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0-09-21刘艳艳聂本津张志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0期
关键词:瓜蒌皮高脂血症心电图

刘艳艳 聂本津 张志明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300050)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因此对该病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天津市天和医院应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按照1996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除外有明显出血倾向、妊娠、过敏体质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心房纤颤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1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120例。实验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32±8.33)岁,其中有34例合并有心肌缺血且心电图有相关改变,并有30例合并有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高];对照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平均年龄(62.43±9.12)岁,其中有86例合并有心肌缺血且心电图有相关改变,并有79例合并有高脂血症。两组均为发病后24h内就诊,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脑保护剂、对于合并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应用普伐他汀降脂治疗、对于合并有心肌缺血的患者予扩冠治疗,合并有其他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均未应用中药制剂。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瓜蒌皮注射液(新通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d。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4d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评价

1.4.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评分。治疗转归分5个等级:①基本痊愈:NIHSS减少90%~100%;②显著进步:NIHSS减少46%~89%;③进步:NIHSS减少18%~45%;④无变化:NIHSS减少或增加18%以内;⑤恶化:NIHSS增加18%以上。

1.4.2 心电图

分别于入院后及疗程结束后对两组合并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行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疗效判定。①显效: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②有效:压低的ST段治疗后回升t>0.05mV,但未达到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③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

1.4.3 血脂

分别于入院后检查两组患者的血脂全项水平,对于合并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检测血脂全项指标。

1.4.4 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Ridit分析及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NIHSS评分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心电图

合并有心肌缺血的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电图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血脂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实验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中合并有心机缺血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3 结 论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且其较舒血宁注射液能更好地改善合并有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能更好地降低血脂水平。

4 讨 论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因此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间窗内的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脑细胞保护、改善微循环等,目前临床中用于改善微循环的中药制剂因其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非常广泛。

舒血宁注射液是临床中应用较广的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它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活性物质,主要含有黄酮甙和萜烯。萜烯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银杏黄酮醇苷是自由基清降剂,参与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破坏,抑制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减少半暗区脑细胞坏死;同时该类物质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脑动脉和末梢血流量的作用[1]。

瓜蒌是我国传统中医用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有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是常用的中药。瓜蒌皮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精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和钾、钠、钙、镁、铜、锌、铁、锰等无机元素及少量的挥发油、饱和脂肪醇[2]、多糖类等。新通注射液是从生物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果皮中提取,经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加工研制而成,它具有活血化淤、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小动脉、降脂等多方面作用。瓜蒌皮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3]。其通过减少分泌物、祛痰等作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通过降低胃酸的分泌保护胃黏膜;瓜蒌皮注射液在抗菌、抗肿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瓜蒌皮注射液还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TXA2的产生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临床上瓜蒌皮注射液主要应用于心脏疾病,它治疗心肌缺血,具有明确的活血化瘀功效。瓜蒌种子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油酸及栝楼酸等,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4]。而我们临床观察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以上机制有关。

在脑梗死患者中有相当多患者合并有心肌缺血,约6%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可发生猝死,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防治合并有心肌缺血的脑梗死患者。临床中大多数脑梗死与心肌缺血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血管痉挛。瓜萎皮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合并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我们在临床中也观察到瓜蒌皮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因心肌缺血所致心电图的改变,故而我们认为瓜蒌皮注射液更适合应用于合并有心肌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高脂血症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脂血症使一氧化氮的生成和释放受到抑制、内皮素作用占优势、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质过氧化等有关。瓜蒌中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研究表明多糖类不仅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而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4]。瓜蒌皮注射液能够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和增强机体抗缺氧能力,保护血管内皮,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瓜蒌皮注射液能够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这种保护作用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还缺乏临床依据,其是否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也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希望随着瓜蒌皮注射液的大量应用会积累更多的临床数据、发现其更多、更好的临床疗效,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新的选择。

综上所述,瓜蒌皮注射液通过活血化淤、抗血小板凝集、阻滞钙通道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肌供血、降脂等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其药理作用广、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适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应用,特别适合于合并有高脂血症、心肌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治疗。

[1]赵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34(4):120-121.

[2]巢志茂,何波.瓜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2):7-10.

[3]王姗姗.瓜蒌皮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7-68.

[4]屠婕红,余菁,陈伟光.瓜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药师,2004,7(7): 562-563.

[5]管钦鸿.瓜蒌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评价[J].新疆医学,2008,38(8):18-19.

[6]芦丽莉,王冬梅.瓜蒌皮提取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NO,SOD,MDA的影晌[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5):423-425.

猜你喜欢

瓜蒌皮高脂血症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清热化痰的瓜蒌皮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的成分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长爪沙鼠高脂血症的初步研究