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校2008级双证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

2010-09-22王丽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实验班中职

梁 瑾,王丽娟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对我校2008级双证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

梁 瑾,王丽娟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为了解我校2008级双证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以阅读测试及问卷为工具,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阅读策略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除了细节题之外,学生在解答主旨、推断理解和猜测词义题时成绩明显提高。

英语阅读策略;策略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语言学习过程被证明是一个复杂的认知技能的掌握过程。而阅读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把语言文字符号通过心理认知转化成思维符号的复杂过程。其实质就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与加工信息,从而获取其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英语阅读领域的研究中,有关阅读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它不仅包括阅读技巧,还包括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策略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已从传统意义的单纯的阅读行为,发展到了解背景知识、图式的认知策略及帮助透彻理解文章的语篇策略等。当阅读策略研究在英语被作为第一语言的学习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后,外语教学的研究者也开展了一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相关实证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成功阅读者与不成功阅读者在使用策略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水平不同,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也不相同。高水平的阅读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多,而且使用更合理、有效。成功的阅读者会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尽管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策略训练对提高阅读水平有很大帮助。近年来,研究者在认识到策略训练重要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策略训练模式。国外研究主张将显性的策略训练方式与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这种模式可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将策略应用于英语阅读中的益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意识,使其最终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目前,国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研究并不多。但中职生英语阅读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依据多年中职英语教学实践发现,中职生在阅读中的元认知、认知能力很差。因此,对中职英语阅读中元认知、认知策略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4方面:(1)中职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何种阅读策略?(2)阅读策略训练能够引导中职生更好地运用策略吗?(3)阅读策略培训提高了中职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吗?(4)阅读策略培训对中职生解答哪几种阅读理解问题有显著效果?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双证班120名普通护理专业中职生。其中将1班60人作为实验班,2班60人作为对照班。实验班接受2个月的阅读策略培训,对照班仍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训练前2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英语课由同一教师讲授,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进度相同,实验所选用的训练材料主要为英语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及课外阅读材料。

1.2 研究工具

使用阅读水平测试和问卷形式进行分析。

(1)问卷。训练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填写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以了解中职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根据O’Malley和Chamot[1]学习策略分类框架及文秋芳[2]、刘丹丹[3]、刘亦春[4]对阅读策略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由45道中文表述题(包括元认知、认知、社交和情感策略)构成,采用莱克特五级记分制,要求中职生根据平时阅读过程中对该策略的使用情况,在每道题后面填上1、2、3、4、5(1即这种做法完全不适合我;2即这种做法通常不适合我;3即这种做法有时适合我;4即这种做法通常适合我;5即这种做法完全适合我)。训练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填写该问卷,以了解经过培训后中职生阅读策略的使用是否发生变化。

(2)测试。训练前,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前测,以确定2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经过8周的策略训练后,2班进行后测,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比阅读策略的教学效果和中职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变化。测试题采用2007年METS英语测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前后测试题各包括4篇阅读短文,20道阅读理解题(均为多项选择题)。中职生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参照国内研究者对阅读理解试题的归类方法,本研究将这40道多项选择题分为10道主旨题(main idea questions)、10道事实和细节题(factual or detailed questions)、12道综合性推理题(global inferenence questions)和8道猜测词义题(lexical inference questions)。主旨和细节题考查中职生理解文章中心大意及从文章中找出某些具体内容和细节等浅层理解能力;综合性推理和猜测词义题考查中职生推断观点、意图或词义、代词指代对象等深层理解能力。

1.3 研究过程

1.3.1 问卷调查、前测 问卷调查表参照相关实验设计而成,目的是了解中职生的策略运用情况,为策略培训提供帮助。问卷调查不计入考试成绩。调查问卷设计45项与本次策略训练有关的阅读策略。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中职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见表1。

表1 训练前2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

前测共4篇阅读理解,每篇有5个多项选择题,做对1题得5分,满分为100分。前测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班的总体阅读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1.3.2 阅读策略训练 训练时间为2个月。本研究是一种强化训练的实验设计,策略训练步骤分为展示—示范—训练—评估—扩展。

表2 训练前2班阅读理解水平比较

(1)展示(Presentation):交代所要训练的策略;(2)示范(Teacher’s modeling of strategies):教师展示策略的具体操作方式;(3)训练(Scaffolding):提供材料,对所展示的策略进行专项训练;(4)评估(Evaluation):检查学生对教学策略的掌握情况;(5)扩展(Expansion):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综合训练所学策略。

展示阶段向学生交代要训练的策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既可以了解策略的具体运用方法,也可以了解策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训练阶段一般是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再到自由练习;从单项策略训练到策略综合运用。每一训练阶段都进行策略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再进一步训练。训练材料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和目的由教师自行设计,前4周进行单项策略训练,后4周进行综合策略训练。

1.3.3 后测、问卷调查 训练结束后,2班进行后测,后测与前测试卷难度相当;同时对2班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明显提高(见表3,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能更多地使用阅读策略,并能根据不同题型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提高了答案的准确性。说明阅读策略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实验班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了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2 结果与讨论

2.1 阅读策略训练对中职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2班2次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为了验证成绩变化是否由教学效果所致,笔者采用2种t检验对2次测试成绩进行班级间和班级内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训练前2班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实验班2次测试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其成绩有所提高(+7.23)。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进步明显(P<0.05)。对照班内部2次考试平均分虽也有所提高(+2.5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2班阅读测试成绩差异显著(P<0.05)。这个结果验证了阅读策略的可教性和课堂阅读策略教学有效性的结论,说明策略教学对中职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表3 训练前后班级间及班级内阅读理解能力比较

2.2 阅读策略训练对中职生做不同阅读理解题的影响

前后共测40道阅读理解题目。从中可以发现,中职生在实验前后做不同类型题目的准确性的变化情况。经过2个月的英语学习,2班英语水平都有所提高,阅读了大量英语材料,因而阅读测试成绩也有所进步。

表4 班级内及班级间4种题型准确性的对比情况

2班2次测试4种题型的平均分、标准差和2种t检验结果见表4。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4种题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且前后测差异显著(P<0.05)。而未接受训练的对照班成绩提高不明显,仅事实细节题的成绩提高显著。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班在4种题型中,除事实细节题外,其余3种题型的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策略训练对中职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几乎全部由教师承担,中职生缺少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的深层理解能力和综合推理能力很难得到开发,导致总体阅读能力提高不明显。

3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对中职生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影响。中职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使用了认知和元认知策略;阅读策略训练能够引导中职生更好地运用策略;阅读策略训练提高了中职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细节题之外,中职生在解答主旨、推断理解和猜测词义题时成绩明显提高。本研究与以往有关研究结果吻合,但还存在很多局限之处。首先,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实验样本较小,代表性不强。第二,培训时间只有2个月,这期间还会被考试和各种活动所占用,培训的力度和效果不是很明显。第三,培训策略过多,中职生可能不容易完全接受和消化。因此,本研究结果的概括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影响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影响中职生阅读的限时变量、情感因素等;有关中职生阅读策略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究竟哪些策略对成绩起关键作用,还需进行多方法、大样本、多策略的系统研究,这样才能对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本次实验是一次新的尝试,还需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

[1]O’Malley J 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13~18.

[4]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24~29.

G421

B

1671-1246(2010)19-0083-03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实验班中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