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小品词—UP—在短语动词中语义

2010-09-27黎金琼文卫霞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义项图式小品

黎金琼,文卫霞

(1.湖南理工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岳阳 414006;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10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小品词—UP—在短语动词中语义

黎金琼1,文卫霞2

(1.湖南理工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湖南 岳阳 414006;2.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云南 昆明 650106)

英语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小品词是—up—。传统认为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而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up—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是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构建出来的,其引申义也是可以通过隐喻推断出来的。本文运用意象图式和隐喻详细解读了—up—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短语动词;小品词—up—;意象图式;隐喻①

一、引言

英语短语动词 (phrasal verbs)或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是由常见动词和小品词构成,从短语动词的结构来看,短语动词可以分为三种:1.动词 +介词,如 fall behind,a im to等,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后面可接宾语。2.动词 +副词,如 look down,put up,come in等,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有的相当于及物动词,有的相当于不及物动词,象 put up相当于及物动词后面可以接语;但是 come in只是相当于一个不及物动词所以后面是不可以接宾语的。3.动词 +副词 +介词,如 put up with,run away from等。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相当于及物动词,可接宾语。虽然短语动词的结构貌似简单,但其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因而把它和动词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认知其语义。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思考,有些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的语义是可以分析的。

二、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

短语动词又称为小品结构词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 ) ( Lindner,1982)[1](P323),即由动词加上小品词 (介词或副词)的结构。由于小品词包括介词和副词,能和动词一起搭配构成短语动词的小品词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副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定义,介词多用于名词或代词前,表示处所、位置、时间、方法等。如 in、from、to、out of、onbehalf of等[2](P1161)。副词是对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另一副词增加地点、时间、环境、方式、原因、程度等信息的词,副词一般用来是用来说明动作性质或状态的特征的词[2](P22)。从定义上来看,介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代词,而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动词。因而,介词跟动词搭配构成的短语动词数量为数不多,能产性很强的是动词和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一般情况下,小品词即可以用作介词也可以用作副词。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作为副词用的小品词的语义。能和基本动词一起构成短语动词的小品词共有 48个,使用频率最高的 5个依次为—up—、—out—、—off—、—in—、—on—,它们被称为高频小品词,在《柯林斯合作短语动词词典》收录的 3000多条短语动词、5500个释义中含有这五个小品词的短语占 28%(汪榕培,1997)[3](P18~22)。本文将采用使用频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小品词—up—为例,运用认知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来阐释其作为副词使用时在短语动词中的意义。本文中—up—作为副词的基本义项和例句均来自于《牛津双阶英汉词典》,因为此词典是我们中国英语学习者必备的英文词典之一,所以很具有现实意义,能对学习者提供更有效和更直接的帮助。

三、认知语言学理论

(一)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意象图式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迄今没有明确的、令人满意的定义。认知语法家兰盖克(1987)提出意象概念是想建立统一规范的语义结构,他将意象解释为“为不同的思维和表达的目的,以代替的方式来解释情景的能力”,[4](P490)是对我们体验的具体场景做出一个抽象的概括。既然意象是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情景的能力,为了充分描述语义,兰盖克常用注意、焦点、心里视角、基底 -侧面、辖域、图形 -背景、射体-地标等概念来描述语义结构。也常常用类似意象的图式来表征语义。意象是通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来选择不同的注意力和辖域以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场景,进而形成不同的意象。宋德生(2006)提出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识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5](P200)。意象图式的形成与我们身体体验有直接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首先形成一种空间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相互

作用经过多次反复,就会在人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式,换句话讲,意象图式的形成就是人类的具体经验抽象化的结果。由于人类认知纷繁复杂,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的具体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而从这些经验中抽象出来的意象图式也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意向图式理论能提高我们认识复杂的现象提高我们的认知效率,能加快我们大脑相关知识的提取。对于意向图式的描述,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描述方法与描述术语,本文尝试借助 Langacker(1987)提出的射体和地标的概念来构建—up—的四个基本义。图式中小圆圈代表我们所描绘语义中的主体即射体 (trajector)的概念,坐标结构为我们构建一个相对的空间概念即标体 (landmark),箭头代表射体的运动方向。

(二)隐喻理论

对隐喻的定义一直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传统的隐喻观,客观主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词语转义、是一种事物非自有的名称。主观主义者认为隐喻是人类直觉和情感的前提,是“想象的语言”,认为诗歌和艺术是主观想象的产物。Lakoff&Johnson(1980)在批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基础上,从哲学和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或经验。[6](P451)即我们运用具体的经验来理解抽象的经验。隐喻由源域和目标域构成,我们常用源域来理解目标域,是源域的特征在目标域上投射的结果。他们还指出概念是以隐喻的方式组织的,行为也是按隐喻方式组织的,因此语言是按隐喻方式组织的。隐喻是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赖以生存的工具。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重新理解我们以前理解的事物,即用过去的经验来认识新事物。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的结果,但隐喻最终还是得通过语言的形式来表现,所以隐喻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中—up—引申义就是通过隐喻在基本义的基础上推断出来的,是不同概念域之间映射的结果。

四、小品词—up—在短语动词中语义的认知分析

小品词—up—可以用作介词和副词,是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小品词,其副词的意义可分为基本义和引申义,它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可以和常见动词构成短语动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

