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中风上肢瘫痪探析

2010-09-21湖南郴州汝城县中医院针灸科4241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头穴电针患肢

谭 慧 湖南郴州汝城县中医院针灸科 (424100)

针刺治疗中风上肢瘫痪探析

谭 慧 湖南郴州汝城县中医院针灸科 (424100)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瘫痪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阳明经穴法,同时采用简化 Fugl-Meyer(FMA) 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针刺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 1 疗程(4星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肢的运动功能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肢瘫痪疗效理想,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中风;后遗症;上肢瘫痪;针刺疗法;头针;电针;刺激疗法

中风又名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中风患者下肢瘫痪经治疗后一般有较明显的恢复,然而上肢由于其皮层投射区较大,支配指腕关节肌的α-神经元与皮质脊髓束之间具有较多的单突触联系,其功能的恢复非常困难,从而对中风上肢瘫痪,单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疗效往往欠佳,笔者自2006年2月至2009年 7月对中风后上肢瘫痪的31例患者采用头穴久留针法加电针神经干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62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 CT或 MRI确诊,均为首次中风,无严重的心肺疾病,无认知功能障碍,脑出血发病后 7~10天生命体征稳定者,脑梗死病程最短 1天,最长 5天,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 19例,女 12例;年龄 46~

77岁,平均(62.22±9.53)岁;病程最短 1天,最长 6天,平均(7.35±5.32)天;脑梗死20例,脑出血11例;左上肢19例,右上肢16例;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 47~78岁,平均(62.63±10.2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7.21±5.39)天;脑梗死19例,脑出血12例;左上肢18例,右上肢1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上肢的运动功能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的方法,头穴为病灶侧头部运动区(上肢),并取患肢上极泉、尺泽穴。先针刺头部,取运动区中2/5段上下两点,常规消毒,以15°的针刺方向沿皮快速刺入约1寸,上下两点对刺。针后小幅度快速捻转200次/min以上,每针捻转1min,间隔 20min重复捻转一次,共留针 60min。头针第一次捻转完毕后,针刺上极泉穴(在极泉穴沿经上移 1寸),常规消毒,快速直刺1.0~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触电感向前臂放射,不提插捻转。尺泽穴,直刺0.8~1寸,有触电感向前臂放射,不提插捻转。两穴接 G6805电针仪,选用疏波,刺激强度以患肢出现节律性肌肉收缩并产生轻微屈肘和屈指为度,留针 20min。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阳明经穴,取穴患肢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肩髃、手三里两穴接 G6805电针仪(疏波) 20min。两组均每星期治疗 6次(星期天休息),24次为 1个疗程。

3 评定标准

参照国际公认的 Fugl-Meyer(FMA)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标准,进行上肢功能针刺效应评定。

3.1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2 结果 见表1。治疗前两组患者 FM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星期后两组患者 FMA

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上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1 16.09±11.33 31.42±16.56*对照组 31 15.79±11.27 22.37±15.35

4 讨论

中风是我国第二大致死疾病和第一大致残疾病,也是国内外的卫生战略重点之一,中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3]。针刺对中风偏瘫后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较显著的疗效[4]。肢体偏瘫是中风患者康复的难题之一,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古已有之。

中医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血不养经所致,病变主要在肝、脾胃、脑。中风多为肝火夹痰、血、瘀上扰清窍,致脑络阻遏,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古代文献就有“头者,精明之府”、“ 精气皆上升于头”、“ 手足三阳经皆循于头”之说。根据中医学理论,头部乃脏腑和经络之气血汇聚之处,具有通调一身阳气的功能。头针治疗则直接刺激诸阳之会,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动五脏六腑之精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东贵荣等[5]研究经 CT检查证明,针刺头部相应刺激区,能促进病变早期脑血肿吸收和水肿消退,脑梗死、脑出血宜早期接受头针治疗。范刚启等[6]研究发现,头体针联用,能够防止缺血半暗带血管痉挛和血管内凝血,避免梗死范围扩大,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脑出血早期血肿周围缺血组织存在着“休克”现象,是可逆的,如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可抢救半暗区细胞。在中风的瘫痪患者,早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即肌无力和肌张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大约有80%左右的患者在发病3星期后开始出现患肢痉挛。痉挛是上肢瘫痪的主要表现形式,痉挛的出现严重妨碍患肢的康复。早期针灸治疗是促进上肢瘫痪早期软弱无力肌群的收缩,抑制瘫痪后期出现的肌痉挛。根据解剖学知识,极泉穴深部(针刺过深筋膜即进入腋腔)即腋腔内有臂丛神经及其分支,若针触及之可产生向前臂放射的触电感;尺泽穴下有桡神经干,针刺触及可产生向前臂外侧、手背外侧并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用电针疏波能兴奋神经和所支配肌肉组织,冲动通过反射弧的传入,促进麻痹受损的神经元恢复,使因缺血或出血刺激和血肿压迫而兴奋性受抑制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的脑神经细胞觉醒[7]。头针采用快速无痛进针、久留针、间断捻转法,行针可激发经气、催气、行气,留针既可候气,又可促进得气、运气。这种留针时的刺激与间断行针时的刺激交替,促使经气气至病所,从而激发患肢肌力和肌张力。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给患肢摆放正确的姿势,给予缓和的按摩和被动运动,能起到减少患肢痉挛的作用。

中医《素问•五脏生成论》认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津液气血生化之源。故治疗时选配针刺手足阳明经诸穴,使脾胃功能健旺,气血津液充足,筋脉得以润养,经络得以疏通,达到气血畅通,肢节滑利自如。现代医学认为骨骼肌内有一种感受器——肌梭,受到刺激时可以引起牵张反射,I类神经传入纤维来自于肌梭。有人研究发现针刺捻转或提插、摇针时均可以同时兴奋I~IV类纤维参与针刺信息的传递,也就是说针刺手法可以刺激肌梭这种特殊感受器,通过肌梭的传入纤维将针刺信息传入脊髓引起牵张反射,使瘫痪肌肉产生自主性收缩,兴奋瘫痪肌肉,而瘫痪肌肉肌力兴奋后,就会与拮抗肌达成新的平衡[8]。肩髃和臂臑位于三角肌,针患侧肩髃、臂臑,使上肢伸肌得到兴奋,渐渐地与屈肌重新建立了平衡,从而使肌张力向正常方向改善。

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法治疗组与采用常规针刺阳明经穴法的对照组治疗 1 疗程(4星期)后,两组上肢的运动功能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笔者认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肢瘫痪效果理想。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神经干法,诸法结合,相得益彰,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运用。

[1] 邢淑琴.体针加耳针早期治疗中风偏瘫68例[J].江苏中医药,2002,23(3): 2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3] 于红专,万远铁.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急症, 2006,15(3):304.

[4] 李忠仁.针刺治疗中风病残上肢的经验介绍[J].上海针杂志,2000,19(1):3.

[5] 东贵荣,张宜,李丹,等.头穴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1994,14(3):13.

[6] 范刚启,吴旭,陶月玉,等.脑梗死上肢瘫痪针灸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对TXB2,6 -KETO•PGFIX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10):567-670.

[7] 马涛.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10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6.

[8] 窦祖林.痉挛的评估与治疗·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018

1672-2779(2010)-09-0028-02

2010-03-27)

猜你喜欢

头穴电针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头穴丛刺干预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头穴丛刺对AD大鼠cAMP-PKAc-CREB及胆碱能的影响*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针刺头穴结合开音穴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