李 辉①王 倩
目的 深入探讨近30年来的农民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搜集整理有关农民心理健康问题SCL-90量表测评的研究报告,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有效的26项研究进行再分析。结果 ①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农民的总效应值为0.35,95%的置信区间为(0.30,0.40),有统计学意义;②与全国成人常模和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青年农民的总效应值分别为0.06和0.01,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5,0.07)和(0.00,0.01);③农民工与在村农民比较的效应值为0.60,95%的置信区间为(0.34,0.86);④男性农民与女性农民比较的效应值为-0.05,95%的置信区间为(-0.05,-0.04)。结论 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农民工和女性农民需要更多心理关注。
农民;心理健康;元分析;症状自评量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的农民,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不断被社会所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由原来的封闭性变得更为开放了并且在不断被分流,因为富裕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形成“农民工”群体;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又使一部分人变成了失地农民,而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这两部分人的身份认同出现了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而那些仍然留守农村的农民,也因为人员的流动、信息的传播,他们的心理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农民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更需要被关注。
目前农民心理的研究多采用自编量表及访谈等形式,相对来说没有较为统一的比较标准,加上取样的偏差等因素,使得很难得出农民心理健康的一致性结论,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进行元分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整合分析,得出关于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结论,并进一步探讨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文献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研究的对象为农民,界定为户籍在农村的个体,包含在村农民、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等;②调查工具为SCL-90。排除标准:①单独的农民子女调查;②调查对象为有躯体疾病或者精神障碍等的特殊群体;③数据报告不完整或不可用的;④关于民工、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等的研究,对这几个概念往往还包括了那些非农户籍的个体,所以不作为本研究对象。
1.2 文献检索 在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摘要检索“SCL”,然后再以“农民”做二次检索,得到1979年至2009年间的研究成果56篇,再进一步依据文献选取标准命中29篇文章,剔除重复研究,一篇文献中若有对比研究,并且都报告了完整数据的,算作两项,最后用于分析的研究合计26项。
1.3 文献特点 鉴于农民工受工作地影响较大,对农民工研究的地点统计以务工所在地为准。本研究用于分析的研究所涉及被试分布在安徽、江西、河南、河北、山西、云南、湖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辽宁、吉林、重庆等全国14个省市。样本总量为16759人,其中最大为3996人,最小89人。
1.4 统计方法 元分析对研究结果的整合以效应值为基础,本研究操作部分使用系统分析工具Review M anager4.2和SPSS 13.0进行,鉴于SCL-90的结果为连续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选取使用加权均值之差,同时考虑各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同质选择固定效应模式,如果异质的话就要选择随机效应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异的中间变量,最后整合的结果以平均效应值()及95%的置信区间(95%C I)的形式表示。
比较标准:本研究总体选用的是SCL-90全国常模[1]作为标准,这一标准目前的应用比较广泛,便于对多项研究进行统一比较;另外对青年农民的研究,选用的是全国青年常模,使比较更有针对性和可靠性。
2 结 果
2.1 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综合效应 在与SCL-90的全国常模比较时,各因子及合并效应值均为正,且置信区间不包含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农民的心理状况比全国水平差,且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农民SCL-90的合并效应
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农民心理是否真的普遍比全国水平差还需进一步商榷,原因如下:已经有类似研究发现金华的SCL-90全国常模似乎有修订的必要[2],该常模为早期编制,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总体心理状况发生了变化?同时针对某一群体的常模,如军人、大学生等的常模被证实更有针对性,而目前没有较好的农民常模可以比较,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性就大打折扣了。另外研究报告的“文件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问题“严重化”。
2.2 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与全国常模比较下,青年农民多项因子显著高于常模,总体效应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青年农民的心理状况较为正常,与常模总体无统计学意义,在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因子上,青年农民好于全国水平,但焦虑、敌对和恐怖却较差,见表2。
表2 青年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合并效应
2.3 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比较了农民工与在村农民,男性农民和女性农民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结果见表3。农民工在各个因子及总体水平上要高于在村农民,并达到统计学意义,说明比起在村农民,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同时,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农民的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性农民,特别是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因子上,女性农民心理状况较差。
2.4 其他分析 据以往研究文献资料的报告,出版年代、报告质量和地区等对元分析结果会有影响,本研究分别计算了SCL-90各因子及均分与该三项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若相关越大,则影响效应越大,结果发现相关性普遍较小,大部分达不到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可能与本研究选取报告的信息有关,对农民课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最近几年,且发表质量相当,而地区上,虽然涵盖范围较广,但多集中在对城市农民工和周边村落的研究,经济水平差异不大。
表3 农民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效应值分析
3 讨 论
3.1 关于建立农民群体常模的思考 农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心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开发城市群体的量表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被直接套用在农民群体上,使得对农民的研究更为困难。也因此在对农民心理健康状况做一般结论时应该慎重。