1.(a)to or in an upright position趋于或处于直立的姿势或位置:I stood up to aska question.我站起来提一个问题。(b)not in bed不在床上:It′s ti me to get up.该起床了。2. in or to a higher place,position,condition,degree etc.趋于或处于较高的地方、位置、条件、程度等:Lift your head up.把头抬起来。3.(to sb./sth.)so as to be close(to a specified person or thing)靠近(某人或某物):He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the t ime.他走到我跟前问我什么时间了。4.(a)to or in an important place(esp. a large city)朝着重要的地方或在重要的地方:go up to London for the day.今天上伦敦去。(b)to or in a university(esp Oxford or Cambridge)朝着大学或在大学 (尤指牛津或剑桥):She is going up to Oxford in October.她在十月份要上牛津大学。(c)to or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朝着一国的北部;在一国的北部:W e are going up to Edinburgh soon.我们不久就要到爱丁堡去了。5.into pieces;apart成碎片;分离:She tore the paper up.她把纸撕碎了。6.(a)completely完全地;彻底地:We ate all the food up.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了。(b)securely安全地;稳妥地 lock,fasten,stick,nail,etc.sth.Up把某物锁好、系好、粘紧、钉牢等。[2](P1670)

我们可以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up—的六个义项可以概括出—up—的四种基本含义:从义项 1可以概括出—up—的第一个基本义:向上;从义项 2可以概括出—up—的第二个基本义:在上面;从义项 6可以概括出—up—的第三个基本义:完成;从义项 3可以概括出—up—的第四个基本义:朝向,这四种基本含义皆源自人类的经验,即与物体或事物从低处到高处的移动有关。《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up—的其他三个义项都是在不同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而实现的。如义项 4(a)和 4(b)是第二基本义通过隐喻而获得的;义项 4(c)是通过第四个基本义通过隐喻而获得的;义项 5是第一个基本义通过隐喻而获得的。本文尝试利用射体和地标之间的空间关系来一一构建—up—的四个基本义,以便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而加深我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1)第一个基本义:向上,即趋于或处于直立的姿势或位置;趋于较高的地方、位置、条件、程度等,可以通过如下的意象图式表现出来,此时我们注意力的焦点聚集在射体上升的过程。

Figure 4.1 基本义“向上”的意象图式

“up”向上的意义是一种空间概念,I stood up to ask a question.我站起来提一个问题。这种概念可以通过隐喻理论进行引申,即这种概念的空间域可以通过隐喻手段映射到抽象域如数量域,状态域或社会域。义项 5.into pieces;apart成碎片;分离:She tore the paper up.她把纸撕碎了。成碎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撕的纸片量越来越多,纸就变成碎片了,是一种空间域向数量域映射的结果。

2)第二个基本义:在上面,即处于较高的地方、位置、条件、程度等可以通过如下的意象图式表现出来,此时,我们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最上面一个射体上。

Figure 4.2 基本义“在上面”的意象图式

“在上面”也是一种空间概念,它也能通过隐喻的手段实现其意义的引申,当空间域投射到社会域上,其意义是社会地位高高在上。如 4.(a)to or in an important place(esp.a large city)朝着重要的地方或在重要的地方:go up to London for the day.今天上伦敦去。伦敦是英国的首都,社会地位是很高的。(b)to or in a university(esp Oxford or Cambridge)朝着大学或在大学 (尤指牛津或剑桥):She is going up to Oxford in October.她在十月份要上牛津大学。牛津和剑桥是英国的两所著名大学,在大学学府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3)第三个基本义:完成,可以通过如下的意象图式表现出来,此时,我们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射体的最顶端,即量变达到最大值向质变的过渡即完成。看,即射体保持静止,而移动标体。

Figure 4.3 基本义“完成”的意象图式

Figure 4.4 基本义“朝向”的意象图式

义项 3(to sb/sth)so as to be close(to a specified person or thing

)靠近 (某人或某物):He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the t ime.他走到我跟前问我什么时间了。这是“up”朝向的基本义。“朝向”基本义也可以通过隐喻映射方向域,即“从南到北”的意义如:4.(c)to or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朝着一国的北部;:We are going up to Edinburgh soon.我们不久就要到爱丁堡去了。

义项 6中 (a)completely完全地;彻底地:We ate all the food up.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了。可以解释为我们进食的东西越来越多,同时食物减少的量也越来越大,最后当食物的量减少的量达到最大值,事物就全被吃光了。(b)securely安全地;稳妥地的意义是通过隐喻把空间域投射到事件域上获得的意义如 lock,fasten,stick,nail,etc sth.up把某物锁好、系好、粘紧、钉牢等。

4)第四个基本义:朝向,即靠近 (某人或某物),可以通过如下的意象图式表现出来,此时,我们把射体和标体换个角度来

五、结语

英语短语动词时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副词用的小品词的语义更为复杂,这就导致了动词和副词一起构成的短语动词语义的复杂性。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集中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可以和常见动词构成短语动词的的—up—的副词义项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帮助学习者运用意向图式理论构建—up—的基本以和运用隐喻理论对来推断其引申义,从而改变了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认识,为学习者学习短语动词提供了新的视角。

[1]Linder,Susan J.A Lexico-semanticAnalysisof EnglishVerb-Particle ConstuctionswithOUT andUP[M].San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2.

[2]A S Hornby,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汪榕培.英语的短语动词[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18-22).

[4]Langacker Ronald..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1[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宋德生.认知语言学纲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6]Lakoff George and JohnsonMark..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责任编辑:李成文]

H0-0

A

1004-7077(2010)04-0082-04

2010-06-18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英语资助写作过程的认知心理研究(项目编号:09C480)。

黎金琼(1979-),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义项图式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临宋人小品》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