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查

2010-09-22任方奎平凉师范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偏差态度

任方奎(平凉师范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查

任方奎
(平凉师范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纠正这些偏差的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情感;态度;价值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等师范学校,由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生源稳定、良好,教育教学质量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肯定。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过渡到二级师范,平凉师范学校的教育转向中等职业教育。其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由原来的1000多人增加到2800多人。但在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生源质量却大大下滑,他们中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由于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有的沉迷游戏,有的打架斗殴、违法犯罪,有的和父母吵架、与教师发生冲突等,这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中职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他们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产生偏差的原因,对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把他们造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状调查

1.1 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在我校2个年级进行,随机抽取549人,其中一年级307人,二年级242人。男生305人,占56%;女生244人,占44%。共发放问卷549份,收回有效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73%。

1.2 结果分析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情感态度、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注程度、人际关系、人生目标以及职业选择。

1.2.1 中职生的情感、态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中职生的情感、态度有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非常强;(2)情绪易波动;(3)具有良好的愿望。

1.2.2 中职生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注程度 在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关注的程度上,92%的中职生把触犯本人利益、侮辱本人人格看做是最不能容忍的事。说明中职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相比之下“,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这样严重损害社会利益的事,只有36%的学生关注,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同样是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凭着权势欺压弱小”是学生最不能容忍的,这一项成为中职生关注的第二大热点。可见,大多数中职生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判断的。

1.2.3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中职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表明,中职生人际关系总体不良,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总体表现为女生出现障碍多于男生(见表2)。

从表2不难得出,学生的人际关系呈现以下3方面的特点:(1)渴望交往但又害怕交往;(2)希望有好朋友但不主动与人他交往;(3)原因来自自己及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

表2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1.2.4 中职生的人生目标 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选择“事业型”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6%,且一年级学生比二年级学生相对要多。这说明学生到了新的学校对自己有了新的规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他们选择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选择“实惠型”的学生人数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直线上升,高达43%。从另一角度来看,商品经济时代使学生趋于功利主义,过分讲究实惠,追求物质享受,淡化奉献意识。

1.2.5 中职生的职业选择 在职业选择上,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报酬的高低、工作的劳动强度,这些学生占67%,而考虑单位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机遇的只占26%。从就业去向看,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占94%,选择在本地区发展的占61%。这说明他们从思想上留恋大城市,但又不愿意远离家乡,恋家情节非常重。从就业主动性看,78%的学生等待学校推荐,14%的学生等待父母找关系,只有8%的学生选择自己找工作。

2 建议

2.1 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错误的认知。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时,不能全盘否定,应尽量保留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合理成分,并引入新的认知成分,让学生在合理和错误、新和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自我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自觉转变观念,调整认知结构,纠正偏差行为。

2.2 引导学生合理确定需要,确立奋斗目标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但不合理的需要常造成学生自身受挫,情绪不稳,以致行为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符合实际的需要,这样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才能统一,需要也能得到满足,进而调动起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使之不致产生偏差行为。同时,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奋斗的动力、内驱力,也能使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实现目标上。

例如,为推广普通话的学习,我们邀请了2007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回校与在校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讲述了学好普通话在社会上的用处,这种现身说教的做法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作用。这让学生认识到当前需要和目标的关系,他们把就业目标定位为将来从事较高职业化和较强技术性的工作,而满足本阶段自我实现需要的就是学习,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内容,学好普通话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法宝,从而为推动普通话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解除学生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偏差的学生心理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其内心会有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时教师应关心其学习和生活,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减少情感冲突的方法恢复个体心理平衡,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控制。

2.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发展是在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将来发展的影响很大。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校提倡教师应以沟通者的姿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既当教师,也做学生的朋友,定期开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活动,谈论学生关心的话题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相互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我校有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为了与学生沟通,在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时,他穿上了汉服。“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我觉得以这种直观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符号传递给学生,会使他们印象更深刻。”这身独特的打扮使他在校园内外引来了很高的回头率。并且这位教师课下喜欢与学生交流。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没有学生逃课的现象,也没有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现象。这样做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学生乐意接受教育,从而缓解了师生矛盾。

2.5 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培养高尚情趣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活力。比如,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针对学生崇拜歌星的特点举办了歌星模仿秀,为想要挑战的学生举办的吉尼斯大赛,为爱好电影的学生举办的电影周活动以及为培养班级凝聚力举办了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参加了集体活动,而且加强了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了良好的生生关系,使学生产生了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自豪感,避免孤独感和挫折感,从而有效避免偏差行为的产生。

2.6 建立完善的心理知识教育系统,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差都伴有学生个体的错误认知和不良情绪。凡是不良情绪的消除,更宜采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情绪宣泄的最好方式是向他人倾诉,接受劝慰和忠告,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思想品德教育、学科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既有利于控制个体的不良情绪,又有利于消除不良心理。一些学生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弥补,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由此可见,学生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利于心理健康,也避免了学生偏差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要纠正这些偏差,需要学校全体职工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G526.5

B

1671-1246(2010)19-0127-0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偏差态度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