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2010-09-23叶丙霖王想福
叶丙霖,郑 烈,王想福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叶丙霖1,郑 烈2,王想福2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 探讨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含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及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各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各指标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炎丸能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节炎丸;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含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属祖国医学痹症之“顽痹”“白虎历节”“骨痹”“历节风”等范畴。《内经》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指出痹证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有关。历代医家认为正气亏虚与肝、脾、肾亏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在诸医家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用关节炎丸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良好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关节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现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 SPF 级 Wistar大鼠 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购于甘肃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SCXK(H)2004-0006-0000005],动物饲料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关节炎丸由制附片、制川乌、细辛、白芍、桂枝、黄芪、甘草等药物组成。为棕褐色颗粒,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雷公藤多甙片(湖南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43020138)。弗氏完全佐剂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IL-1、IL-6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TNF-α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大鼠模型的建立
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组大鼠用75%酒精对其右后跖进行消毒后,将弗氏完全佐剂(0.1毫升/只)注射于足跖皮下。
1.4 实验分组及给药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关节炎丸小剂量组、关节炎丸大剂量组。
根据人和动物间体表面积的换算方法,取关节炎丸浓煎液,按生药量计算为7.2g/ml,每天关节炎丸大剂量组每只给予3ml,关节炎丸小剂量组每只给予1.5ml,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每只给予6.3mg/kg。给药至实验结束。
1.5 实验观察指标
根据试剂盒说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
2 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 含量比较(±s)
表1 各组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 含量比较(±s)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关节炎丸小剂量组关节炎丸大剂量组IL-1(ng/ml) IL-6(pg/ml) TNF-α(ng/ml)10101010 100.031±0.0110.074±0.014※0.039±0.013△0.038±0.012△a0.035±0.011△a50.230±9.62369.297±9.149※59.218±11.077△51.706±5.859△a51.282±5.066△a0.706±0.1421.056±0.191※0.786±0.131△0.767±0.166△a0.720±0.128△a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含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关节炎丸大剂量组、小剂量组(P<0.05)及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各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关节炎丸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各指标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IL-1、IL-6是参与进展期关节破坏的典型炎性细胞因子,而TNF-α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及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用关节炎丸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模型组,说明中药关节炎丸大、小剂量均具有降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消除滑膜细胞炎症而实现的。俞小芬等[1]研究表明,关节炎丸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关节红肿、疼痛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制附片具有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抗炎作用,附子抗炎作用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鹿角霜有直接抗炎镇痛的作用,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2]。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并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桂枝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过敏、抗炎作用。党参对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均被证明能刺激和参与血管新生过程,而川芎能够改善微循环,使血流速度加快,流态改善,毛细血管内或小静脉内血栓溶解,毛细血管网开放数增加[3]。黄芪皂甙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形成、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作用[4]。该方诸药合用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抗炎镇痛、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修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已被侵袭和破坏的关节软骨和骨质,改善关节功能,阻止骨质破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达到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1]俞小芬,薛盟举,郑烈.关节炎丸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2008,3(2):113.
[2]沈映君,王涛,陈春,等.麻黄、桂枝药发汗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10:21.
[3]张义洪.RΑ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88.
[4]高建,徐先祥,徐先俊,等.黄芪总皂甙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10(3):160.
R285.5
B
1671-1246(2010)13-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