3.2 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关注 相比在村农民,农民工的心理状况较差,为心理高危群体,这一点与以往众多研究结论一致[3-8]。近期的两会多次提到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关注农民工,除了跟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要加强心理建设。
3.3 关注女性农民心理健康 本次研究发现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男性农民,特别是在躯体化、强迫和恐怖因子上显著低于男性水平,这与以往部分研究结论不一致[9]。其原因可能是现在女性农民面临较大的压力,相比男性农民,她们要“忙里忙外”:既要料理家务、照顾家人、协调邻里关系,又要下地干农活,尤其是那些丈夫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妇女,特殊的生理因素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必然会导致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而长期平淡枯燥的生活习惯进一步引发了心理紧张和不适。外出务工的女性农民工的情况就更差了,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低于男性,再加上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就业受限,还会受到性别歧视,与男性民工相比,她们更容易受到伤害。总之,女性农民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2]冯正直,戴琴.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 2008,40(3):358-367
[3]邓建中,李曼琴,吴兰兰.安徽民工心理卫生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1):80-81
[4]李晓芳.青年民工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68-469
[5]骆焕荣,黄锋锐,张雪静,等.城市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504-505
[6]汤捷,苏胜华.珠海市某社区农民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31-734
[7]蒋善,张璐,王卫红.重庆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7,30(1):216-218
[8]钱胜,王文霞,王瑶.232名河南省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59-461
[9]贾凤芹,吴燕.苏州市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23-2826
[10]叶金辉,雷良忻.影响贫困地区青年农民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23-27
[11]张国政,张晓非.中西部农民心理贫困与塑造人格现代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62-67
[12]何朝阳,孔凡连,肖霞.云南晋宁县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3):268-270
[13]刘衔华.春节返乡农民工心理健康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 33(10):1926-1927
[14]孙崇勇.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5):460-462
[15]孙配贞,黄明喜.经济特区被征地青年农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96-101
[16]龚承柱,郑玲,郭俊,等.武汉市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状况调查. [J]消费导刊:学术要论,2008,9:58-59
[17]胡荣华,葛明贵.对408名城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3:196-198
[18]刘国权,孙崇勇.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40-42
[19]刘衔华,罗军,刘世瑞,等.在岗农民工及留守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23-925
[20]詹劲基,苏展,静进.流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8,14(1):158-160
[21]夏秀坤,李润红.农民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 2008,5:61-63
[22]汪润笙,崔士民.辽宁省丹东市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9):701-703
[23]苏莉,韦波,凌小凤,等.壮族农民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9):33-34
[24]张训保,卓朗,吴秀娟,等.社会转型期失地农民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J].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79-1080
[25]吴秀娟,张训保,韩玮,等.城市化进程中苏北地区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9):1692-1694
M eta-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Peasants’M ental Health.
L i H ui,W ang Q ian.Yunnan N orm al U niversity,K unm ing650092,P.R. China
Object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tatus of peasants’mental health in recent thirty years.M ethods Searching the published studies of the peasants’mental health using SCL-90 scale and doingM eta-analysis of effective 27 studies.Results ①Compared w ith the national norm for adults,the total effect size of peasantswas 0.35,the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was 0.30, 0.40.②Compared w ith the national youth norm,the total effect size of youth peasantswas 0.01,the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 was 0.00,0.01.③M igrant workersV S peasants in the village,the total effect size of youth peasantswas 0.60,the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was 0.34,0.86.④FemaleV Smale peasants,the total effect size of youth peasantswas-0.05,the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was-0.05,-0.04.Conclusion Peasants’mental health problem s deserve researching,andm igrant workers and female peasants need more psychological attention.
Peasants;M ental health;M eta-analysis;SCL-90
2010-06-23)
① 中国.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心理系(昆明) 650092 E-mail:yuxuaner1234@163.com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以云南,河南为例》(项目批准号:08 XZX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